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有群“公交旅行爱好者”
炎炎夏日,出游却盛,有的人沉迷于打卡网红景点,而有的人则想深入旅游目的地的大街小巷感受当地风情民俗。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看到,公交旅行爱好者们忙着分享在公交车上的所见所闻。
有人说,在一座城市,公交旅行的体验很特别,比如地铁就像传送门,而地面公交则可以细细地品味和感受一座城,是景点外的魅力,可谓“公交车上好风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在公交车上,慢游城市大街小巷的风光
正值暑假旅游旺期,不少人加入了“赶集”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非常走马观花,似乎失去了品味一座城市的耐心。也有不少人发现旅行的脚步可以放缓一些,乘坐一辆公交,透过车窗,饱览沿途美妙的风景,开启休闲美好的“慢游”,能看到这个城市很多常态化的生活,而不只是景点里的喧嚣。
记者看到,有网友表示,“说真的,迄今为止看过的一些印象较为深刻的城市风光大都是在公交车上。如果说地铁线路撑起一座城市的公共运输骨架,那么公交车则像毛细血管,必不可少地串联起城市的鲜活。它们深入细枝末节,再远也能护送人抵达终点。”
在公交旅行爱好者话题里,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在陌生的城市登上一辆公交车,无所谓它将要开往何方,沿途的风景经过了,便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不要旅行团,也不要热门景点攻略,旅行者猜想,望见的窗边里面藏着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路过的小铺凝结着店主人对未来的期待;旁边的电动车要开往何方?在公交旅程的碎片里窥见城市故事。
有外地网友来南京游玩,他从南京博物院上了55路公交车,经过了明故宫、长白街,一路晃到夫子庙,一路绿荫浓密,还有蝉鸣,很是舒心。
也有旅行者爱上了南京公交304路,这位网友说,作为一条串联城东很多景区的线路,因为道路限制只能用小型公交车,还挺好看的,沿途经过了科巷、总统府、鸡鸣寺、玄武湖·台城等。
而在苏州,很多人热衷于乘坐公交车环太湖,比如地铁五号线到太湖,然后换乘580路或者581路,环太湖到“东山交警队”,再换629路,继续环太湖到终点站长圻。而且网友还感叹,在公交车上可以坐在右手边,窗外就是太湖,很开阔。
乘坐公交车观看湖景和海景自然很舒心,而去威海的网友给出了观山又观海的线路,比如乘坐当地的观光巴士。从照片里看,窗外有山有海,“最特别的是,观光巴士是透明的。最好从始发站开始坐,如果是5月份,坐到终点站伴月湾,那里有一片花海”。记者看到,该网友拍摄了公交沿途的站名,看起来就风光无限,双顶山、梭鱼台、蟒眼滩、山东湾码头等等。不少网友留言说,天气好的话,坐公交车去海边真的很幸福,透明观光公交车真是太让人羡慕了,窗外风景几乎360度无死角。
而大连的126路公交车也是羡煞了网友们。从网友拍摄的照片来看,内部是木质的,非常漂亮有氛围。有当地网友回复表示,是有轨电车,很有感觉。
主打无目的行走,不急不躁发发呆
记者看到,还有不少网友发起了公交车无目的旅行,就是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不预设目的地,而这也会看到一些不曾留意过的风景。这个时候,公交车于他们而言,是交通工具,也是暂时忘却平日辛劳打拼的树洞处所。
有位网友分享表示,他喜欢阳光明媚且带点风的天气,上一辆公交车,坐在窗户边,戴上耳机,眯着眼睛看着窗外像水流一样淌过的风景,这感觉太美妙了。同时他也表示,以前超喜欢坐火车的慢车,因为在火车上可以什么也不想,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火车的时间还是太长了,如果是硬座,也好累。
还有网友说,如果出行的城市有双层巴士,那就更好了,会选择上层的第一排,不仅视角好,而且没有其他乘客上车下车的打扰。
记者发现,坐公交车旅行,是不少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很爱做的事,多位网友表示公交车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时最爱做的事,在公交车上,不用说话,不用微笑,甚至不用有表情,对窗外那些陌生人的生活充满好奇,静静地看着外面,“就算背景再怎么喧哗,自己依旧可以充耳不闻,从清晨到黄昏,我穿过整个城市。”
这些经历感受引来其他网友好奇,有网友说,看到大家分享的帖子,周末也学着来坐公交,车票只花了两元钱,来回坐了一趟,在公交车上听歌、睡觉或者呆呆地看窗外,真的超舒服,不需要目的地,只是享受过程,不急不躁,很好。
