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产业标准更健全
日前,国内首个本土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正式发布。这意味着我国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再生塑料实现可追溯,将开启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认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塑料污染还需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新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塑料消费量持续增长。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6000多万吨,其中废塑料回收量1800多万吨,回收率达30%,高于全球废塑料回收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再生塑料规范体系不断完善。此次发布的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企业塑料再生管理和生产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过程控制、材料采购、销售、外包等各个环节。
“生产再生塑料产品如同做菜,不同的人、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菜口味差别会很大。我们就是对再生塑料‘做菜’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追踪,对材料准备到‘端上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定,不仅要向市场供应安全可靠的绿色再生塑料,更要进一步提升再生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侯聪解释说。
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的国内第一个为推动塑料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平台,不断探索绿色再生塑料规范化应用的条件,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标准规范建设先进经验的同时,打造适合本土的包含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在内的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
继2021年《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评价通则》(以下简称“双易设计标准”)以及双易标识“回”字标发布后,2022年,又发布了旨在让更多塑料废弃物充分实现规范化再生利用的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以及“再”字标。2023年,为了支撑“再”字标的使用,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我国首个本土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出炉。
行业痛点难点仍待解
我国是再生塑料大国但并非强国,再生塑料产业大而不强的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一些国家普遍拥有较完善的再生塑料应用规范体系及认证标识。由于本土相关标准的缺失,我国再生塑料行业还存在技术水平低、品控难度大、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难以开展流向监管等问题。”侯聪分析。
侯聪认为,过去我国再生塑料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降成本,未考虑其可持续价值。在该领域的探索仅限于部分产业试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未对产品中再生成分提出强制性要求,这不利于促进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而一些国家和地区从一开始就强调了再生应用在构建塑料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认证、规则体系加以推动,结合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压力,形成了对塑料产业链较强的驱动力。
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ESG推广与战略市场总监李坤认为,当前,我国再生塑料供应链上下游缺乏溯源监管机制。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不仅有资源属性,还具有显著的环境属性。
当前,全球材料供应链都在大力推动使用再生塑料,但是对再生塑料的回收流程是否环保规范、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来源是否能保证材料安全无害等过程监管需要有强制管控措施。只有通过严格的管控措施,将废塑料从回收再生端同步纳入后端改性、制造、产品应用的质量监管体系中,建立起全流程的溯源监管机制,才能提升再生塑料应用技术水平,推动再生塑料产业链绿色化和环保化,提升我国再生塑料循环利用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前,消费者对再生塑料的接纳度有待提升。既认同加强资源回收,提升废塑料循环利用水平,又担心自己购买的产品中添加了再生塑料。究其原因,部分消费者还是担心使用的再生塑料产品质量不过关。
对此,李坤认为,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认可、积极使用再生材料产品,以资源循环为荣,把消费使用了再生塑料产品作为一种时尚。另一方面要在回收端提升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绿色化水平,在制造端加强导入再生塑料的监管力度,杜绝以次充好,将不安全、质量无保障、来源不可靠的再生塑料挡在制造环节之外。
“建议结合我国生产技术和再生塑料供应能力等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非人体接触类应用领域,提出再生比例要求,并按照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要求,对全过程进行追踪认证和信息公开。”侯聪说。
产业链各方协力破题
当前,一些再生塑料产业相关企业正在积极发力,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日前,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再生塑料颗粒、上海艾卡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空气胶囊包装、广州宝洁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的充气缓冲包装分别获得了“再”字标认证。“这3家企业分别是再生塑料生产商、制造商和使用商,这充分说明标准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侯聪说。
李坤表示,绿色再生塑料产销监管链标准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位,需要有本土的行业标准来规范产业发展。相信随着标准正式发布,再生塑料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将进一步规范壮大。
作为一家大型环保企业,格林循环目前有3个废塑料再生工厂,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废塑料资源回收与利用体系,所生产的高性能再生塑料,进入世界500强供应链体系,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箱包、文具、日化、家居等领域。
宝洁此次得到“再”字标认证的产品是用于电商渠道产品保护的缓冲包装。“能够得到‘再’字标认证,说明我们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了权威第三方的认可,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认证,普及再生塑料知识,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塑料循环利用率。”宝洁中国包装研发总监周宛棣说。
“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产品通过认证,悬挂绿色再生塑料标识,也希望绿色再生塑料规范体系在塑料产业链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侯聪说。
在业内专家看来,标准的发布只是第一步,推动我国再生塑料产业做大做强,防治塑料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产学各界齐心协力破解难题。
“首先,要推动绿色塑料循环经济规则体系建设,将生态设计、再生应用和产品碳足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及配套实施和认证规则。其次,要加强循环经济立法,从法理上明确再生成分的含义,逐步推进产品中再生成分的强制添加比例,对再生应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后,要加大塑料产品的生态设计、再生应用和产品碳足迹领域创新投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资源,选取关键技术和关键节点进行集中攻关。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强公众教育,科普防治塑料污染的相关知识,持之以恒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王永刚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速激10》来袭:好莱坞大片近期选题续集为主
- 贾湖遗址博物馆揭牌开馆 承载多项“世界之最”
- 台湾青年跨海来:触摸历史 收获好友 打破想象
- 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已清理倒伏树木864棵 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 红土地上振兴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 蓝皮书:直播电商呈现去中心化、去头部化发展趋势
- 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中止执行症结何在
- 北约秘书长突访乌克兰:承认未能兑现军援承诺
-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师生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 3月29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自然资源部发布第二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
- “Z世代”掀起自助式婚礼新风
- 在高原守护群众安康
- 拉萨布达拉宫文创与非遗古茶联名发布产品
- 《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发布
- 澜湄六国携手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 以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为“锄” 川渝两村深耕一块“试验田”
- 男子带娃漂流遭扔鹅卵石 官方通报:涉事人员被行拘
- 上海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 “欢乐春节·美丽河北”交流活动在洛杉矶举行
- 热门推荐
-
-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全线23座隧道全部贯通
- “与中企合作惠及赞比亚民众”(新时代中非合作)
- 小餐馆撑起富民强县大产业
- 绿美生态惠民 广东建成141条自然教育径
- 赴泰中国游客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湖南举行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 种植牙价格虚高 监管出手整治
- 【我们的家园】在拉萨火车站,寻找新西藏的幸福轨迹
- 国际锐评丨中国保持全球增长引擎地位,外资如何获益?
- 当代都市人心理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学会拆解情绪未爆弹
- 全方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 中国代表就涉苏丹制裁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 不用担心内存 你的下一部手机也许在“云端”
- 冬末春初一口鲜!你的“野菜DNA”动了吗
- “马力斯”减弱为热带低压 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人文社直播“哈利·波特”读书之夜 观看总量超百万人次
- 日本宫崎县以东海域发生5.2级地震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4%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荔浦绞股蓝:深山野草畅销海内外
- 上门代厨每周接20多单,收纳整理师月入万元—— 家政新职业拓展就业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