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塞医生:跨越国界奉献大爱 厚植中非深厚友谊
资料图:第17批援塞舌尔医疗队员刘中浩、杨玉海凯旋。 山大二院供图
中新网济南7日12电 题:山东援塞医生:跨越国界奉献大爱 厚植中非深厚友谊
作者 赵明月
“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在援塞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收获远大于付出,使我终生受益。”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援塞经历,中国第十一批援塞舌尔医疗队成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崔勇感触良多。
崔勇所任职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座落于山东济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管)医院、百年名校山东大学直属医院。自2002年起,该医院先后派出4批6人次援塞舌尔医疗队员,到万里之外的非洲不畏艰苦,救死扶伤,奉献医者大爱,厚植中非友谊。
冲破障碍 扛起援外重任
“初到塞舌尔,一切都是陌生的,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问题。”崔勇回忆说,尽管他有一定英语基础并接受过短期的强化训练,但到塞舌尔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们英语发音各异,医疗文书的书写字迹潦草并且常用缩写,这些都为开展工作增加难度。
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没有捷径可走。崔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同事和病人多交谈,一遍听不懂就请别人再重复一遍,实在听不懂就请他们写下来,记在笔记本上。业余时间全用在学英语上,经过10个月左右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语言障碍。
“塞舌尔全国仅有一个放射科,加上我一共4名诊断医生,承担全国8万多人口及众多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造影检查。”崔勇称,在塞舌尔,工作任务繁重,身体常常处于透支状态,但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同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工作的杨玉海,是第17批援塞舌尔医疗队队员。杨玉海告诉记者,因塞舌尔当地的医生数量极度短缺,导致塞舌尔医院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在援塞两年时间内,他共24小时值班194次、完成X线检查报告45244人次、超声检查1798人次、CT和MR检查报告976人次。
“在医院工作中,我经常和其他国家的医生进行业务交流。”杨玉海说,他和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中国医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受到塞舌尔医院、同行以及患者们的好评。两年援塞经历也让他的专业英语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白衣执甲 谱写大爱无疆
与杨玉海同期援塞的刘忠浩,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骨科医生。刘忠浩向记者介绍说,刚到塞舌尔时,由于语言不通,他也遭受过质疑,但都靠过硬的专业技术化解了。“一位古巴医生在关节镜下做前交叉韧带重建,原来都是切开做,我建议并指导他闭合做重建,他非常感激,每次见我都直竖大拇指。”
刘忠浩说,塞舌尔属于岛国,当地人饮用雨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医院里四肢骨折的病人比较多,原本都是超关节管型石膏固定,且固定时间相对较长,当地天气炎热,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经过观察多个病例情况,他提倡微创手术,以减少组织的创伤,并用这种方式成功帮助一位跟腱断裂的塞舌尔国家级羽毛球女运动员恢复健康。
提起在塞舌尔工作的点点滴滴,第十四批援塞医疗队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刘平的心情难以平静。“我们坐诊经常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一两点,有时一上午都没时间喝水或上厕所,经常午饭都吃不上。”刘平说,除了门诊,所有医生还担任着繁重的一线和二线值班,经常是下了夜班还要继续上白班。
在外两年,刘平瘦了8公斤,青丝变白发,血压也频频升高,每天都要吃大剂量的降压药。两年中,医疗队共看各类门诊8684人次,独立完成各类手术1318人次,抢救各类危重患者243人次。“山水有涯爱无疆,医学无界心有党。塞国风光眼前云,千言难书寸草心。挑战自我新舞台,国家使命难忘怀。”刘平用一首诗总结他的援塞经历。
甘为使者 传递深厚友谊
“在塞舌尔,我真切感受到人们对医生发自骨子里的尊重。”与刘平同期援塞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技师赵磊回忆说,哪怕是来看病的小孩子,他们都会进门跟医生说“Good morning,Doctor”,离开时说“Thank you,Doctor”。
援塞期间,赵磊和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回国前,塞舌尔医院还曾向赵磊抛出橄榄枝。他有过动心,但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人的牵挂让他最终选择回国。“我时常会怀念那段难忘的经历,是对自己人生一次非常好的补充,也会想念在那里结识的朋友。”
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始人马承恩来说,两年的援塞经历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对外开展医疗援助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援外医疗队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004年,马承恩在塞舌尔工作时,时任总统米歇尔刚上任不久,政务繁忙,常常感到心脏不舒服,当地医院专门邀请他为其诊治。“我看过之后判断,这是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的心脏早搏。我给马歇尔总统开了治疗药物,之后还荣幸地受邀到总统府为他看病。”
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跨度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援塞医生们接续“出征”,牢记祖国的重托,发扬甘于奉献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医术、先进理念、大爱关怀,为促进塞舌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厚植中非深厚友谊贡献了重要力量。(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粮食年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花费动辄上十万,有人为此打一年工!试管“造娃”为何难进医保?
- “向西一步去滑雪”主题专列北京首发
- “社交降级”指向轻质生活 中年人的选择殊途同归
- 外国青少年拥抱南博会:“方寸之间”见世界机遇
- 李在明出席地产弊案首次庭审并否认指控
- 非银行支付监管发布实施细则
- 英国警方称泰勒·斯威夫特伦敦演唱会未受影响
- “Z世代”画像中国分享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 江西上栗汽修店爆炸事故致3人遇难25伤:数百米外居民楼玻璃震碎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国家绿色工厂”云南石化:黑色石油发展出新变“绿”
- 勇担金融为民使命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海湾“艺术+赏花游”催生美丽经济
- 我国船队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 中国地理与民族格局中的“藏彝走廊”
-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世贸组织体系正在遭受侵蚀
- 海外专家“云”聚浙江临安 为中国乡村文旅运营发展献策
- 四川:挂牌督办金简仁快速路沱江大桥项目“9·13”较大事故查处
- 这9个常用检查 帮你把心脏看清楚
- 美俄亥俄州州长:水质检测完成前 建议居民继续饮用瓶装水
- 热门推荐
-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呈献首个博物馆馆藏特别展览
- 汲古慧今 古籍新生
- 美国10月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远低于过去一年月均水平
- 杭州绕城西复线借力交旅融合 为乡村发展添动能
- 暴雨袭穗 1小时降雨超55毫米
- 加拿大财长称决定不参选自由党党领
- 被“过早”唤醒的城市
- 戒烟门诊医生:为何有人选择放弃药物辅助
- 美国防部:美国在叙利亚驻军增加一倍以上 达2000人
- 争议不断,马斯克在推特大楼上新安装的X标志被拆除
- 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
- 外媒:英国四天工作制试点结果令多数企业满意
- (身边的变化)百余专家回老家义诊:用医学所成回馈家乡 点亮乡村医路
- 吉林白城滑冰馆屋顶塌落:投用至今不满5年,曾审计出多个问题
- 举办百余场商贸活动 江西南昌多举措激活消费新体验
- 今年京津冀将新增100项以上“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 河南西峡:“真金白银”支持大学生就业
- “秋老虎”反扑 长三角“烧烤天”持续
- 武汉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
- 我国审计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进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