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逾4千米深海过渡区分隔带壳和软体生物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海面下超过4千米的一个特殊过渡区,这个过渡区将深海生物体按照不同体型隔开。带壳动物被发现大量生活在这个过渡带上方,而软体动物则主要占据了深渊深处。
该论文介绍,深海的深渊区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栖息地,占到了地球表面积的60%以上,但也是人类探索最少的区域。这个区域位于海面下3千米-6千米,阳光无法穿透,温度在0.5-3°C之间,生物体必须调整适应这里的极端压强。虽然之前认为深海的物种数量比浅层生态系统的少,但一直不清楚深渊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变化。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Erik Simon-Lledó和合作者一起,分析了生活在海底附近的逾5万种大型动物(大小超过10mm的动物)的出现数据,这些数据整理自在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的12次深海科考中拍摄的照片。他们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深海动物区:深度3.8-4.3千米的浅层深渊群落,这个群落主要被软体珊瑚、海蛇尾(海星的一种近亲)以及带壳软体动物占据;深度4.8-5.3千米的深层深渊群落,这个群落主要被海葵、玻璃海绵和海参占据。这两个区域的中间过渡带由两个群落的混合生物组成。生物多样性在这些过渡带保持不变,而不是一般认为的生物多样性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论文作者认为,海洋深渊的这种明显分带可能是由碳酸盐补偿深度引起的:海水中碳酸钙达到不饱和的临界点,以及动物外壳的形成开始变为不利的条件。
他们总结指出,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或改变这种分带,而这连同深海开采的影响会使其成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 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 文明的坐标|“丝路驿站”悬泉置
- 返程遭遇堵车 女儿偷偷发朋友圈替爸爸请假
- 加拿大一年轻女市长披露自己曾是性侵案受害者
-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 西法德三国官员会面 批准未来空战系统合作协议
- 2024年首次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工作完成
- 云南昆明:文化赋能滇池沿岸183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
- 俄罗斯农业百年沧桑
- 2023创交会参展数量创新高 首日签约10.18亿元
- 航天员朱杨柱凯旋 父母盼儿回家好好吃顿家乡饭
- 日本议员:日本政府强推排污入海计划 未征得民众同意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58人死亡
- 第四届长三角苏商大会在沪举行
- 核酸检测采样棉签是否含有荧光剂?国家卫健委回应
- 抓获1171名犯罪嫌疑人 辽宁公安打击涉油气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浙江东阳:多举措助力超12万名“横漂”逐梦演艺圈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大同:魏增福黄花丰产的“三板斧”
- “青年夜校”给心灵充电一个好去处
- 热门推荐
-
- 韩国客机事故已致28人死亡 中领馆称机上无中国公民
- 途家国庆乡村民宿报告:疫情下乡村民宿价量齐涨同比超20%
- 江西文化观察: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被这些老手艺“圈粉”?
- 探访江苏滨海绿色能源港:储罐“汽”囱沿海立 清洁能源送四方
- 德国财长:反对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 欧委会不应引发贸易冲突
- 前5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小涨1.09% 二手房价下跌
-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外资企业服务中心揭牌
- (新春走基层)夜幕下的钢轨“精调师”
- 俄媒:俄公布2024总统大选候选人名单 普京在列
- 宁夏整治教育领域不正之风 2023年自查整改问题4500余个
- 通讯:泰山深处有“菇”事
- 翻翻“减税账本”:税费负担减少了 社会发展活力更足了
- 各地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 重大项目提速快跑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舌尖上的小龙虾 吃出千万大产业
- 湖南零陵锚定“古风经济”丰富文旅业态
- 武汉创新实施“林长+”模式 守护绿水青山
- 收完钱就“消失”!“假律师”骗中老年打工者问题何解?
- 以媒曝光以军误杀被扣押以色列人员事件细节 胡塞武装对以发动无人机空袭
- 吕克·贝松将任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评委会主席
- 宁波考古“上新” 河姆渡晚期遗存于钱塘江以南首次大规模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