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西方媒体的中国评论偏见十足,应该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中国日报网11月12日电 近日,新加坡前外交官、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美国亚洲协会(AsiaSociety)接受了《中国书评》的编辑亚历克·阿什(Alec Ash)的专访。在谈到是否英语国家或西方的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存在反华偏见时,马凯硕指出,大多数英语或盎格鲁-撒克逊的中国评论往往偏见十足,并未提供公正和平衡的观点。他举例说,《经济学人》通常只写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虽然近期封面报道承认了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大国,这令他感到意外。但他认为像《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媒体,读者无法在其中获得关于中国的公平、平衡的评论。
他同时强调,由于书籍出版行业主要由西方主导,读者在通过书籍了解中国时需要摆脱英语评论视角。他认为,英语评论家们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需要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非常坚信,中国要想取得成功和繁荣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加快布局文旅元宇宙新赛道
- 锡林郭勒建设风电零碳智造产业园 建150米陆上风机叶片生产线
- 河南平顶山煤矿事故涉事煤矿党委书记、矿长被免职
- 总台专访丨德国历史学家:反对持续提供武器的做法
- 朝中社:朝鲜试射最新型“火星炮-19”型洲际弹道导弹
- 链博故事丨一个智慧大脑,如何“链”出全球创新活力?
- 专访南非共产党总书记:金砖国家的声音变得更加重要
- 铁路施工人员持续奋战丰沙线抢修现场 为早日抢通日行4万步
- 开学大礼!马伯庸、任子威…文体大咖座右铭大揭秘
- 喝牛奶的3个误区,你中招了吗?|吃出健康来
- 四川甘孜:文旅、能源、有机“三大文章”绘就发展新画卷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龙州:一朵黑木耳种出边民好“钱”景
- “海派艺术家之家”揭牌活动在沪举行
- 恭王府博物馆29日起暂停开放
- 官方: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获批 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产业链
- 渤海油田首口超深井诞生 井深6088米
- 日本青森县发生5.5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多地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两倍 专家解析长江中下游强降雨
- 8月广州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 制造业用电增长面继续扩大
- 11月中国民航客货运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
- 热门推荐
-
- 浙江“冬货”产销忙 催热“土味经济”
- 时尚濮院·音乐周末解锁古镇新玩法 打造文旅体验新风尚
- 光明说经济丨中国外贸顶住压力走出上扬曲线
- 四川“金熊猫”首登里约 《漫长的告白》展映
- 雄安新区医保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
- 闽南师范大学举行2024级港澳台新生见面会暨中秋茶会
- 广东2023年全省农村供水总投资超100亿元
- 三万余页手稿再现鲁迅精神世界
- 上海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幼有善育” “柔性过渡”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 绘本作家寂地:创作就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深的热爱
-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解读
- 暴雨蓝色预警:安徽湖北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黑龙江至荷兰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 上海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 青春之歌丨让文化遗产“活”得更生动
- 长三角的露营大会为何要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 中国驻美国使馆举办纪念“杜立特上饶救援行动82周年”观影会
- 国家植物园:讲好植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 2022大运河京津冀沿线精品休闲乡村推介论坛线上举办
- 黑龙江致信感谢游客,一句“整不会了”传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