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春运“进化史”
作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春运不仅承载了每一位参与者的记忆,更反映出每个时代的中国群像。数十年来,春运见证了基础设施的变化、服务的变化,也迎来了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实融合的模式创新,被各项新技术所赋能的春运,让人们回家的路越来越短、越来越顺。如果说过去的春运记忆是人头攒动的售票大厅、打地铺过夜的火车站,现在的春运是则一站式规划和一键出发。
“点亮屏幕,回家路线一目了然”
闫国辉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外卖员,来自安徽阜阳。他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食物、解开燃眉之急。而每年春节临近时,他都会踏上返乡之路,与家人共度佳节。今年也不例外,他计划选择最经济的“公交+火车”出行。
不同于过去艰难曲折的交通条件,随着我国路网的完善和导航技术的应用,他的出行变得轻松许多。回乡的旅途时间大幅缩短,曾经需要10多小时的大巴之旅,现在坐高铁只需4个小时。
在过去,坐大巴是件苦差事,常常需要提前四处打听坐车的地点、时间,从村里去外地靠的是“传帮带”。21世纪初期,从阜阳到上海务工的人逐渐多起来,闫国辉也因此知道了前往上海的路线,18岁时就到上海打拼。在闫国辉印象中,当时的长途大巴拥挤不堪且无固定座位。
如今,返乡的行程规划和购票,闫国辉都在自己平时熟悉的高德地图上得到精准指引。
闫国辉选择返乡路时最在乎价格。“一点屏幕,从我这里到老家的路线都出来了,尤其是高铁、火车、大巴的时间、价格都能看到。火车虽然慢一些,但只要100块,9个小时也能到,对我来说很合适。”闫国辉每次出行前都会在高德地图上查一下路线,这是他送外卖时发现的好办法,“不管我是骑电瓶车、自行车,还是回去的公交,高德都会给我算得很清楚。”
近日,高德地图发布的2024年“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中,包含了“门到门”的跨城公交服务,不仅可以根据时长、费用、换乘情况、步行距离等多重要素,进行路线的智能化推荐、一键购票,甚至还能将用户站内换乘距离和时长、建议出发时间等细节均考虑在内,进行“一键式”规划,真正做到了城际远距离出行的省时、省心、省力。
随着全国路网的完善和前沿技术在民用出行领域的应用,如今,闫国辉能够根据工作量灵活安排自己返乡行程,“现在不像过去,回去一趟要提前半个月准备”。
“没去过的地方,现在我也都敢跑了”
为了能在正月十五之前完成一单高价订单,渠胜华总是选择正月初二装车出发。今年,有许多货车司机加入了他的行列。
渠胜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货车司机,他常年穿梭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在“运满满”上接单,运送着各种货物。不同的货物对运输的时效要求不一样,最紧急的是春节期间的绿通(农副产品)。
“一些重大交通管制、道路封闭、施工等动态交通事件,在高德地图上都会有提示。”他说,这为他运送货物节省了大把的时间。
随着高速公路铺向全国、货车更新换代,以及导航技术的应用和普惠,渠胜华的运输生涯见证了中国物流速度的变迁。
在智能手机和手机地图普及以前,货运司机出行主要靠纸质地图。渠胜华说,那时候,他们要在出发前仔细研究路线,用铅笔圈划出可能的服务区、城镇及重要的转向点。每当发动车辆,他们的神经就要高度紧绷,像探险家一样,依靠记忆与直觉,在陌生或熟悉的道路上前行。有时候,他们还不得不停下车确认方向,或想办法询问路人,生怕走错路。
20岁那年,渠胜华第一次跑长途货运,将货物从山西运往江西。他不仅随身带着两本地图,一本全国地图,一本江西地图;还找了一位同伴坐在副驾驶座,帮自己看路。
渠胜华回忆说,“看地图只能找到一条大路线,到了地区要走一段路就下来问,走到哪儿第几个红绿灯左转。还有一些情况实在认不得路,有人会在高速口写着‘领航人’,我们会花钱让他带路,或者开到城市里打出租车。”
即便如此,那条1700公里的路程,渠胜华走了近6天。他说,“原来拉货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时,总是心里打鼓。现在有了导航,没去过的地方也都敢跑了。”
随着导航技术的应用,渠胜华开始能在手机上使用驾车导航,告别了过去的纸质地图。但由于货车行驶有限高、限行、限重等多重限制,一旦驶入限行路段,货车掉头比较困难,不仅违章要交罚款,还有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甚至引发安全风险。
2013年的一天,渠胜华就在北京导航时走进一条胡同,在导航上,这是小汽车通行的路,但货车无法通行,渠胜华只能开着13米长的货车倒车5公里。好在2017年,高德地图推出货车导航功能,帮助货车司机准确避开货车限行、限高等路线。
