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XPORT高管:链博会将为巴西企业找到更多中国合伙人
中新社圣保罗11月23日电 题:COMEXPORT高管:链博会将为巴西企业找到更多中国合伙人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办。赴华参展前,巴西知名外贸公司COMEXPORT常务副总裁罗伯托·米拉尼(Roberto Milani)在巴西圣保罗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
“我们对参加链博会充满期待,这是了解中国最新供应链发展趋势的好机会。”米拉尼说,“链博会将为巴西企业找到更多有兴趣在巴中贸易和投资领域展开合作的中国合伙人。”
据中国贸促会21日介绍,链博会目前已筹备就绪。链博会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占比达到26%。
米拉尼表示,此次参展,COMEXPORT将重点关注新能源领域。在他看来,巴西和中国在新能源、化工、农产品、纺织、汽车和机械设备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全球转向更为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巴西的丰富天然资源和中国的先进技术必将产生惊人的协同效应。”
COMEXPORT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对华贸易是公司的主要业务部分。据巴媒报道,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来袭的2019年至2021年,COMEXPORT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收入总计61亿雷亚尔。
“中国的市场相当活跃。”米拉尼说。他关切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柔性,“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期待巴西和中国能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1983年,米拉尼被派遣到中国上海工作,曾见证上海从传统工业城市蝶变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和科技中心,这成为他“最难忘的中国印象”。此后他投身外贸,多次访华,亲历中国这40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最初出口主要以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到如今,中国已是高端精密机械设备的重要生产国,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价格竞争优势。
米拉尼从事对华贸易的40年,也是中国产品结构发生巨变的40年。米拉尼说:“这种变化不仅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几十年来,COMEXPORT也快速崛起,成为巴西最大的外贸公司。米拉尼说,公司的优势在于为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巴西市场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物流、税务筹划、清关、仓储、保税和融资等,降低中国企业开发巴西市场的风险。
米拉尼非常重视与中国“知己知彼”。尽管COMEXPORT的中国总部经营数十年,也让米拉尼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的日常生活,但他仍想去参观中国的偏远地区,更要踊跃推动巴西企业参加“链博会”。
“去和中国人、中国企业面对面,这对于与中国合作很有帮助。”米拉尼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秦刚参访柏林孔子学院并同中外师生交流
- 山东投入逾20亿元用于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 降低粮食机收损失率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 以公益吸引公益 福建永泰举办拾穂少儿夏令营
- 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须直面全球性挑战
- 山西对大同浑源公交车“7·12”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 西藏各地开足马力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 广西德保县进行春耕生产“大比武”
- 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国庆假期日均发送旅客3.72万人次
- 中央气象台: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即将开启
- 卢森堡文物首次在河南展出
- 青年工匠说丨用奋斗青春在赛场上书写“匠”心故事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走一趟“两路”
- 郑州至巴黎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首飞
- 今年第15号台风“苏力”生成 半个月内双台风影响海南岛
- 中新健康丨专家: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去世 曾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 城市生命线保障安全运行
- 保定学院援疆教师23年来扎根沙漠育“桃李”
- 热门推荐
-
- 美国宣布将向加沙地带空投援助
- 如何享受换购住房退税政策
- 共绘畲乡新图景 浙江民进与景宁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 发生决口险情的江西丰城清丰堤顺利合龙,后续工作持续展开
- 冰雪旅游进入旺季 冬季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 东盟青年代表广西考察水域环保 叹山水相映景色美
- 美国一名男子被指控对副总统哈里斯发出死亡威胁
- 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亮相广西
- 菲律宾马尼拉一住宅区突发大火 上千栋房屋被焚毁
- 双汇获评福布斯“2024大消费年度价值企业”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从周杰伦到孙燕姿 这个夏天老歌手为何集中开“唱”?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网传光伏从业者在德被带走消息多有不实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青海:近3年累计向外输出农畜产品价值300多亿元
- 国际锐评丨60年,中国一直在做这件事
- 黎以相互密集打击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遭袭
- (新春走基层)浙江县域观察:三年引进1.8万大学生“磁力”何在?
- 利用假期释压 “心灵疗愈”风靡年轻群体
- 港珠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金融赋能发展论坛举行
- 重庆高校内办双选活动 吸引万余名毕业生入场求职
- “中国专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