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 重大项目提速快跑
各地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
重大项目提速快跑
本报记者 熊 丽
“金九银十”施工旺季,重大项目建设正酣。近期,各地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专家表示,推进重大项目在四季度加快落地,有助于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投资持续恢复增长,将为做好明年投资工作打下基础。
重大项目密集“上新”
10月7日,安徽省举行2023年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共开工重大项目1089个,总投资7074.6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9月25日,四川省1874个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达10808亿元。9月21日,总投资593亿元的58个重点项目在雄安新区集中开工,掀起第四季度项目建设新高潮。9月20日,重庆29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
新项目紧锣密鼓开工,在建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中秋国庆假期,各地抢抓施工黄金期,重大项目建设“不打烊”。
在重庆,我国首条横穿大巴山腹地的西渝高铁施工现场,中铁十七局等单位的3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路基、边坡、隧道、桥梁等177个工点同时施工,连点成线、齐头推进、全线开花。在山西,由中铁六局建安公司参建的集大原铁路工程山阴南站项目建设不停工、不断档,紧张施工赶进度。该铁路全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山西、内蒙古西部与中南、华东、华北地区间的联系。在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A3标项目施工现场,中交路建公司工作人员抓紧进行深层地基加固作业。截至10月7日,项目已施工1549根加固桩,占加固总量的62%,较原节点目标提前1个月,为明年汛期前完成基坑封底奠定了良好基础。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6.7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前7个月提高5.4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是各类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也是整合要素资源、激活要素潜力的过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重大项目建设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力量,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加快恢复的过程中,发挥好重大项目建设牵引作用,对于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突出意义。
专项债发行提速稳投资
今年以来,我国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持续加强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
根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财政部数据显示,前8个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比序时进度快10.8个百分点。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有效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前8个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3.4%。
为更好发挥投资稳增长效应,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8月份各地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9月份专项债发行进入冲刺阶段,当月发行3569亿元,大幅高于上年同期,全年新增额度基本发行完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9月份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基建领域占比较高,8月份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增速亦显著加快,这都会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目前,已有福建、陕西等地宣布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完毕。陕西省财政厅表示,将紧盯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通过周调度、月通报、专项督导等措施,促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专项债券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
眼下,全年经济运行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各地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打好“收官战”。其中,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工作重点之一。
辽宁省提出,要不遗余力抓项目、扩投资,加强对投资运行及项目建设的动态分析调度,统筹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效,加快投资进度、提高投资增速。贵州省提出,聚焦产业发展和重大民生需要,深入谋划、实施和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持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近期,北京、西安等地还启动了2024年重点工程征集工作,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良好有序接替。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今年以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放缓。一些地方财政运行呈现紧平衡状态,难以像过去那样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整体投资、促进经济恢复。制造业投资受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需求不确定等因素影响,四季度仍面临较大压力。房地产投资则有可能在四季度收窄跌幅。“四季度做好稳投资工作,一方面要尽快把专项债发完用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各地的化债工作,并通过城中村改造、民生领域投资等,尽力托举基建投资。”王军说。
“随着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基建投资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促进基建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做好项目储备和谋划,做好投资效益的精准测算,确保投资建设进程平稳有序。”魏琪嘉认为,从投资整体情况看,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民生领域投资建设等将为投资注入发展新动能。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产业升级蕴含的投资需求是巨大的,关键是要形成助推产业升级的政策合力。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下阶段,要继续拓展促投资政策空间,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抓紧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见效,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如何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权威解读
- 台胞盛赞现代高甲戏《围头新娘》
- 巴西将申办2027年女足世界杯
- 深圳自贸时代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 美76岁参议员罗姆尼不再竞选连任 吁特朗普和拜登“让位”
- 【世界说】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西方媒体的中国评论偏见十足,应该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 平陆运河经济带激发江海活力 现代产业走廊加快培育
- 秦岭山中的“破冰者”
- 画家姚钟华:东西融合,基于“互补”归于“自然”
- 比真迹更“真实” 比真实更真诚 重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新发现
- 重庆轨道集团通报孕妇被墙面脱落物砸伤情况
- 交通罚款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
- 农业银行助力构建“以旧换新”消费生态圈
- 美国扣押马杜罗专机 委内瑞拉谴责:这是犯罪行为
- 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运抵三峡
- “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 国际旅行商聚鲁研讨文旅合作新路径
- “凌晨回家的人这么多,这就是春运啊”
- 这个端午假期,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如何相得益彰?
- “树立了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 热门推荐
-
- 三维测绘为天坛复刻孪生兄弟 数字中轴线助力古都遗产保护
- 首届全国“田家炳杯”校园经典诵写讲大赛决赛在陕师大举办
- 广州铁路:受台湾花莲县地震影响线路已全部恢复运行
- 绍兴黄酒“封藏”浓情 成年轻人收藏“新宠”
- 中新健康丨投票通过!中国药企遭美国“围堵”,最新发声!
- 上海:两名扰乱演唱会秩序违法人员被行拘
-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重点从六个方面发力
- 美日韩“合作”升级值得警惕
- 文博会观察:文化出口“新三样”展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
- 占道、逆行、口号声扰民,如何引导“暴走团”合规活动?
- (新春走基层)春节后江西密集举办招聘会 多样招聘花式送岗留才
- 泰国1月份外来投资大幅增长
- 为何买了新能源车却处处受限?
- “最暖”援藏干部与“最高”城市的羁绊
- 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事故已致86人死亡
- 浙江农博会将于12月举行 规模创历届之最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开展水域救援专项训练
-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 一季度湖南GDP达11938.44亿元 经济运行呈现四个特点
- 差异化革新 7天酒店15城样板带来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