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职业发展压力、工作繁忙、“请假羞耻”等困扰劳动者
“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近七成受访者没休完2024年的年假,而超60%未休年假的受访者是主动选择放弃。2024年底一项调查显示,与往年相比,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比例显著增加。
今年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带薪年休假,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劳动者的权利,为何越来越多人却选择“主动”放弃?如果放弃年休假,劳动者依法又可获得哪些“补偿”?
多因素影响休假“抉择”
记者调查发现,职业发展压力、工作繁忙、“请假羞耻”等,是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主要原因。
日前,前程无忧51job发布的关于企业年假制度和职场休假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5%的受访者主动放弃休年假的原因是出于考虑“个人职业发展”。
“单位没有禁止职工休假,但我们是项目制,休年假意味着无法跟进正在进行的项目。”某央企入职刚满3年的小付表示,虽然身边有同事休年假,但自己想先把手上项目做好。
“跟进很久的项目,担心休假了一旦被人‘截和’,就会前功尽弃。”还有受访者表示。
除个人职业发展的考量,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也是许多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重要原因。2024年8月,有媒体发起的一项线上问卷调查显示,对“休年假的最大困扰”,超30%的人选择“工作量太大,没时间休”。
“手里的工作太多,一下休5天,又不能完全让别人代劳,即使休假了,心理上也做不到完全放松。”已工作5年的小文表示,工作“忙不开”成为他放弃休年假的重要原因。
“不好意思请假,怕领导对我有意见。”受访者栗子则说出了困扰很多职场人的“秘密”——“请假羞耻感”。在某搜索平台,“休年假”相关的搜索词条中,点赞收藏量靠前的,不少是“休年假申请话术”“休年假好用理由”等。“请假羞耻”正成为不少职场人放弃休年假的原因。
2023年,有媒体在社交平台发起一项有关“你有请假羞耻吗”的投票,参与投票的4万人中有1.8万人选择“有,一请假就焦虑”,超1万人选择了“取决于领导态度和职场氛围”。“领导不休我不休”“休假在心口难开”,特别是加班文化盛行的单位,职工不仅心存顾虑,“休不休假”甚至成为衡量职工职业态度的“标尺”,无形中增加了职工休假的“耻感”。
有何补偿机制
放弃休年假,劳动者是否可以获得“补偿”?
“在我们单位,每到年底未休年假的职工都会收到一份‘自愿放弃休假同意书’。”小付告诉记者,职工签字后年假就自动作废,工资和正常上班一样,没有额外补偿。
对此,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张烨阳分析说:“法律并不禁止职工签署书面文件自愿放弃休年假。但实际上由于劳动者议价能力较低,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出于职业发展等考虑,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相关文件。”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规定,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按照《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除了法定补偿,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用人单位也会和职工协商,如增加职工的年终奖金额、将剩余年假顺延到下一年度等,补偿自愿放弃休年假的职工。
“少休5天年假,比我半个月挣得都多。”在北京工作的小赵告诉记者,按照公司规定,自己如放弃休年假,公司会在原有的工资基础上给予补偿,结合职级,自己一天有1000多元的奖金,算在年终奖里。
除了报酬,职工未休的年假可顺延至下一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2024年放弃休年假的杜先生就表示:“两年的年假加在一起可以休10天,出国旅行或在国内旅行,都很合适。”
期待法规更明确、更完善
调查中,48%的受访者对于未休年假的补偿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我们的努力工作能够被单位看到,让我觉得自己放弃休年假投入工作是值得的。”小付说。
张烨阳认为,企业应主动安排职工休年假,对未休年假的职工尽到提示义务,不能用一纸“同意书”,逼迫职工“主动放弃”。“这不但直接影响职工积极性,也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企业涉诉风险。”他建议,“劳动者因为工作原因主动放弃休年假,可以和公司去谈判相应补偿,并通过书面文件进行明确。但目前能做到这样的劳动者还是少数。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未来能出台更明确的法律规定,更好保障劳动者休假的权利。”
有专家表示,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导致劳动者应休未休年假的,应该按照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对于劳动者主动放弃年休假权利的,也提倡用人单位视具体情况予以补偿,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双赢。
“职工本身也要立足自身利益,克服‘请假羞耻’。”北京燕园心理平台签约咨询师王念晴建议,“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敢于开口,大胆主张权利。”
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秦亦姝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香港至西安高铁开行 实现晨享港式茶点夜品羊肉泡馍
- (新春走基层)江苏“建湖杂技”文化惠民“不打烊” 年均惠民演出300余场
- 广东逾600个镇街遇暴雨 穗24小时最大降雨超170毫米
- 买根葱、修个图、领个券都可能被“贷款”?
- 2023红火收官,2024中国电影灿烂可期
- 浙江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 福建古雷石化园区新年首艘赴台货轮启航
- 以色列国防军对黎巴嫩境内真主党据点发动打击
- 深江铁路深圳机场东站西侧首幅地连墙开槽
- 刘兰芳、刘长瑜、杨洪基等艺术名家齐聚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专场演出
- 杭州国庆主题灯光秀就位 数字人“弄潮儿”再现身
- 中国住建部:今年已交付住房338万套 完成既定目标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侨乡信宜窦州墟:连接乡愁与繁华的墟市
- 网友直播间里学知识看风景 主播“面对面”传递正能量
- 聚力“最虹桥”深耕“数字化”上海长宁加快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
- 女子网购演唱会门票被骗 民警奔袭千里全额追回
- 台风“万宜”消散 南海风浪持续
- 突发!俄媒:美方要求关闭俄在美签证中心
- 用眼药水或蒸汽眼罩可以缓解视疲劳吗 | 呵护眼健康
- 买左右沙发、床垫·五年后抵半价换新,首创双换新机制惠民让利
- 热门推荐
-
- 2023年中国美人鱼公开赛亚特兰蒂斯站在三亚开赛
-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四川1.77万家企业减免195.05亿元
- 99.5%公共建筑无障碍化!一组数据看我国残疾预防行动任务成绩单
- 中储粮加大国产玉米收储力度
- (中国新貌)兰州:黄河穿城而过 明珠焕发光彩
- 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四大变化 深耕存量业务将是未来重点
- 出游路上你是否也遇到过“酒店刺客”
- 2023第十六届山东国际“糖酒会”在济南开幕 新生酒企“崭露头角”
- 菲律宾南部苏丹库达拉省附近海域连发3次地震
- 《人世间》中老周家的幸福婚姻可以复制吗?
- 市场监管总局共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117.71亿条
- 阿根廷发生5.5级地震 震源深度170千米
- 报告: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 话剧《断金》在港首演 “铁三角”演绎悲喜人生
- 特朗普遇袭事件枪手身份确认 拜登指示独立调查
- 中国警队应邀赴克罗地亚开展警务联合巡逻
- 《工作的她》等四部希腊电影29日起在京展映
- 突破20万亿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辽宁港口集团7条内外贸航线集中上线 携多家国际航运巨头拓市场新机遇
- 中新健康丨专家:不同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可以反复、同时或交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