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夜校”给心灵充电一个好去处
近一个月来,团天津市宝坻区委为青年打造的专属“学习套餐”——“青年夜校”受到年轻人热捧,通过文艺、非遗等一系列活动,把城市的艺术气质和人文情怀传递到青年心中。团宝坻区委书记李津介绍,创办“青年夜校”,是为了让更多宝坻新青年更好融入城市,“爱上这座城,建设这座城”。
宝坻“青年夜校”活动分为两季,内容包括吉他、手鼓、扎染、职业美妆、舞蹈、武术等课程,团组织从满足青年多元化、深层次发展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为青年“充电赋能”。
李津介绍,宝坻区的青年约有19万名,其中外地“来宝青年”约占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为了能让广大青年对这里更有归属感,今年下半年,宝坻区全面启动青年发展型城区试点建设。团区委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青年需求展开调研,对年轻人喜爱的活动、愿意参与学习的时间和频次,以及当前就业情况与展望等12项内容进行了详细摸底。
“我们分析发现,这些年轻人对文化艺术、交流体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比较迫切。”李津说,为此团组织探索制定了适合这些年轻人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青年夜校学习套餐”。
阿合马热丽·阿不都日沙克是宝坻区农业农村委新入职的青年。来到“青年夜校”,她发现“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做,还能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和她一样,不少年轻人都感慨,忙碌一天之后来到夜校,自己远离家乡独自在外工作生活的心灵得到温暖。
“希望来到‘青年夜校’的青年都觉得这里的活动是有益、有趣的。来这里充电放松,让夜校学习成为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团宝坻区委副书记臧婕说,团组织正努力搭建青年筑梦、追梦、圆梦平台,让宝坻更富活力、更具蓬勃朝气,让青年全方位成长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同频共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 托卡耶夫:集安组织应重视恐怖主义等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 上海浦东新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3人受伤
- 浙江区域观察:高速如何奏响山海协作“共富曲”?
- 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最长隧洞贯通
- 抖音直播重拳打击导流欺诈 配合陕西公安抓获黑产犯罪嫌疑人126名
- 天津滨海机场通报无人机致航班大面积延误
- 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携手抖音集团打造“古籍智慧图书馆”
- 柬埔寨磅清扬省摆脱“雷患”
- 俄提议建设金砖国家空间站联合研究模块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祁阳“冬闲田”成“增收田” 带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 中疾控:今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总体流行强度较去年低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境外融合服务平台
- 法国政府挺过议会不信任投票
- 网络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优化
- 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31.9%
- 新疆首批新能源商用车集中下线并交付使用
- 长江中下游等地即将进入降雨间歇期 江南多地加入高温阵营
- 强内供保外送 新疆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
- 伪满皇宫博物院智能方舱守护文物健康
- 热门推荐
-
- 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
- 《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传统食品走上国际大舞台
- 夏日自驾乐逍遥 一路览尽好风光
- 朱琨: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对中国发展有信心
- HPV疫苗是否今后只用接种1剂次?专家这样说
- 台籍教师以文创设计为“桥” 展知音湖北形象
- 40名首届“长三角大工匠”揭晓 上海10位工匠入选
- 43国外籍人士“龙腾海河”过端午
- 开心麻花再出招,解锁亲子互动新玩法
- 广东海事局与湛江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历史新高!7月汽车出口39.2万辆
- 宁夏警方破获当地首例“控评网络水军”案
- 德国智能制造企业组团赴渝考察 签署多个协议深化合作
- “湘滇·澜湄线”昆明至怀化冷链图定班列首发
- “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晚会在柏林举办
- 南航广州至伊斯坦布尔航线顺利首航
- 阿根廷发生6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市场监管总局:到2035年,计量数据归集共享规模显著提升
- 从“打头阵”到“后方战场”:他,守好“三尺灶台”
- 安徽5市超51万人受灾 黄山等地遇新一轮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