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养胃害了多少人?长期不当喝粥会让胃病加病
喝粥养胃,害了多少人
王来法简介
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所长,杭州市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常委,杭州市基层名中医。著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标本兼治看胃病》《比读书更重要的事》等专著和论文及科普文章200多篇,并多次获奖。
喝粥养胃,害了多少人
“这几天胃不好?那就喝点粥吧,喝粥养胃的。”这话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超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
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所长王来法医师说,临床中,他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胃不舒服了,就自作主张“食疗”,天天喝粥,为的是养胃,结果却害了不少人,不仅没能养胃,反而加重了病情。
喝粥养胃,林大伯胃病加重
杭州的林大伯就是其中之一。林大伯是个老胃病。听说粥易消化、能养胃,所以就经常喝粥。刚开始确实感觉胃舒服了不少,但到后来,每次喝粥都感觉胃部发胀、泛酸,心窝热辣辣隐痛,感到没力气,人也消瘦了不少。
林大伯的胃病一开始是浅表性胃炎,慢慢变成萎缩性胃炎,七八年下来,变成重度胃黏膜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越来越严重。医生说他的胃病,好比车子轮胎已经开到路边缘了,再往外面一点点,就有可能车毁人亡了。他为此每天提心吊胆,晚上也睡不着,担心哪一天自己胃病恶变了。
吃食不当,人参也有毒
王来法医师说,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对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进食困难者,有很好的调理补养作用,所以清代名医王孟英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但古人云:“吃食不当,人参也有毒。”粥是半流质,不易停滞体内,人只喝粥往往容易很快饥饿,胃酸等消化液没有得到食物的中和,就会对空腹的胃肠粘膜产生不良的刺激。饥饿时进食往往容易过快,又容易损伤食道及胃粘膜而导致进一步的病变。另外,粥由于水分多,口腔和胃肠等分泌的消化液会被稀释,造成消化功能减弱,进一步增加了胃的负担。胃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产生惰性,造成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而损伤胃壁。长期不当喝粥,由于达不到身体所需营养而会消瘦乏力。所以,很多胃病患者由于调养不当,造成胃病加重,甚至恶变。
萎缩性胃炎到底会不会恶变
王来法医师说,长期吃得很咸、压力很大、精神压抑、心情不好、有家族史等,都是胃癌易发因素。相比之下,从浅表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再发展到胃癌的比例,倒是不多的。
对付胃病,现在西医的检查仪器很先进,胃镜做一做,活检做一做,胃溃疡的面积大不大,病灶多不多,性质严重不严重,一清二楚。中医看一个人胃病严重不严重,就看你腹胀厉害不厉害,胃脘部痛不痛,有没有疲乏、消瘦、纳差、血虚这些症状。如果症状很明显的,那就说明你这个胃病是很厉害的。重度萎缩重度肠化恶变成肿瘤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预防萎缩性胃炎恶变
合理治疗和调理很重要
王来法医师说,胃位于我们身体中间,一旦癌变,恶性程度很高,因为它会到处转移。一旦转移,手术无法做,化疗起不了作用,所以晚期胃癌很麻烦。
但是,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到癌变,需要非常长的一个过程,病人是完全有时间预防的。“我看胃胆病40多年,治过的胃胆病病人不计其数,像林大伯这样严重的病人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只要好好吃药,正规治疗,就不会从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中药可以把这个毛病逆转过来。”王来法医师说。
王来法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范畴,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脾胃功能,修复胃溃疡,逆转萎缩,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中医中药内服外敷,对激活脾胃对药物的吸收和修复功能有极大的优势,但要从辨清发病根源、整体治疗人手;要养成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如吃饭要软一点,细嚼慢咽),不吃生冷和刺激性强的东西等。
如果您也有胃病方面的烦恼,欢迎拨打本版专栏热线咨询。
方云凤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欧(亚)接续班列“盐城号”开行 首发班列发货366吨
- 昆山市卫健委就“民营医院要求患者消费到7000元”一事发布通报
- 安徽池州举行“奔池”城市嘉年华活动 展城市人文底蕴
- 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0.4
- 为千年文物打光的女孩
-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 专家:建议确认病原学以后再用药
- 国际锐评丨用关税打压中国车,欧盟此举为何不得人心?
- 专访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探索设计教育新模式
- 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杭州展出 沉浸式体验吸引观众打卡
- 律师“组团”进胡同 北京东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 直播平台打开传统戏曲传播新局面
- 印度北部一公交车坠崖 至少7人死亡
- 强度逐渐减弱,台风“卡努”要去哪?
- “科创投融助力平台”上海成立 打造闭环助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 86岁网红奶奶朱锦沁 网络中的独居生活
- 中秋假期北京公园纳客318万人次
- 有人5元卖地铁座位?上海地铁回应:坚决反对
- 浙江揭牌首个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 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 《中国消化健康指数(2022)》发布 得分呈“东高西低”
- 以青年视角探索AI艺术 “可生长的图景”展览开幕
- 热门推荐
-
- 国际航线上新!上海航空“上海-卡萨布兰卡”2025年1月19日开飞
- 武汉24小时内最大累计降雨量超220毫米
- 应对地震影响 北京南站加大车票退改签力度
- 我国海上首套高含气井电潜泵投用
- 加纳青年学者:中国为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丰厚土壤
- 越南诗人阮氏梅娟:用诗歌架设越中文化交流桥梁
- WHO首次认可“单剂次”HPV疫苗 三家国内HPV疫苗上市公司股价大跌
- 1至7月云南固投类招商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2%
- 第七届进博会招展启动 25家国际企业锁定入场券
- 云南隆阳咖啡种植面积逾11万亩 助农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今年暑运迎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这两类药品依然受政策倾斜
- 美媒:为调查特朗普,美前副总统彭斯被特别检察官传唤
-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西桂林营闭营 山水之约收获满满
- 柬埔寨致力推动“经济外交”促进与各国合作发展
- 发展壮大节水产业新业态
- 上夜班 升血压
- 两岸青年携项目齐聚江苏常州“对话”创新创业
- 瓜子二手车电商”7试”服务再升级,推“快递式”送车上门
- 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演将四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