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石海”变“绿洲” 矿冶之都黄石书写生态答卷
中新网黄石8月4日电 题:“石海”变“绿洲” 矿冶之都黄石书写生态答卷
记者 张芹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湖北黄石,因矿而生,因矿而兴,也一度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加快生态环境修复、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近日来到黄石,探寻当地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群山环抱之中,一个巨大的“天坑”出现在眼前。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介绍,这里前身是湖北大冶铁矿,从1890年到21世纪初,大冶铁矿共开采出逾1.4亿吨铁矿石。
日积月累的开采,将三座连绵起伏的山峰,挖成了“亚洲第一天坑”。矿坑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积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多个足球场大小。
阎红勇的父辈是大冶铁矿矿工,他也曾是一名矿工。“下雨时泥石横流,晴天尘土飞扬。”阎红勇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冶铁矿对废石场进行全面复垦,一代代矿山人先后栽下100多万株刺槐,形成36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复垦生态林,过去的“石海”已然变成了“绿洲”。
随着黄石加快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大冶铁矿旧址上建起了国家矿山公园。“过去销矿石,现在‘卖风景’。”阎红勇说,现在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年均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
视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冶铁矿:智能采矿让“灰领”变“白领”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距离矿山公园不远处的大冶铁矿智控中心内,袁建军正坐在电脑前,远程操控矿山运转,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采矿、选矿、冶炼等生产环节的实时画面和数据。
“坐在办公室里当矿工,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大冶铁矿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汤翔告诉记者,2021年6月,大冶铁矿智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检测等新技术,让矿工的工作更加智慧、安全、高效。
毗邻长江的黄石新港,眼下正在进行三期8个万吨级泊位的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黄石新港建成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体港。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程艳民介绍,黄石新港脱胎于昔日的黄石港,在取缔关停123个非法码头后,“老码头”成长为“亿吨大港”,不仅充分释放“黄金水道”通航效能,更成为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如今的黄石,走出一条“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高碳向低碳、制造向创造”的产业发展道路,逐渐从一座矿冶之都转型为生态园林城。(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沿着边境看中国 美丽新疆展风华)中哈边境第一村:旅游带来红火日子
- 我国助力海外流失文物回国打出“组合拳” 文物追索能力不断提高
- 日本福岛环保人士:核污染水不能一排了之
- 生态学科研与科普如何两翼齐飞?甘肃办首届专业竞赛探新径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队员当好防灾减灾宣传员
- 云南景谷泼水节启幕 万人赶摆同欢庆
- 丹麦等五国开始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社交平台上有群“公交旅行爱好者”
- 高校体育场地如何开放才合理?
- 第136届广交会开幕
- 进度条刷新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
- 情绪商品在电商平台热销 专家:售卖规则不可虚无
- (成都大运纪事)银行保险机构助力成都大运会 已布局237个金融服务网点
- 埃及即将公布2024年总统选举的最终候选人名单
- 大力推广直播带岗要做足“规范”文章
- 俄罗斯建造全新载人飞船训练模拟器
- 广西修订禁毒条例 加强边境沿海禁毒工作
- 广西玉林加快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
- 追着雪花看新疆丨“冷资源”撬动“热产业” 走进阿勒泰体验“热”雪季
- 美国2024财年遣返非法移民人数升至10年来最高水平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将从三方面支持内蒙古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北京将成立影视摄制服务中心 为企业营造良好创作环境
- 山西“西瓜之乡”的甜蜜事业
- 邮储银行本币货币市场AI交易机器人来了!
- 2023“舞动山城”国际街舞大赛在重庆收官
- 成都登跨年夜目的地前十的背后:外地游客成都跨年
-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10月施行 提出多项首创性制度措施
- 中巴高委会工业、信息技术和通信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 国务院国资委:到明年国企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 陕西迎大范围雨雪天气 多个高速入口封闭
- 报告:东盟国家海上风电发展迎来机遇
- 美国非裔记者刊文披露百余封种族仇恨信件 职业生涯“很受伤”
- 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 签约金额逾300亿元
- 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投产
- 中国产能过剩?美经济学家:完全错误,世界需要中国的产能
- 乡村公益书屋墨香飘:特派员把文化“种”在乡村
- 第六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在舟山举行 港澳台海员参赛
- 西班牙一火车与横穿铁路的行人相撞 造成4人死亡
- 以色列炮击黎巴嫩南部致记者遇难 联合国秘书长致哀
- 暴雨突袭!四川4万余人提前转移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