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星人”自救小结
脱下口罩和护目镜,散开被棒球帽覆盖的头发,打开空气净化器,刘欣行云流水般做完一系列特定动作,再迅速去洗脸、洗鼻腔、漱口。近3个月,这已成为她回家后的必备流程。作为一名过敏患者,刘欣总结了一套“春季出门穿搭”。立夏节气已过,她总算熬过了“春敏”季,把“装备”收进了衣柜,她打算轻装出门,在初夏的空气中多做几次深呼吸。
每年春天,许多和刘欣一样的过敏患者都苦不堪言,打喷嚏、鼻塞、眼痒、皮肤长红疹……春季过敏的关难过。经历过与“春敏”的漫长抗争,他们总结出一套抗敏的心得,在每个春天开展一年一度的自救计划。
潋滟春光背后的烦恼
李泽的春季过敏要追溯到童年时期,每逢春季,他的鼻炎都会复发。走在路上,他会突然狂打喷嚏;有时候是鼻塞,夜晚鼻子堵得睡不着觉。李泽说,“最严重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而且整个脑袋都很疼,跟‘灌了铅’一样。”
33岁的杨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过敏是在10年前,她觉得脸部紧绷,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糊住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脸就开始痒,一挠脸上就起红疹子,一个个挨着长出来,最后全脸都是红疹。”当时杨子反复回忆饮食和作息,都没有发现异样,唯一不同的是季节变化,空气中出现了大量的花粉和柳絮,她意识到过敏症状与春天有关。
自那之后,杨子每年都会观察花什么时候开完,以此来推断自己过敏结束的时间。
杨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她不想一脸红包出现在学生面前,这让她感到无力又有点烦躁,最难挨的是脸上止不住的痒。“越痒越想挠,挠了又更痒,成了恶性循环。”她说,“无论是上课、改作业都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没心思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汪旸告诉记者,春季的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通常表现为荨麻疹、鼻炎、结膜炎等症状。过敏症状与外界环境有直接关系,其一是由于紫外线增强产生过敏,其二是空气中的花粉、柳絮、灰尘等吸入性过敏源增多,引发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过敏反应。
汪旸提到,过敏的程度因人而异,当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或生命安全时应当及时就医。如果是严重的瘙痒影响睡眠、工作、学习,或者影响社交,应去医院寻求帮助。她表示,当过敏症状从皮肤发展到黏膜系统,比如过敏严重时出现喉头水肿,甚至出现窒息、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肠炎等情况,都是比较危险的,大家要警惕。
过敏人“自救”要警惕误区
张鸿就读于武汉大学,每年春季樱花在校园里盛放,花开之际,别人在花海里徜徉,她只能戴着口罩,穿着长袖,小心翼翼地“躲花”。花粉让张鸿身上间歇性地起红疹,她害怕留疤,只敢用指腹隔着衣服轻轻揉。
发生过敏反应后,张鸿摸索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如果皮肤实在因为起疹子而瘙痒难耐,我会用冰敷来缓解。”她说,“冰水、冰盐水都可以,我发现用淡盐水冰敷还可以适当消肿、减少皮肤损害和留疤的可能性。”
面对每年一次的春季过敏,大家尝试用不同方法“自救”,结合互联网的经验分享和自身实践,探寻属于自己的抗敏秘籍。
李泽曾经辗转于各大医院,都没有查出确切的过敏原,经过观察,他发现絮状物和粉尘一旦大规模出现,他的过敏性鼻炎就会复发。因此春季来临时,他格外注意防护,每天戴口罩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发生过敏后,李泽自己总结出一套方法:首先,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把进入鼻腔深处的过敏源清洗出来,然后将治疗鼻炎的药物喷进鼻腔,最后再喷上一层过敏源阻隔剂。他说,在睡前吃抗过敏的药,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套流程,李泽的鼻炎缓解不少,“近几年比小时候好多了,我认为一方面是加强了锻炼,另一方面自己找到了有效的方法——采取措施远离过敏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泽说。
提及抗敏措施,杨子尝试过五花八门的偏方。她曾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个说法,过敏源于免疫力低下,如果免疫力增强,过敏就会逐渐离你远去。于是,杨子尝试锻炼身体、服用保健品,还去诊所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辅助药品,这让她心理上感觉症状好转了不少。
汪旸表示,过敏的确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和所谓的“免疫力低下”没有直接关系。免疫系统应该达到稳态(相对稳定的状态——编者注),盲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反而有可能引起进一步紊乱,从而加重过敏。她强调,保持正常作息,别熬夜,避免精神紧张,辅之适当的锻炼,都有助于身体免疫回到稳态。