还有很多网友热衷于在周末休息时坐上去附近县城的大公交车,有网友说,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旅途中的种种“不确定”正是旅行的意义和乐趣所在。
陌生人的微笑特别温暖,公交车奇遇也多
有人喜欢坐公交车旅行,除了被风光吸引,还有风俗和当地的人。有网友说,旅行不仅是风景,还有人,人与人的相遇,坐公交车观察人也特别有意思,一个陌生人的微笑也特别温暖。
记者看到,在“公交车奇遇记”话题里有很多种奇遇,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收到陌生人隔空投送的“站起来,让我坐会”这种表情包。
还有不少“奇遇”让人会心一笑,也有的让人心生感动。有位网友在公交站台请一位奶奶指路,奶奶在密密麻麻的站名中寻找时,他拍下了奶奶彩色又时尚的指甲,非常精致。
还有网友上传了一张照片,是他在公交车上看到的“甜甜的爷爷奶奶”,“希望当我老了,也依旧可爱”,只见奶奶花白的头发扎了两个小羊角辫,绑绳是天蓝色的,趴在椅背上跟爷爷说话,爷爷笑眯眯的。
有网友特别喜欢在公交车车站候车,“可以无意义地等待,不会显得突兀,好像总有地方可以去一样。”也有人在深夜乘坐公交车时,拍下了车窗中倒映的自己,“深夜公交奇遇,遇到了自己”。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南第一家”举办同居始祖诞辰906周年祭祖典礼
- 白皮书: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年均增长6.4%
- 工信部: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就菲在南海侵权挑衅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 深圳房贷首付最低下调至两成
- 增强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
- 纳斯鲁拉遭袭身亡震动中东 以总理首度发声:军事行动不会停
- 交通运输部:我国交通运输设备更新体量规模较大
- 黑河干流骨干调蓄工程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 新疆兵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
- K568次列车上老翁突发昏厥 列车员紧急救助
- 辽宁:上半年经济持续向好
- 兰州高新区谈发展:要勇于“立新” 也要敢于“破旧”
- “十一”长假掠影:车轮轻转,慢享长安
- 今年产季浙江首批西兰花顺利出口
-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持续 美元进入下行趋势
- “本地人游本地”越来越火爆 露营出圈但要杜绝“野蛮生长”
- 春运首日北京晴朗干燥天气持续 白天阵风可达5级左右
- 央行首次表态后存量房贷利率未见有变
- 新疆阿勒泰市“生态修复+”模式 让城市尽展“芳容”
- 热门推荐
-
- 给学生戴小蜜蜂惹争议,教师拍视频边界何在?
- 小草家庭农场里的“新羊倌”:念好“养殖经” 走上“羊光道”
- 当播客开始流行……
- “努力为后代把长城保护好”
- 暑期打工别踩上“付费兼职”的坑
- 小茶馆,大民生,看“和顺茶馆”如何通民情解民忧
- 弥渡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逝世 享年79岁
- 专家揭秘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早期预测有了生物学标志物
- 中国游戏竞逐“出海”:精品开路 空间广阔
- 古筝演奏家袁莎个人专辑《出水莲》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绝美意境
- 【世界说】“可剥夺的生命权”——美国艺术家揭开星条旗下的枪“殇”
- 3373亿元、979.6公里!铁路客货运输功能与效益提升 多项指标创新高
- 事业编招聘公示“处长之子”,背后有何用意?
- 南水北调: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 泰国检方决定起诉泰国前总理他信
- 朝鲜发声:已完全封闭南部边境与韩国连接的公路和铁路
- 建构东方神韵叙事体系 杨映川“太阳的孩子”“葳蕤少年”系列新书发布
- 广西青年缉毒警察驻守边疆十余年:不惧毒贩刀刃和枪口
- 西岳华山聚焦文化IP 为游客营造“仙侠梦”
- “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逝世 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