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假期,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如何相得益彰?
端午假期到,各地的节日氛围浓郁。各大景区也都提早着手,准备迎接端午假期客流的来临。这个假期您是否也有出游的计划?今年的端午假期叠加了探亲、旅游、学生中高考后的出行等因素,各地会不会又出现“摩肩接踵”的拥挤景象?一起来看。
今年端午节假日旅游市场需求处于温热期
视频:这个端午假期,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如何相得益彰?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继“五一”劳动节假日旅游需求超预期释放后,端午节假日旅游市场需求处于温热期。记者从多家平台获悉,今年端午假期,国内和多个出境热门目的地的酒店、机票均价将较五一假期有所降低。
北京、杭州、广州、成都、青岛将成为国内热门目的地。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游客循环和交互流动较为明显,主要客源城市周边将形成3小时黄金旅游圈,北戴河、松山、从化等旅游度假地热度渐显。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启动
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七千一百万人次。热门线路和车站增开列车,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6月21日和22日两天,上海至郑州、南昌、杭州至郑州、福州等热门区间将安排开行夜间高铁列车108列。上海虹桥至佛山西、广州南、珠海,北京西至深圳北、珠海、湛江等热门区间增开高铁动卧列车18列。北京西至昆明南、昆明南至贵阳北、贵阳北至北京西间增开高铁动卧列车各1列。根据车票预售信息,客流高峰日为6月22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00万人次。假日期间,国铁集团将根据客流变化,灵活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南昌往返广州、福州;济南往返北京、天津方向增开临时列车,郑渝高铁河南段每天最高开行列车128趟,呼和浩特进京高铁达到每天74趟,汉宜铁路动车公交化运行,开行间隔缩短为5分钟。
同时为应对突发客流,国铁集团在主要铁路枢纽安排备用动车组列车、普速旅客列车和乘务人员,随时准备上线运行。加强高峰时段重点车站进站候车旅客疏导和乘降组织,最大限度为旅客假日出行提供便利。
今年端午假期出游规模有多大?有何特点?
今年端午假期出游规模可能有多大?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一起来听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的预测。
视频:今年端午假期出游规模有多大?有何特点?来源:央视网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我们预测今年的端午假期会有1亿人次出游,有370亿元的旅游消费,这个数据意味着跟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出游人数会增加30%,而旅游消费会增加43%。由于端午假期只有三天的时间,和五一劳动节假期相比,总体上我们是以近程出游为主,以周边游为主。自驾、散客、家庭、亲子、研学、避暑,会成为假日旅游的关键词。
消费经济如何借力传统文化?
有细心的人总结说端午假期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法定的传统文化假期,下一次这样的假期就得等到中秋节了。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70项民俗一起入选。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消费经济如何借力传统文化?我们来听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的解读↓
全国各地多彩活动迎端午
又到一年粽飘香,各地纷纷举行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共同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在江西吉安县梅塘镇陈坑村的艾草堂,当地的村民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学校师生一起,用五彩绳编织一个装鸡蛋的蛋兜,编织好后,将煮熟的鸡蛋装进袋子里,挂在孩子们脖子上互相“撞蛋”。
江西省吉安县梅塘小学老师 戴凤英:希望他们挂上蛋兜就能够平平安安,撞蛋游戏我也觉得是对生命的一种敬意。
除了编织五彩蛋兜、裹粽子,吉安还有挂菖蒲、艾草的习俗,防虫驱蚊,而在陈坑村,他们在传统基础上又做了创新,新鲜的艾草和菖蒲,配上美丽的夏花,再加上手工绘制的艾草香囊,经过艺术的组合,一束传统又时尚的“艾”主题花束就制作好了。
在广东东莞樟木头镇,为了迎接端午节,当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同主题、不同亮点的大型巡游互动系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领会传统文化魅力,感受华夏之礼,市民游客在登高赏景、避暑纳凉之余,可以尽情欣赏精彩表演并参与游园互动。
这两天,在重庆市巴南区河岸村 ,上演了一场极具当地特色的非遗表演。 活动现场,旋律响起,巴南国家级非遗“木洞山歌”,将家乡新面貌和端午习俗,融入通俗易懂的歌词里,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此外,舞龙、包“五福”粽、旱地龙舟竞速赛,更是引得现场喝彩声不断。
临近端午节,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当地的苗族群众早早就为包粽子忙碌起来。新鲜的粽叶经过清洗、晾晒,炒制糯米后加入糯米秸秆制成的草木灰调味,准备完毕后,村里的长辈和年轻人一起,包起了粽子。
粽子包好,冷水下锅,经过4个小时大火熬煮,香喷喷的粽子就可以出锅了,大家围坐一堂,品粽香、话传承,共祝端午安康。
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如何相得益彰?
让传统文化与假日旅游相得益彰,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呢?我们继续来听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的解读↓
视频:专家解读 传统文化与假日旅游如何相得益彰?来源:央视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螺旋藻片走俏“一带一路”市场
- 在吐鲁番博物馆,英国自媒体创作者“撞衫”千年文物
- 第三届“何氏家训”文化节在扬州举行 传承发扬家风家训文化
- 埃及4月接待国际游客135万人次 创最高月度水平
- 泰国检方决定起诉泰国前总理他信
- 自然资源部:多路径推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 “巾帼共富工坊”的浙故事与“她力量”
- 菲律宾三宝颜市烟花仓库爆炸已致5死38伤
- 中外青年音乐家携手为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
- 关注睡眠质量 探访山西省睡眠医学诊疗中心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导演:冷门不可怕 假装热门才可怕
- 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 卢森堡—郑州—芝加哥—纽约定期货运航线开通
- 对症开方力促汽车、电子消费
- 山西文旅中部省份推介 诚邀安徽游客“晋”享清凉
- 以亚运名义伪造印章招募保安?杭州警方:已刑拘
- 中国各地自筹资金超400亿元投入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 中国驻新潟总领馆举办媒体专场“总领馆开放日”
- 跨境游全面重启 中国游客“回归”为全球旅游业带来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特朗普入驻TikTok并发布第一条视频 称这是他的“荣幸”
- (中国新貌)赋活历史文化 “新文旅”风起中原
- “全球修”赋能加工贸易转型
- 武汉海关启动跨境电商退货监管新模式
-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上线数字博物馆 开启“云游”模式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开启“空间站领航员”研修之旅 2024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开班
- 回到大山的乡村教师宗富春:我留下来 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 旧物重塑创意升级 古都青年探索可持续生活新路径
- 台风“格美”来袭 辽宁七月底前还有三次强降水过程
- 因波音公司飞机延迟交付 美联航让飞行员休无薪假
- “带病运行”的大厦与“失守”的监管
- 国家邮政局:坚决整治农村快递服务违规收费行为
- 广东省财政下达奖补资金2.3亿元 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 一针一线,绣出藏羌幸福画卷(非遗焕彩新时代)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名废炉作业工人遭放射性物质污染
- “美丽中国·走进日本校园”中国文旅宣传与推介活动在东京举办
- 北京低保标准拟上调至每人每月1395元 7月正式实施
- 湖南华容:“中国棉纺织名城”的蝶变新生
- 顶流“花花”带火熊猫IP 成都如何打好文旅“王炸”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