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国﹒2023开局|外国专家聚焦中国科技发展:多项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中国高新科技领域今年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势头。外国媒体和科技专家表示,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切实成效,在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看好中国高新科技未来。
大模型掀热潮 实现科技飞跃
今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中国企业也纷纷在今年掀起“百模大战”。数据显示,中国有至少130家公司在研究大模型产品,其中10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超过10个,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近80个,大模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梯队。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华为“盘古”、360“智脑”、昆仑万维“天工”、京东“言犀”等大模型今年先后登场。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说,中国批准了首批面向公众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让中国本土技术领军企业可以与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微软等公司展开竞争。法新社将“文心一言”评价为ChatGPT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中国科技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包括大模型领域在内,中国今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今年9月表示,中国会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国家之一,他认为中国有潜力在该领域占据首位。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数量全球排名第二,美国《时代》杂志认为,在研发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竞争中,中国可能会“后来者居上”。美国未来学家艾米·韦伯则表示,就人工智能领域而言,中国有望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并为未来的科技生态系统注入活力,这将影响到每一个企业。
航天事业捷报频传 “太空梦”更近一步
2023年中国的载人航天成就,可谓步履不停。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10月发射升空,搭载3名航天员飞往中国空间站;同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法新社表示,中国稳步推进于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主要目标,此次太空旅行累积了宝贵经验,标志着中国离实现“太空梦”更近了一步。
日本朝日电视台网站表示,迄今为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连续成功完成发射任务30次,可谓“30战30捷”。美联社表示,中国已在太空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成长为可与美国匹敌的“竞争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天宫”已成为中国在太空领域雄心与实力的象征。不仅如此,多年来,中国作为全球航天大国,还用自身力量为其它国家提供伙伴关系和发展机会。
2023年,中国探月工程再进一步。彭博社表示,中美双方都在为未来几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计划争取合作伙伴。美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主席史蒂夫·杜斯特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更具优势。2021年3月,中俄两国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此后一直在寻求其它国家的参与。目前,该项目的合作伙伴还包括阿联酋、阿根廷和巴西。彭博社认为,“中国在争夺月球影响力这点而言,获重大胜利。”
新能源汽车崛起 影响行业格局
过去30多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背后离不开的是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的升级迭代。行业专家表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令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制造巨头产生了“危机感”。
路透社援引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报道表示,中国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将以最后两个月的强劲表现结束。该数据公司表示,就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而言,2023年将是又标志性的一年。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春季,日产汽车社长内田诚访问中国后表示:“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超出预期的发展,让我有了危机感”。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丸川知雄也赞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巨大变化正影响着全球汽车行业格局。《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日本电动汽车表现不突出,原因是日本汽车行业缺乏创新思维。“如今的日本汽车应该向崛起的中国汽车行业虚心学习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
产生“危机感”的不止日本。福特汽车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6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非常了不起”,美国还没准备好在这一领域与中国竞争。德国学者、前世界经济论坛主管托斯登·耶里尼克也肯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迎头赶上,短时间之内展示了创新能力,技术进步让人印象深刻。
英国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说,在今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非同凡响”,虽然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国曾经落后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但过去几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迅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了不起,将在全球扮演颠覆性角色。”
这些成果是中国今年科技创新领域的缩影。日本京都先端科学大学副教授土屋贵裕在《日本时报》刊文表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制定科技中长期规划,并切实取得成效。《日本经济新闻》表示,中国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各大企业在人工智能、5G、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项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机会。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表示,中国在数字化等领域走在全球前列,“我们看好未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海外网 王珊宁)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制造到智造 我国首条数字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
- 万物皆可盲盒?期待新规的“清醒剂”作用
- 中企在印尼投建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产
- 三星堆265件(套)古蜀文物亮相北京
- 浙江杭州公安让“护企优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 和评理 | 美国挑拨未遂 中国东盟合作共赢
- 走近那些远程工作者
- 甘肃深挖少儿红色革命故事 《大豆谣》新编温润青少年心灵
- (第七届进博会)非洲好物“甜”在进博
- 步入而立之年:中国游戏产业迈向成熟与稳健的新阶段
- 首届黄逗菌国际艺术季在山东青岛启幕 汇聚海内外11组艺术家作品
- “第一袋钾肥”诞生后的65年 “中国盐湖城”寻求开拓新蓝海
- 三年为小微降费让利超200亿,支付宝宣布:再延一年!
- 青海海晏:多民族像“一家人” 一起闹社火迎新春
- 江苏启动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中国驻南非使馆临时代办出席南非智库“一带一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 广东电信关闭2G网络?2G用户咋办?最新回应
- 全国首创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建成
- (文化中国行)走进千年同里古镇:以文物“活”起来助力文旅融合
- 天津大学开展国际合作 首次应用环保概念设计肠病给药系统
- 热门推荐
-
- 吉林省教育厅通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学生死亡调查情况
- 北京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 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 地图上的春运“进化史”
- 文旅消费新风口,县域游强劲出圈
- 特朗普第四次受刑事起诉 本人回应:虚假指控 干扰大选!
- 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开启工业旅游消费季
- 万千气象看广东丨河源东源文旅融合展新姿
- 2023WAIC观察:大模型勿成“脱缰野马” 人工智能何以“上善若水”?
- (新春走基层)广西服装产业园“变”商圈 民众赴工厂“买买买”
- 贵阳国际陆港累计开行班列280余列 货值超15亿元
- 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 当房子成为横在年轻人婚姻面前的一座山,怎么破?
- 疫情下空调通风系统如何正确开启使用?疾控专家来教你
- 吉林黑土地秸秆生“金”在国际市场受欢迎
- 以色列袭击黎巴嫩首都南郊致40人死亡
- 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阿富汗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发布通知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措施答记者问
- 手机响起警笛声,韩国首尔误发避难信息 民众: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