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助力海外流失文物回国打出“组合拳” 文物追索能力不断提高
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9日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
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做出返还上述56件文物艺术品的决定。
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涵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以及马厂类型,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提供了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
文物保护法修订 加强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
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在助力海外流失文物回国方面,这次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供了哪些保障?
据介绍, 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三大渠道:购回、捐回、追索。这次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即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霍政欣称:“总体上来看,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法展开追索,那么是目前来看最为有效、同时也是成本最小的一种追索方式,也是今后中国实现文物回家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这个条款的制定,也是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的一个重要体现。”
今年初,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1月28日,文物在专人护送下搭乘航班安全运抵北京,结束其40年的海外漂泊历程,重回祖国怀抱。经组织专家实物鉴定,并与历史档案照片、拓片资料反复比对核验,综合判定,该簋是丰邢叔簋原器,为一级文物。
2023年10月25日,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接收澳方向中国返还的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一件古生物化石。其中部分为澳方在海关入境环节截获,另有部分为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澳大利亚友人捐赠。
此外,“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追索案”也曾轰动一时。这是中国民间通过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开创性案例。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2015年在匈牙利被发现,随后中国村民在荷兰和中国提起诉讼,尽管荷兰法院以诉讼主体资格问题驳回了起诉,但此案例开启了中国民间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新途径。
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文物追索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海外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2019年,国家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中美两国政府已第三次续签“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有效期再度顺延五年。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在慕尼黑举办
- “城市漫步”不只是一种新型旅行方式
- 中日韩专家学者湖北黄梅共话禅茶文化
- “小红书”火到国外:“听劝”助益文化交流
- 福建多地迎破历史纪录强降雨 “卡努”31日起影响外海渔场
-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我国港口综合效率始终位居全球港口前列
-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开幕 聚焦更可持续的交通
- 讲述“京味儿”大城小爱 电视剧《向前一步》正式开机
- 天路“暖心活动”绘就高原乡村新画卷
- 《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一周年:查处涉污违法行为490起
- 直击洪水肆虐后的侨乡梅州:灾后恢复有序展开
-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端午节及中高考期间重点商品服务价格和计量监管
- 广西高速公路项目掀起复工复产热潮 年底通车总里程力破1万公里
- 宁夏:全产业链护航枸杞发展 让小红果成为富民“大产业”
- 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
- 马云抛售巨额股票?阿里回应
- 孔子学院亮相比利时鲁汶世界节展示中华文化风采
- 湖南新田绿色种养绘就乡村致富路
- 中国内陆省份四川将三文鱼、榴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热门推荐
-
- 广东推动“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 擦亮金字招牌 山西原平做强煤机专业镇
- (投资中国)跨国车企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景投下信任票
-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第一次!
-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建校128周年
- 福建海事局启动防台风Ⅱ级响应 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停航
- 中新健康丨宁夏首例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成功开展
- 《中国消费经济运行报告》丛书发布 矩阵式展现中国消费研究新成果
- 房屋装修改造不能任性 情形严重要担刑责
- 安进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许蔼龄:成为进博会“回头客”加速在华高质量发展
- 旅游市场淡季不淡 “银发”群体错峰出游成主力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 小县城有大引力,做大县域就业“蓄水池”
- 那些因毒品“搁浅”的青春
- 杭州上城警方:高校教师赵某某被刑拘
- 收好不谢!和春节有关的古诗词都在这了
- 尼尔森IQ:中国消费者在日化领域对国货认同感正日益凸显
- 中国爱乐乐团成为国家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 “大成国学基金五学并举之礼射校园计划”在江苏徐州签约启动
- 女知青扎根山区三十载守护乡村教育 《老师,您好!》太原首映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