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不谢!和春节有关的古诗词都在这了
1月14日,市民经过神路街一处春节景观。当日,2023年北京全市春节及元宵节景观布置基本完成。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团圆、喜悦、期盼……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和习俗?看看这些关于春节的古诗,你就知道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宋 王安石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凤城新年辞》清 查慎行
闺阁巧手,剪裁金箔幡胜,试穿丝罗新衣裳,彩绘描金,制作灯蛾儿戴头上。从此以后,剪刀闲置一个月,年底岁末,闺中针线活格外多。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宋 陆游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应诏赋得除夜》唐 史青
今年今天晚上就要过去了,明年从明天就紧促的开始。寒冷,随着今晚这一夜就过去了,春天随着五更的到来而来。气色随时间而改变,容颜悄悄的老去。时光流逝人却没有感觉到,但是后花园的梅花已经开放了。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宋 戴复古
打扫屋舍,洗去往日的尘埃,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农夫已经预先知道明年是个丰收年了,因为冬天的瑞雪还没有融化完。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探春令 笙歌间错华筵启》宋 赵长卿
新春时节筵席摆开,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姑娘们的纤纤素手端来的春菜盘子里有青、有细。天地阴阳交合之气就这样融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很美好,姑娘们戴着都高高兴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宋 吴文英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述怀》唐 卢照邻
我的官职低微还未达到中等官位,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今天人们高歌欢饮庆贺元日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迎接大唐春日。嫩绿的草色掩映着通往居室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了我的四邻。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南溪早春》宋 杨万里
回家五年来,已经五度见到春天的容貌,我病且老,常被娇艳的春光欺恼。柳树下垂的枝条末梢刚生出嫩绿的叶片,几枝上伸的桃枝上初绽嫣红的花苞。珠帘高卷,亭馆内融融春晖怡我心怀,拄杖出游,山水间款款春风令人醉倒。新年早春时节恰逢春雨丰足,去年虽好,却难及今年兴荣。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除夕》明 于谦
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爆竹声将我从梦中惊醒,只一盏寒灯独自照着我入眠。风霜催促着腊月尽快过去,梅花和柳树最先知道春的消息。看着这些景象心绪翻涌,哪里能做到心中不怅然失意。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浣溪沙 庚申除夜》清 纳兰性德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宋 戴复古
打扫屋舍,洗去往日的尘埃,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农夫已经预先知道明年是个丰收年了,因为冬天的瑞雪还没有融化完。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己酉新正》元 叶颙
新春佳节,天地间风霜尽去,春意盎然。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春天来临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只是冬天不凋的松竹有了一些老态。新年因为高兴饮了太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 孟浩然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除夕》清 赵翼
烛影摇曳着红色的光芒,灯焰尚还明亮,天气严寒,雪积已深;我冒着寒冷披衣起来,要听除夕夜后新年雄鸡的第一声啼鸣。(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
- 江苏省昆剧院昆曲展演周将登天桥艺术中心一展“南昆风华”
- 全国三八红旗手靳文莲:三十余载初心不改 托起盲人“曲艺梦”
- 浙江杭州以 “游园集市+互动科普”再启 “书香换花香”
- 郑州加快“国际郑”文旅强市建设步伐
- 延至总统大选后!特朗普“封口费”案量刑宣判再推迟
- 特写:一道彩虹下的40名藏族孩子北京行
- 5月2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央行开展新一轮拒收现金整治工作 已摸排经营主体141.1万家
-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将在安徽芜湖举办
- 网传“吉林老人救助重庆一游客反遭诬陷”,重庆警方通报
- 政治公关无法洗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 专访张家辉:一个好演员,演自己最差
- 当AI遭遇“杀猪盘”:“她”被骗走了4.7万美元
- 中国央行召开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工作动员部署会
- 中国代表向联合国会员国介绍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工作
- 自贸试验区十年扬帆再出发 制度创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 中国四部门宣布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 春秋航空2024“沈沪甬兰”四地联动包机首航桂林
- 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设立
- 热门推荐
-
- “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在沪开幕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会见美国商会会长克拉克
- 山西电力创新研发“以电折煤”大数据产品助力能源保供
- (八闽千姿)厦门千人丰收(土猪)宴流水席:沉浸式感受乡村魅力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回击对乌反攻的批评 俄称今年已有约28万名合同兵入伍
- 开学季,未成年人骑行如何做到安全又合规
- 西安战国墓葬中发现形制极为罕见镂空蟠螭纹铜镜
- “AI孙燕姿”能“走”多远?
-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 峰飞载人eVTOL盛世龙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获受理
- 韩美空军举行联合演习
-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雪域高原幸福路
- 好医生集团荣登“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
- 中央气象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 新疆塔城如何讲好“手风琴之城”城市故事?
- 日本宣布泽连斯基将赴日参加G7峰会
- 第三十四届中国华北摄影艺术展在兴安盟阿尔山启幕
- 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暂停对摩尔多瓦供气
- 俄乌局势进展:约4.5万莫斯科人参与特别军事行动 乌称年内无法获F-16战机
- 黑土粮仓迎来“Z世代”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