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与普铁四线并行 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合龙
中新网上海8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8月1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焊接完成,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管理、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承建的国内首座高铁与普铁四线并行斜拉桥—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顺利合龙,标志着沪苏湖铁路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特殊孔跨桥梁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境内,为2条设计时速350公里沪苏湖铁路和2条运营时速160公里沪昆铁路并行桥梁,桥体为双塔、双索面、双边箱钢混组合梁结构,全长460米,主跨长260米,是国内首座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四线并行斜拉桥,其四线无砟轨道同设一桥的双边箱钢混组合梁设计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首创。
作为沪苏湖铁路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跨斜塘航道斜拉桥具有桥梁跨度大、结构体系复杂、施工难度高、科技创新多等特点,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会同中铁广州工程局、中南大学、中铁四院等单位成立课题研究组,从《四线铁路无砟轨道双边箱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四线铁路分离式双边箱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成桥线型控制研究》等10个方向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已形成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克服钢梁吊装因桥梁悬臂大、梁体宽受自然温度和风雨影响敏感等不利因素影响,引入BIM技术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完善施工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科技保障;采取BIM加数控技术措施实时监测调整钢梁位移和提升拉力,通过精准控制、精细作业,将临时连接构件的拼装精度控制在毫米以内,保证了大桥钢梁吊装后的成桥线形。
沪苏湖铁路起自上海虹桥站,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正线全长约163.8公里,设上海虹桥、松江南、练塘、汾湖、盛泽、南浔、湖州东、湖州站等8座车站。截至目前,沪苏湖铁路全线路基工程已完成89.2%,桥梁工程完成76.3%,轨道工程完成16.7%,站房工程和“四电”工程分别完成9.2%和18%,各项目工点剩余工作量正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速推进。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疏解沪杭、沪宁铁路通道运输压力,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南部雨雪持续 高速公路铲雪除冰逾1.7万公里
-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洛川:大棚草莓喜丰收 映红“莓”好致富路
- 广西来宾推动糖业智能化建设 实现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
- 千人见证吃辣挑战赛 江西萍乡小伙5分钟吃46根辣条夺冠
- 杭州网红大楼:“直播梦”难做了?
-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历时六年出版100种
- 长春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改革
- 2024年花城红色故事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
- 伊朗将在50天内举行新总统选举
- 数字沈阳项目推介会发布102个应用场景项目 签约金额达127.12亿元
- 院士专家齐聚重庆 为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开“药方”
- 2023第五届星空艺术节启幕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区域全面恢复供电
- 沪滇协作擦亮“武定鸡”招牌 共迎“鸡遇”与挑战
- 福建漳州消防五年来抢救保护财产价值9.6亿余元
- 山西电网光伏出力突破2000万千瓦创新高
- 湖南江永打造女书国际音乐旅游周 让“江永女书”融入现代生活
- 激活文化资产价值 深圳文交所版权认证平台发布
- “白大褂”和“西装”同见于一栋楼 “生物铸造工厂”多举措助科研与产业融合
- 监控心率逐步恢复强度
- 热门推荐
-
- 广西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 美媒:过去四年来,美国校园枪支暴力事件显著增加
- 广西建成自治区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 德国奥地利众企业赴吉林寻合作 汽车冰雪商机明显
- 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即将举办
- 诺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对话中学生:巧用人工智能学习知识
- 大学教授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浙江金华促科创“发芽”
- 国庆假期广州非遗活动精彩上演 展现岭南文化魅力
- 今年前4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445列 同比增长58.4%
- “村BA”燃在“石都” 土特产借势出圈
- (第六届进博会)昕诺飞: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经贸合作绝佳平台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石海”变“绿洲” 矿冶之都黄石书写生态答卷
- 虚拟现实中能闻到花香吗?一款小型可穿戴接口可打造沉浸式体验
- 成都发布网约车行业自律公约 建立网约车司机差异化奖惩制度
- 美味菌菇出重庆 出口增长势头猛
- 2023年福建省消委会受理消费者投诉量同比下降47.12%
- 湖南东安电商经济兴起“她力量” 土特产加速出山
- 山西省与日本埼玉县结好40年 60余幅埼玉风光亮相古城平遥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传出爆炸声 以军称开展“定点袭击”
- 中国商业航天人士:行业已迎来最好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