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收费更规范 看价格项目“一张表”如何带你明明白白就医
近期,国家医保局密集发布一系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引发广泛关注。包括精神治疗类、康复类、综合诊查类、放射检查类、护理类等等,目前一共是陆续发布了17批。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简单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包括各种检查检验费等,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省实行属地管理,不同地区间的医疗服务种类和价格存在不小差异。
那么这些新发布的各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都规范了哪些项目,有哪些优化和亮点?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的是什么?缺乏统一标准会带来哪些问题?长远来看,立项指南的实施,会给群众就医体验以及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聚焦”老、小、病、新” 新增一系列价格项目
新价格指南有哪些新亮点?首先,一些项目是首次新增,比如“免陪照护”“安宁疗护”“航空医疗救护”“重离子放疗”等,聚焦四个关键词“老、小、病、新”,为的就是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蒋炳镇:比如,为了更好照顾老人,新设“上门服务费”“床旁超声”“免陪护”“安宁疗护”等价格项目;为了更好呵护小朋友,新设“早产儿护理”“新生儿护理”等价格项目,明确加收政策,以鼓励医疗机构为小朋友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更好保障“病的”,新设“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支持医疗机构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跨地区紧急医疗服务,为生命架设空中绿色通道。再比如,为了更好支持“新的”,新设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等价格项目,这类高新医疗装备进入临床后,就可以直接计价收费,加速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新的治疗选择。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新指南中,还有一项被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就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怎么避免新技术使用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收费负担?立项指南不仅对存量价格项目进行了重塑,更对新项目的内涵有所扩展,为新技术留下了收费接口。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蒋炳镇:立项指南对存量价格项目进行系统性重塑,无论是项目名称、服务产出、价格构成,还是加收项、扩展项都更加清晰,更加准确。新项目的内涵有所扩展,兼容性更好,为新技术留下了新的收费接口,同时也反映出价格政策对新技术在临床价值、服务产出、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新期待。
据了解,人工智能辅助项目也被列入扩展项目中。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蒋炳镇: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效率,提高准确率。但现阶段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平替”,在已经收取相关诊疗等费用后,不宜额外就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再向患者收费。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我们分析了人工智能潜在的应用场景,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了“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也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参与到诊疗的过程当中。
对应纳入服务范围但未能做到的项目应减收
除了新增价格项目的加法,也有减法。国家医保局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明确,对于一些应当纳入服务范围但医疗机构没有做到的项目,应采取减收政策。这种情况在患者拍CT、核磁等影像时会经常发生。
据了解,针对群众都希望CT、核磁等影像能够实现手机电脑可查、跨医院可用,以此来减少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的问题,此次立项指南中,《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统一将实体胶片从项目价格构成中剥离,由患者按需选购,不捆绑收费。过去,一些地方将实体胶片的费用打包在检查项目的价格中,患者在交检查费时已支付了胶片费用。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进步,影像信息的存、传、阅已可以脱离实体胶片,将胶片存储在“云端”,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尽可能减少重复检查,因此医院如果具备“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实体胶片这部分费用也应当扣除。
为何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呢?
之前说到,此前我们国家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的是各省属地管理,由地方医药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项目、确定价格水平,因此地区之间价格项目的数量、内涵差异都很大。比如数量上,有的省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有几千个,有的省份有数万个。项目内涵上,同一个价格项目名,在不同的省份却有完全不同的服务内涵。从项目价格上看,各省差异则更大。一些地方还会按操作流程拆分价格项目,增加了医疗机构计费负担,群众也看不懂。
因此立项指南的编制,是为了最终实现信息透明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医疗价格项目能够更好计价、更好执行、更好评价。
成熟一批发布一批 统一价格项目进度加快
立项指南的编制出台,也标志着规范统一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入了快车道。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继续加快立项指南编制进度,“成熟一批、发布一批”,力争今年底编制好覆盖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同时指导各省在明年三季度前做好对接落地。国家医保局还将持续指导各地试运行2—3年,修订完善后,适时推出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
从长远来看,立项指南的落地实施,会给群众就医体验以及医疗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 王虎峰:首先研究出台医疗服务项目的立项指南,目的是规范和优化并重。从规范角度来看,是以技术规范为基础,以临床疗效为导向,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名称内涵进行规范。从优化角度来看,适应社会发展和居民的需求,对治疗康复类、护理类,一些急需的项目实时增加,这个是一个完善和优化。长远来看,不断地去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的立项,不仅是可以改善就医体验,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公立医院的新的运行机制,也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以及整个医疗服务行业的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将有持续强降雨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美国超300名儿童在多地餐厅违规工作:有人干到凌晨 最小仅10岁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校地同心”激活“人才春水”
- “五一”小县城旅游流量增幅跑赢大都市
- 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我国经济保持较好增势
- 5.5G技术湖北内河航运投用 将向多领域拓展
- 专家:数字化时代“元宇宙”养老充满无限可能
- COMEXPORT高管:链博会将为巴西企业找到更多中国合伙人
- 宁夏银川发布首批城市机会清单 邀企业家共享城市发展机遇
- 编造“成都大规模拆迁”等虚假信息,4人被行政处罚
- 两岸青年推动天文学科普与交流
- 多彩活动点亮福建武警“五一”假期生活
-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英德青青麻竹挑起百亿大产业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3年出口果蔬19.6万吨
- 中新健康丨冬季呼吸道疾病频发 广西专家称中医药特色疗法有疗效
- 美媒:美国三大富豪将在特朗普就职典礼“罕见同框”
- 一体化再提速 太湖沿岸两地携手开启共建文体友好圈新旅程
- 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左撇子”形成与什么因素相关?国际最新研究发现罕见遗传变异
- 华熙LIVE·五棵松演唱会已排至明年
- 热门推荐
-
- 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 创历史新高
- “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 2023年山西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 两名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岸遭枪击身亡
- 印度尼西亚举行总统大选
- 沈阳相声大会名家云集 刘兰芳、巩汉林等知名艺术家登台
- 广东海洋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潘新祥被“双开”
- 也门一燃气站爆炸 导致至少10人丧生
- 今年车市增长机会在哪里
- 山东: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 以色列军事打击造成伊朗2名士兵死亡
- 中国驻南非大使出席“中非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公正转型”研讨会
- 网络“种草”多样化、隐匿化 新规落地不能只靠博主自觉
- 美国一天内发生多起枪击事件 已致1死20余伤
- 哈马斯拒绝最新停火协议 哥伦比亚宣布与以色列断交
- 市场升温,高雅艺术推广如何“趁热打铁”
- RCEP成员国工商界代表齐聚济南 话合作“硕果”谋发展机遇
- 用“量子科技”种庄稼?河南叶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东南大学迎初冬“限定美景” 学生享“文化味”浪漫
- 强对流预警!北京、天津等地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 外媒:爱沙尼亚总理提交辞呈 已获欧盟职务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