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量砂糖橘变身“小黄人”?真的!
近日,水果砂糖橘成了网红,各种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因太过好吃有网友直呼“没有一个砂糖橘能留到过年。”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提醒各位吃“橘”群众,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有变成“小黄人”的可能同时也不易消化,砂糖橘虽好吃,食用还请适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吃大量砂糖橘变身“小黄人”
要说冬季最受欢迎的水果,砂糖橘几乎成了占领家家户户的“网红”。不是因为高档,不是因为新奇,只是因为个头不大却汁水饱满、酸甜可口的砂糖橘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天#砂糖橘吃多了皮肤真的会变黄#、#女子同时橘子牛奶上吐下泻被送急诊#等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以极高阅读量纷纷冲上了热搜。
那么确实如吃“橘”群众所担心的那样,吃多了砂糖橘会变身“小黄人”吗?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她表示,导致皮肤变黄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砂糖橘中富含β胡萝卜素,“不过大量吃砂糖橘之后的黄和病理性的黄疸是不一样的。短期内食用太多它只是会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和黏膜部位出现黄皮肤,但巩膜并不会变黄。”
记者了解到,吃橘子吃出的“小黄人”通常以手心、脚底、脸上发黄为主,这种表现也被称为“胡萝卜素血症”。一不留神吃砂糖橘刹不住车变身“小黄人”了,其实也无需太过担心。“停止食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加上大量喝水,这种发黄是会自然退去的,对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戴春提醒,即使不考虑皮肤发黄的问题,也并不建议大量食用砂糖橘。“一方面,由于砂糖橘甜度高,果糖含量也比较高,这就意味着吃大量的砂糖橘能量也比较高。另一方面,大量摄入砂糖橘对于一些脾胃比较弱的人群比如孩子来说,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吸收。”
砂糖橘不能与牛奶同食?
与#砂糖橘吃多了皮肤真的会变黄#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女子同时橘子牛奶上吐下泻被送急诊#这一话题。据报道,近日山东烟台王女士因吃太多橘子后喝了牛奶,晚上开始上吐下泻,半夜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这可让不少爱吃橘类水果的市民们吓了一跳,果真如此吗?
戴春介绍,有相关实验表明,食用十几颗橘子并饮用同等重量的牛奶的话,由于水果中的揉果酸等其他物质和牛奶中的主要蛋白酪蛋白发生反应,确实存在酪蛋白发生聚集、牛奶出现沉淀的现象。“但酪蛋白本身就是一些颗粒性的物质,对人体没有害处。正常的胃酸中,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就能将其彻底变性、分解。”
因此戴春表示,把砂糖橘和牛奶一起食用,本身并不太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急性消化道症状。“如果出现不适表现,可能是人体本身就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与砂糖橘和牛奶同食关系不大”,戴春解释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40万人次
- 成渝餐饮如何走向新发展阶段?存不同 谋交融 共建餐饮生态圈
- “中国与巴西——跨越国界的友谊50年”征文比赛收官
- 云南昭通累计开展改革试点116项 6项入选优秀案例
- 夯实乡村振兴经济 稻香村积极探索“牡丹经济”产业发展
- 让收费更规范 看价格项目“一张表”如何带你明明白白就医
- 爱上中国风丨惊艳!中文“十级”的意大利“萌娃”合唱团
- 酒泉新观:建“绿色矿山”升级资源开发 标本兼治地质环境问题
- 保障学生吃得安全 北京检查学校食堂及学生餐配送企业
- 中国暑期出境游已现首波预订小高峰
- “梅花泰斗”花五宝在天津逝世 享年101岁
- 综述:枪支暴力问题已成美国无解顽疾
- “域外遗珍:漳州窑瓷器特展”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
- 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正式开工建设
- 青海民和灾后重建:受灾学校加紧施工 保证秋季开学正常使用
- 谁把大凉山当“公益秀场”?“支教研学”乱象调查
- 塞尔维亚发生学校枪击事件已致9人死亡 武契奇发表讲话
- 国家创新型城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加快制造业转型发展
- 日均近六十万人!无家可归顽疾暴露美社会深层次问题
- 美联储宣布当日,港股大涨
- 热门推荐
-
- 时令水果更吃香
- 核酸检测热,避暑需“凉”方
- “醉美龙江331边防路”卧牛湖大桥主桥合龙
- 巴西外贸商会联合会旅游协会主席:“在中国旅行,我觉得非常安全” | 世界观
- 1-10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8727.6万台,同比增长8.5%
- 新春走基层丨想家时就望向陆地的灯火辉煌 他们用坚守在海上破冰前行
- AI“狂飙”引担忧 监管讨论在升温
- 【说案】未经授权“搬运”他人短视频带货构成侵权
- 美国一法院外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1伤 嫌疑人试图自杀后受重伤
- 浙江:“家属课堂”让高墙内开出“向阳花”
- 黑龙江同江:40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中俄界江
- 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国庆期间消费提示
- 牙买加媒体:驼铃古道串起中国与世界
- 玉米增储提振市场信心
- (改革进行时)从政策“组合拳”看中国民营经济激发新活力
- 克罗地亚一小学发生持刀袭击致1死6伤 总理表示震惊
- 国家医保局:440个药品通过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 河南新增7市(县)荣获国家气候标志品牌称号
- 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台 怎么补?补多少?一文了解
- 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在三亚启动 将持续至明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