同时,汪旸也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同的病情选用的药物类型、剂量都有差异,切忌胡乱使用抗过敏药物。
过敏并不可怕,要打“有准备的仗”
过敏的成因不仅与体内免疫紊乱有关,有研究表明,也跟一些特定的基因特征有关系,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杨子直言,在尝试过诸多方法后,她认识到“春敏”只能缓解。在过敏期间,她会给自己在工作上减负,同时调整好心态。“这么多年过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它,只能接受。反正知道过敏逃不掉,积极面对,它来了以后,想办法跟它作斗争就行了。”
汪旸表示,面对春季过敏,大家要打“有准备之仗”。首先,物理隔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知道自己的过敏源后,有针对性地远离,春季戴口罩、帽子,避免接近花丛、草丛;如果对紫外线过敏,也要提前准备防晒,或者减少户外活动。“过敏发生后积极寻求治疗,目前已经有比较好的药物可以控制这些疾病,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即便如此,杨子对于过敏症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仍有忧虑,她认为自己年纪不小了,担心未来过敏会引起别的并发症,比如过敏性哮喘。汪旸表示,这样的担忧不是多虑,过敏性疾病总体来说是2型炎症性皮肤病,它有病谱,不仅表现出皮肤症状,还可以累及黏膜、呼吸道、食道等系统。“一种疾病进程的推进,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对应,病情越轻的病人,往其他系统发展的几率越低。”汪旸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泽、杨子、张鸿为化名)
实习生 李欣然 张晨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1-5月网上零售额达5.77万亿元 增长12.4%
- 生僻字不标拼音?珍贵的文物需要更贴心的说明
- 全球“巨无霸”集装箱船从江苏出江试航
- 深圳文锦渡海关查获走私活龙虾620.8千克
- 越剧《枫叶如花》获“文华大奖” 浙江时隔15年斩获殊荣
- 共谋泡菜产业发展 第十四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在四川眉山开幕
- 天津警方通报“女生拒绝司机绕路在高速被赶下车”
- 河南漯河通报轿车与货运火车追尾事故
- 法国总理巴尼耶寻求向极右翼党派让步以避免政府遭弹劾下台
- 开药成本高 难治性癫痫“特效药”合法后仍难买
- 莫斯科市中心发生枪击案4人受伤 犯罪嫌疑人曾获拳击欧锦赛冠军
- “插秧专列”开行25年运送插秧客近190万人次 铺就“插秧客”致富路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成前5月中国投资增长主引擎
- 最后一批法国军队撤离尼日尔
- 联合国报告:去年气候灾害致亚太地区经济损失约达570亿美元
- “新中式女孩”带动国风消费:服饰品牌纷纷入局,电商平台销量猛增
- 企业年金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 韦布发现迄今最古老黑洞
- 自驾返程必看!交警发出重要提示
- 又增一国!英媒:葡萄牙总理称将向乌克兰运送“豹”式坦克
- 热门推荐
-
- 电影出海!中国电影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为国际市场注入新活力
- 广西制造的首艘万吨级船舶顺利交付
- 江苏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 全球@中国﹒2023开局|外国专家聚焦中国科技发展:多项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 “我无法呼吸”暴露出的“美国绝症”
- 一季度湖南GDP达11938.44亿元 经济运行呈现四个特点
- 3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将达30余艘次
-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 吃大量砂糖橘变身“小黄人”?真的!
- 甘肃文化“百家宴”添彩丝路新年味
- 泰国贵到“去不起” 越南有望成平替
- 广铁受粤北等地暴雨影响的线路运输秩序全部恢复
- 中国准大学生“寻商”探源:食“商宴”、学洛阳铲、猜甲骨文
- 第五届工业互联网暨京津中关村智能网联车高峰论坛在津举行
- 光明说经济丨从两个稳定 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 新质生产力助力新疆油田加快走入绿色转型之路
- 展现中国视听精彩 戛纳秋季电视节“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举办
- 去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超8500亿元
- 浙大AIF报告:PaaS是金融机构数智化创新“加速器”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旌德:盘活“家底”,“土特产”翻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