共和国故事丨从“开着火车去供电”到绿电点亮千万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和生活用电严重短缺。75年后的今天,我国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中就有1度电是绿电,中国如何实现电力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开着火车去供电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扎赉诺尔煤矿,曾饱受缺电的困扰,煤矿经常突然停产,风扇一停,井下就会瓦斯越聚越多。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申请列车电站。
把发电机组安装在火车上,这就是列车电站。今年91岁的高鸿翔老人就曾是列车电站职工,他告诉记者:“在五十年代初期,全国电力紧张的地方太多了,哪个地方更缺电,往哪个地方去,经常说走就走。”
在极其缺电的情况下,扎赉诺尔煤矿盼来了列车电站,矿务局老职工孙孟东至今对那一刻记忆犹新:“列车电站来救援了,就像着火来消防车的那种感觉”。
1950年-1983年,先后共有67台列车电站,历经425台次调迁。为抗美援朝、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三线建设等保障了电力供应。
缺电的日子长啥样?自行车也能发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电力供应逐步稳定,但广袤的农村地区仍时常停电。家住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的杨学仁告诉记者,农村老百姓甚至摸索出了用自行车发电的办法:“自行车的轮胎转动带动发电机转,一个人在上面踩着转发出电,那边就看电视,几个人轮换着踩,要是一个人还受不了。”
1998年,我国启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用三年时间对2400多个县农村电网进行改造。
国网特克斯县供电公司配电检修班班长郭延光形容当时的场景:“一根杆子用大绳子绑上,七八十个人扛上,一点一点往前挪。最远的一户将近三公里,要架设五六十根杆子。就算再远的一户,也要让你灯泡亮上。”
4万亩地!300多万块光伏板!戈壁滩上种“太阳”
进入新时代,电力成就不断刷新纪录:
2015年,我国所有无电人口已经全部用上了电。
2022年,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2023年,我国建成特高压输电工程39条,特高压输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
位于宁夏灵武市宁东镇的光伏项目占地四万亩,将近3000到4000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么大面积的光伏场站,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国能宁夏电力新能源分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舒茂龙说,这里的300多万块光伏板,其实只需要几个人就能管理得过来。他们已经实现了在四万亩地,用六架无人机,能在两周左右,快速对全部光伏板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比如说一只鸟飞过去了,掉了一颗鸟屎,在20分钟内我肯定能准确地把这块光伏板给找到。很精细,基本上达到了厘米级精度”舒茂龙说。
75年我国发电量超2000倍增长
如今,电力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点亮生活的每一个瞬间。1949年,我国全年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9.5万亿千瓦时,实现了超2000倍的增长。
75年间,我国还构建了世界覆盖范围最广的电网。1949年,全国电力线路总长度仅有6474千米。如今,22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总长已超过92万公里。新时代以来,电网最高电压等级达世界第一,目前,全国县、乡、村、户通电率达100%。
新时代以来,电力更加清洁低碳。从2014年至今,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从4.3亿千瓦增加至16.8亿千瓦,占比超过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一半,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大国、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大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李骏 李浙 马丽君
制片人丨李斌 丁雅妮 吴勇军 郭茜 杨晓波
记者丨张艺瑾 孙渊 朱城辉 江苏台
编辑丨张昊 张雨棣 刘佳昕 董怀文 钱子琦 郭志德
制作丨张志 徐鹏翔 谭景铭 李筱璇 李士轩 杨智玮 王丹颖 闫长龙 王卓凡
(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5月出口2.35万吨 内蒙古开鲁红辣椒飘香海外
- 浙江嘉兴破获系列特大侵犯著作权案 涉案金额近亿元
- 【中国网评】美国假扮“和平缔造者”的人设宣告破产
- 北京今年将建多家中医远程会诊中心
- 截至9月底安徽技能人才总量超770万人
- 坐着火车去老挝 解锁综艺“新地图”
- 吃惯了重口味,如何减盐、减油、减糖?
- 中国连续第18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 中越边境云南红河:警方查获1447张疑似走私鳄鱼皮
- 新疆7.1级地震致阿合奇县6人受伤 各方力量正有序救援中
- 中欧班列(厦门)累计发送量超10万标箱
- 人民日报∣新疆尉犁县达西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家乡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首次发布相关评价体系
- 青岛西海岸新区营商环境(北京)推介会举行,450亿元项目签约落户
- 巴库气候大会进入下半场:“谈成了就删括号,谈不成就删文本”
- 铁路工人5000天如一日守护铁路道口安全运行
- 通讯:周杰伦为呼和浩特带来哪些“流量”?
- 7月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报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
- 深江高铁全线首节段钢梁架设完成
- 南华大学材料科学新晋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热门推荐
-
- 牢记心梗发作前的先兆症状,早发现能救命!
- 美最新研究:亚裔最重生死,却最难获得临终关怀
-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首次现身连南 存世仅1000只左右
- 外资稳增彰显中国经济吸引力
- 泊江海子的生态蝶变:“颜值”飙升 遗鸥“安家”
- 美国堪萨斯州同一地区3处住宅发生枪击案 致死5人
- 大理、丽江等四州市携手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
-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世界无烟日为何在“六一”前一天?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上海浦东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
- 中国两部门指导建行开展试点工作破解知识产权“评估难”
- 广西历经36年完成《广西植物志》编研
- 国铁集团郑州局2024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超2211万人次
- 坚守乡村28年!他用“左手板书”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 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赴乡村义诊
- 中国车企成“流量担当” 智能汽车进一步“破圈”
- 拉萨车站多彩活动庆“三八”国际妇女节
- 甘肃武都“一棵树”唤归“Z世代” 投身产业接续“橄榄情”
- 2023年西藏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 含唐卡培训、藏族面具制作项目
- 鄂韩企业开展合作洽谈 觅RCEP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