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振兴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中新网江西瑞昌8月31日电(张春草 陈娜 徐卿)眼下,正值猕猴桃成熟上市的时节。在江西省瑞昌市横立山乡新庄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结实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散发出清甜的果香,果农们正背着竹篓穿梭于林间采摘成熟的果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到基地采摘猕猴桃,平均下来一天能挣100多元钱。收入稳定又离家近,大家都干劲十足。”新庄村脱贫户柯小英说。
“我们种了25亩猕猴桃,今年果树长势好,每亩产量达4000斤左右,收益预计在8万元以上。”新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世昕介绍,为了提高猕猴桃产量及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新庄村通过党建引领,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大家果树修剪、施肥等管理技术,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
近年来,瑞昌市横立山乡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盘活地方闲置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翠冠梨、油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横立山乡的发展,是瑞昌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日,瑞昌市桂林街道洪源村的百合基地迎来了采收季。据基地负责人蔡黎雷介绍,今年百合市场行情好,基地预计可产百合3万斤,增收超34万元。
据了解,百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等功效。“为提升百合的质量,我们基地日常以人工管护为主,在种植、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仅采收季就能吸纳40余名附近村民就近就业,全年支付村民务工费用近5万元。”蔡黎雷说。
看着基地发展越来越好,蔡黎雷又有了新的打算。“我计划忙完这段时间就外出学习,不仅学习他人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还要探索百合深加工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蔡黎雷表示。
在瑞昌,越来越多的村子靠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长期以来,瑞昌市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保持资金投入、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壮大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脏乱差”蝶变为“会客厅” 千年盐湖“盐值”飙升
- 古巴东部森林大火持续 超2000公顷土地受灾
- 西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
- 朝鲜成功试射中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 奇幻冒险里读懂“知行合一”,少年阳明系列小说《下天风》发布
- 年轻人带来新年味!“新中式”走俏 这个春节有点“潮”
- 2023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时尚定制周启动 发布8家定制地标
- 2024年中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30%
- 外媒:马克龙涉乌克兰言论震惊盟友 美英等国迅速表态!
- 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 打好“组合拳”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 人民日报:持续激发“中国游”的热度
- 南昌手语角风雨二十载 促进聋健交流初心不改
- 第二十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启幕
- 上海两大机场春节期间创多个“历史新高”
- 中国建立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
- 当人工智能遇到家庭教育 政产学研界共话发展之道
- (十四冬)办好一个会,引领一群人——“十四冬”志愿者小记
-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745亿件 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 端午假期 “2小时高铁圈”短途游受欢迎
- 热门推荐
-
- 助力电影制作,拓展想象空间——科幻电影背后的“中国制造”
- 出境团队游国家增至138个:出境游产品瞬时搜索增长超20倍,国庆出发时段最受关注
- 男子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被困 内蒙古警民联手3小时急救
- AI算命,算哪门子科技创新
- 美国疫情纾困资金监管漏洞大
- 山西大同发现北魏佛教题材石椁壁画墓葬
- 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芊吟:从小喜欢中国,钟情古诗词
- 希腊6月发生森林火灾超1200起
- 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2023年营收超6120亿元 实现两年翻番
- 面对面丨梅大高速上的逆行者:后怕但不后悔
- 95后毕业返乡:逐梦不必去远方
- “触网上线”令非遗“飞”入现代生活
- 高三学生白政翰和他的营业执照
- 清明临近 广州市民祭拜英烈寄哀思
- 2023哈尔滨国际音乐文化产业博览会:打造国际音乐文化全产业链贸易平台
- 云南普洱景迈山返乡大学生:守护“家里的”世界文化遗产
- 要谨肾 这个病来得静悄悄
- (新春走基层)“洋媳妇”恋上侨乡莆田:用短视频记录中国乡村生活
- 经济运行来到年中时点,政策加力窗口打开
- 3名美国人因参与刚果(金)未遂政变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