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进出口增速转正 中国外贸渐显暖意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李晓喻)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9%,增速由负转正,但环比出现下滑。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外贸完全回暖仍需时日。
最近几个月,中国外贸渐露暖意。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降幅较7月明显收窄,环比增长3.9%;9月,进出口总值达3.74万亿元,规模创下年内单月新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外贸向好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关。此外,三季度美国经济增势明显,海外需求一定程度上有所提振。
实际上,除中国外,韩国、越南等经济体进出口形势近期也有所回暖。据官方统计,韩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5.1%,结束了长达12个月的同比下降态势;越南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5.6%。
但中国外贸回暖之余亦有些许寒意。据官方数据,10月进出口总值3.5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9月3.74万亿元有所下滑。此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等一些机电产品前10个月出口额下滑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弱,中国外贸完全回暖还需时日。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预期增长3.1%,低于2022年的3.4%。
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10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8%,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走势,表明全球制造业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其中,欧洲、美洲制造业PMI均在下降,且都低于荣枯线50%。
白明认为,尽管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联系进一步加强,但欧美市场不景气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仍不容小视。此外,来自韩国等周边经济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也需中国外贸企业严阵以待。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苏庆义表示,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因素影响,外部需求仍有可能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在主要经济体进口需求不振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增长或将继续承压。
在苏庆义看来,外贸增长承压、增速回落是疫情红利消失后所需经历的自然过程,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因此,中国稳外贸发力点应放在稳就业、稳增长,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增长难题和结构性问题,促进外贸升级换挡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西学者:金砖机制对塑造全球治理体系至关重要丨世界观
- 手机剩余电量并非精确值 1%电量到底能用多久?
- 尺素金声丨楼市“银十”有成色,一揽子政策显成效
- 春回申城 沪人百花丛中享受自然野趣
- 中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 广西弄岗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虎舌兰属“幽灵兰花”
- 有结节未主动告知 是否理赔视条款定
- 东润公益基金会、中国红基会等驰援湖南防汛救灾
- 上海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上海将努力实现中医药多个“全覆盖”
- 日媒:小林制药和歌山工厂检查结束 制造本部长鞠躬道歉
- 国际识局:以色列向伊朗开火还击,地点选择有何玄机?
- 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即将举办
- 防东铁路全线连续梁结构全面完成 开通后将提升中越互联互通
- 我国CNAS认可各类机构突破两万家
- 广州海珠区一民房发生火灾 致3人死亡
- 赴美印度航空一波音客机改道 紧急降落俄罗斯机场
- 我们的潮生活 现代“话”新疆丨北斗放牧!一部手机在家全搞定
- 这些公交和公园可以用数字人民币买票啦
- 老人无节制“买买买”多半是这个病闹的
- 热门推荐
-
- 诱导超量点餐 外卖食品成餐饮浪费重灾区
- 中西部吸引外资大有可为
- 12月27日央行开展107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如何进一步推动成都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这位代表有话说
-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火起来
- 美降息节奏放缓,专家:衰退并不遥远
- 吴越谈曾祖吴昌硕:艺术“大写意”何以融通中外?
-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重要支撑作用
- 重庆棒棒父子14年后故地再拍合照,59岁冉光辉谈“棒棒人生”
- 安徽企业登记档案查询“全程电子化”
- 爱尔兰国宝级舞剧《大河之舞》登陆天津
- 中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维持增长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见成效
- 商务印书馆发布3月好书 《邓正来著作集》(全九卷)首次面世
- “晋商故里”山西晋中如何与青年“双向奔赴”?
- 强降雨致上万名旅客滞留湖南郴州 当地上演紧急转运
- “一带一路”九国青年走进云南感知中国文化
- 智利政府将为前总统皮涅拉举行国葬
- 1月中国70城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新房二手房价下跌城市减少
- 上海市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