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31.9%
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31.9%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经济新方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到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和31.9%,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较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做到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着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记者进行了采访。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冲压、焊接、切削……广东江门台山市南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生产空调压缩机关键零部件。
“整个行业加快恢复,现在订单量明显增大。”南特公司财务总监甄青苗说,公司此前从佛山的金属制品公司采购了1020吨钢材,由于结算采用账期超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供应商资金周转效率低,发货速度慢,制约了企业生产。
了解到企业资金需求后,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主动帮助企业上线网络供应链金融平台、签发建行“融信”授权,不到半天时间,供应商就收到了170万元“e信通”贷款。“凭借供应链金融优势,这笔贷款利率更优惠,还能大幅缩短账期、加速资金回流。”该分行副行长罗少华说。
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让生产进程更为顺畅。南特公司已与18家上游供应商签发建行“融信”授权,累计获得贷款超过7000万元,供应链网络得以加速融合,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2023年末,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2024年开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释放政策利好,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振市场信心。数据显示:1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信贷总量持续提升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因地制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江西,邮储银行遂川县支行联合相关部门,创新开发金融产品——“遂川三宝贷”,无需抵押、随借随还,单户最高贷款金额300万元。据介绍,该支行累计为当地金橘产业客户投放信贷资金超1亿元,惠及金橘种植户及加工、销售企业150余户。
金融活水滋润“三农”沃土,有力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23年,我国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全年增加7.43万亿元,同比多增1.21万亿元;至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
——减碳增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在山东,为解决乳山湾牡蛎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贷款缺少抵质押物的问题,工商银行威海分行以海洋碳汇为切入点,将海水养殖贝类等产生的碳减排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物,发放5000万元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项目贷款。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大力度,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获得感。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频、快”特点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各地分行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陕西分行开展专项行动,助力青创小微企业发展和在陕青年创新创业;宁夏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贵州分行引导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精准破解服务难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金融系统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等薄弱环节,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这一要求。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分别在30%、15%以上,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盘活存量、提升效能,是2024年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
1月25日起,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2月5日,今年首次降准落地,由此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其中5年期以上LPR为3.95%,较上一期下降0.25个百分点。董希淼认为,春节后LPR大幅下降传递出货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的明确信号,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助力2024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和持续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2024年货币政策将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进一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社会融资规模是比较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总量性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截至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4.2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0.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社会融资规模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同比多增,说明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下一步,要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科技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盘活金融资源,更好实现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的目标。
吴秋余
(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气候变化带来健康挑战,专家呼吁关注这类疾病
- 辽宁省2024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
- 听专家讲“肺”话:早发现、早诊断 应尽早抗纤维化治疗
- 从“争流量”到“证演技” 演员纷纷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
- 文旅部发布2024年五一假期旅游气象提示
- 院士大咖“论道”新一轮行业变革,2023新型工业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慕思举行
- 中国高校“最后一课”:“细枝末节”折射人文温情
- 大山包保护区发现云南鸟类新记录青藏沙鸻
- 阿达西说事丨暑假来新疆,你准备好了吗?
- “00后”也陷脱发危机,他们为养发护发做了什么?
- 四川乐山五通桥一煤矿发生事故7人遇难 另有1人被困
- 上海服务零售提质扩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提速
- 致23人死亡的美国得州沃尔玛枪击事件枪手被判90次终身监禁
- 河北怀来盆地新发现6处更新世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
- 川渝火锅飘香链博会 牛油底料“链”味也浓
- 考古基本确认魏家崖遗址为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 首届“智见未来”西安数字文旅创新大赛启动
- 中国应急管理部:支持雄安新区建成安全发展城市典范
- 为古城做“体检”
- 强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万宜”将在菲律宾东部沿海登陆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人工智能将如何大规模“落地”?
- 三部门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
- 驻渝蓉领事官员、涉外机构及企业代表考察重庆国际化营商环境
- 2024年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活动在山西举办
- 记录《长津湖》幕后的纪录片热映 “个十百千万”包含每个电影人的名字
- 因防汛工作需要,进出湖南省华容县境内的所有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 进度过七成半 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
- 水井坊“生生不息600年·活态传承发展未来”大会在成都举行
-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联合体科技青年未来技术创新挑战赛激发创新活力
- 联合国:任何国家不应利用当前局势侵犯叙利亚领土
- 美军宣布:美国B-52轰炸机已抵达中东
- 广西北海海洋牧场“鱼屋”成北部湾生态渔业典范
- “我与海鸥的故事”摄影征集活动启动 邀公众共绘人鸥同乐画卷
- 强降雨落区扩大 西安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大连港开通德翔菲律宾航线 大连至菲律宾直航服务航线增至4条
- 整理收纳师能走多远?行业培训尚需规范 发展空间仍待挖掘
- 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候鸟越冬高峰期
- 德国政府批准!这家中企可收购德国码头24.9%股权
- 湖南道县实施“道品出海” 积极对接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