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警惕儿童气道异物
健康“医”点通
端午假期警惕儿童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节假日是儿童气道异物的高发期,家长要特别注意,以防意外发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军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气道异物可导致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异物以开心果、核桃、花生、瓜子等干果居多。一旦孩子被异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建议家长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对于小婴儿,使其面朝下,或放在家长大腿上,头低脚高位,手臂托其胸腹部,一手捏住婴儿颌骨两侧,另一手拍打婴儿背部肩胛骨位置,连拍1次至5次;无效则改为仰卧位,双手中指或食指放在婴儿腹部,快速向上推压数次,但要很轻柔,并观察婴儿是否吐出异物。
对于三岁以上的儿童,急救者站或跪在孩子背后,一手握拳另一手放于其上,并置于孩子的肚脐和胸骨的剑突间,用力向着孩子的后上方挤压,以造成胸腔压力增加而把哽住的异物挤出,推5次至10次,每次间隔约3秒钟。
张军辉表示,对于异物未完全堵塞气道的患儿,在异物吸入期剧烈呛咳,而后进入安静期,接下来就是炎症刺激期和并发症期。安静期患儿可有喉鸣或者轻微咳嗽而无其他症状,常被忽视。而炎症刺激期和并发症期出现的早晚与气道异物的性质和大小有关。因此,只要孩子有异物吸入史都要及早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张军辉提示,0岁至5岁是儿童吸入异物的高发年龄,这个时期的儿童需要家长的高度关注。家长给孩子准备的食物要切成细块,并教孩子吃东西时充分咀嚼;5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吃瓜子、果仁等整颗的坚果;食用果冻、糖果、鱿鱼丝、花生酱、长面、多刺的鱼等食物时要特别小心;孩子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让其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人民网 陈子源 闫妍)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营经济大市的“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成为关键词
- 官方通报因争摊位老人扇女子耳光:打人者被行政处罚
- 俄总统选举选票已统计60.01% 普京得票率为87.26%
- 一颗小椰枣,见证中阿农业合作在海南“开花结果”
- 2023年西藏市场监管系统受理处置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6.56万件 办结率达95.3%
- 上海探索打造医废“数字生态圈”实现全覆盖、可溯源、强管控
- 【透视】英媒:新数据显示美国警察每年至少对30万人使用暴力
-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康美药业案审计机构合伙人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 进博会暨虹桥论坛推介座谈会在日内瓦举办
- 手捧春天“悦”读拉萨 感受高原诗意的栖居
-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元凶是谁 美媒称西方官员“不想破案”
- 吉林延边成中俄游客互游火热前沿
- “水中木棉花”迎来“开门红”
- 奇人亮相!话剧《俗世奇人》9月14日登场
- 中新健康丨专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映射身体部位不适
- 在中亚重寻古丝路
- 辽宁采取四项措施 开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路
- 外媒:爱尔兰将迎来37岁“最年轻总理”
- 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 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扎实做好案件处置 深刻反思举一反三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 热门推荐
-
- “轻薄长续航 越级大内存”vivo Y100正式发布 首销1399元起
- 如何保障核安全?记者探访中国最南端核电基地
- “23·7”特大洪水防汛抗洪摄影展天津开展 120张作品致敬战洪英雄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春节“不打烊” 中国外贸红火开局
- 2025年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春运船票将于2024年12月31日开售
- 内外水位落差逐渐缩小 洞庭湖决堤口最快今日下午开始合龙
- 大数据报告:自主品牌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热度不减
- 京西少年 星火传承——北京市门头沟区举办首届“星火少年”山区运动大会
- 贵州龙里河大桥建成通车
- 食用菌行业首本蓝皮书北京发布
- 山东念好“生态经” 让闲置荒地变身“聚宝盆”
- 西部陆海新通道数智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在重庆揭牌
- 中新真探:虾发黑就是有毒吗?
- 托一把、送一程,“主动”作为干出成绩 民营经济加“数”锻造竞争力
- 从毕业站点 开启青春新起点
-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奈斯:拥抱数字未来,共享生态农业
- 六旬男子反复发热送医 西安医疗团队“肺里拔牙”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在福建泉州启动
- 诗酒趁年华!酒文化诗词大赛彰显中华文脉魅力
- 管住嘴迈开腿 血管不“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