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大同:魏增福黄花丰产的“三板斧”
中新网大同10月12日电 题:山西大同:魏增福黄花丰产的“三板斧”
作者 胡健 马静波 吴守权
2023年,对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户魏增福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一年。由于管理到位、精耕细作、适时灌溉,他的合作社承包的黄花地丰产又丰收,新鲜黄花菜亩产量达到2500斤,创合作社产量新高。
魏增福从2021年开始承包鱼儿涧村的黄花地。从小在村里长大的魏增福说起黄花的管理、种植、采摘如数家珍,“种黄花就要像种菜一样,要勤浇水、多施肥、多除草,要经常关注黄花的长势。首先要施好底肥,而且要用磷钾含量较高的肥料;其次追肥要适时,分见苔、抽苔和采摘前三个环节追肥;另外就是要因时加强灌溉、除草和打药。”
老魏之所以懂得这么多黄花种植知识,这与区里专门派来的技术员杨宝义、雷裕分不开。他们俩根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大伙儿如何正确使用肥料和保证水分,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方案,督促合作社科学种田。
一到黄花成长的关键时期,技术员们就隔三差五来到合作社的地里看看,查查有没有蓟马病和红蜘蛛,如果发现情况就及时通知合作社处理,确保黄花正常生长。
过去的黄花灌溉采取大水漫灌或者喷灌模式,效果不好。今年,魏增福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在黄花地里铺设了滴灌。“科学灌溉的好处非常多,滴灌可以把水分和肥料同时输送到黄花根部,既精准到位又毫不浪费。”老魏说,“同样的投入和管理方式,去年的亩产是1500斤鲜菜左右,今年尽管前期干旱又有病虫害却达到2500斤。”
万花药材专业合作社是当地黄花的主要采购机构,80多名采摘工常年服务于合作社。鱼儿涧村民张一北每年仅在万花药材合作社打工就收入万余元。魏增福介绍,采摘工的熟练程度特别关键,会采摘的人采摘得细致,既不开花也不碰角,无形之中就提高了黄花产量。熟练的采摘工不仅自己挣得多,也给合作社带来不错收益。
今年黄花采摘季,万花药材专业合作社已经卖出鲜黄花菜22万斤。魏增福深有感触地说,平日里做工程,收入不错,日子还算过得去。所以不盘算从种植黄花上挣钱,能为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给村民带来更多收入,就非常高兴了。(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节日市场供应总量充足 购销两旺
-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在“热浪”中开幕
- 甘肃崆峒“90后”追“枫”所长:“警”心尽力守安宁
- (成都大运纪事)外籍官员及运动员点赞成都生态:“这里像一座公园 处处鲜花盛开”
- 中欧代表共话地方层面能源转型合作:共同挖掘机会 应对挑战
- 探访新疆南部百香果露天种植园:品相好味道浓 市场潜力大
- “乡村所需”链接“企业所能” 上海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 中新文娱评热辣滚烫:贾玲让新年flag变得更具体
- 山西电力18项迎峰度夏电网工程全部投运
- 欧洲企业与沪商面对面 共话经贸合作新机遇
- 河北保定:因灾死亡10人 失联18人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
- (中国新貌)安徽马鞍山:钢铁之城拥抱绿色创新
- 八方来客进博会“巡馆” 共赴夜幕下的“四叶草”之约
- 快20年了,还是忍不住为这部剧流泪
- 浙江立法激励劳动者:高质量发展的“技能点”何以练就?
- 海南省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湖南东安念好“山水经”打好“文旅牌”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2023东京·中国电影周”闭幕式
- 商务部:2024年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
- 热门推荐
-
- 专访|大器“老”成的演员吴彦姝:我从来不考虑年龄的事
- 外媒:以色列军方计划撤离加沙地带平民
- 中消协点名黄金销售店铺关门跑路
- 宁夏政协港区委员阎伟宁:融入“一带一路” 市县不应“缺席”
- 2024年上海将创建100个早餐示范点 满足民众早餐需求
- 国内学科领域首本《游艇经济学》出版发行
- 肇庆边检站已为3000余套供港模块化集成房屋开辟“绿色通道”
- 多国珠宝将亮相2024昆明国际石博会
- 《长三角社区矫正情报共享、协同指挥、联动护安协议书》签署
- 江西修水:30名制茶能手上演一片茶叶的“功夫竞技”
- 揭秘四川最难采的茶:采茶需攀树 传承陷隐忧
- 南沙大桥主动交通流管控系统上线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甘肃陇南“喊话”浙商山里“拾味”:来陇上江南,我“氧”你
- 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山洪暴发致15人死亡
- 中新真探:跷二郎腿会导致静脉曲张吗?
- 共享单车“变相涨价”成都骑行1小时费用近6元
- 外媒:伊朗事故直升机上载有9人
- 重庆市属重点国企上半年完成资产盘活848.2亿元
- 文明的坐标丨“世界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
- 佛山回应一医院贩卖出生证:医院负责人被采取刑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