渠胜华说,“以前想要求时效,包括路况、车子的性能,是达不到高效的。现在中国运输达到高效时代。早年从西安到成都要走三天三夜,现在就是10多小时路程。”
效率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安全。货车由于车身重,需要对路况提前预判,渠胜华发现高德地图上新出了车道级导航、红绿灯读秒,让自己可以更好地根据前方路况判断走哪个车道,也能根据前方红绿灯提示做出提前量刹车。甚至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渠胜华还能收到其他道路上的来车提示,更及时地了解前方交通路况,提前做好准备,以更好地降低安全风险。
“2018年春运前夕,高德地图首次提出‘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用科技服务让回家之路更温暖,为每一位返乡人保驾护航,这条路一走就是7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德打车总裁王桂馨介绍说,为了迎接2024年春运,高德地图升级了“温暖回家路”的使命,致力于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并助力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让用户的春运之路更平安、便捷和温馨。
闫国辉和渠胜华两个人多年来的故事,是这些年春运变迁的缩影;一张地图的变化,也体现了国家近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的突飞猛进。从渠胜华多年前随身携带的纸质地图,到闫国辉一点屏幕就能一键规划路线、一目了然的高德数字化平台,人们回家的路越来越明晰,也越来越顺畅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国专家:“一带一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倡议丨世界观
- “花开上海”迎新年: 奇花异草、创意花礼诠释生活中的诗意
- 健康照护师≠护工 养老照护新职业还需这些技能
- 一片甲骨惊天下
- 2023中国(国际)亚麻纺织大会在银川开幕
- 民航局:7月份民航共保障各类飞行57.4万班
- 漳台青少年围棋交流活动在福建漳州举行
- 安徽到2027年服务业增加值将达3.5万亿元
-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儿童阅读论坛在京举行 为少儿出版提供新思路
- 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企业 资本市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
- 安徽提出到2035年粮食产能稳定在一千亿斤以上
- “得到居民的理解,我的工作就值了”
- 探访航班配载平衡员:“斤斤计较”为飞行重心做“收纳”
- 2023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发布:实力、潜力双提升
- 非法捕猎苍鹰 宁夏多名嫌疑人被抓获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冰冻预警 7省市有持续性冻雨
- 快讯!叙利亚反对派宣布首都实施宵禁 商店关门车流减少
- 康养旅游会否成为新疆文旅转型新契机?
- 光由“心”生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4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
- 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申办启动
- 热门推荐
-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景区“人旺财不旺”并非消费降级
- 为考研贫困生悄悄打钱 温暖体面也是大学之“大”
- 马来西亚新政府提交2023年预算案 支出创新高
- 手机地震预警、卫星电话有何用?使用务必要注意这些
- 世界黄金协会:2023全年全球黄金总需求达4899吨创历年新纪录
- 中欧地理标志圆桌论坛在布鲁塞尔举办
- 乌高官:乌方拒绝任何形式的和谈,现在需要的是武器
- 青海出台新政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制度
- 国际农产品出口“蒙阴影”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7月略有回升
- 面对持刀歹徒 90后医生挺身而出
- 揭惠铁路新锡隧道顺利贯通
- 名创优品携中国诗词亮相巴黎 应援中国运动健儿
- 哈萨克斯坦官方:预计未来5年国家经济年均增长5.8%
- 今年前8个月中国赴马游客超过2019年同期
- 西藏藏北赛马节:马背少年驭风闪耀
- 西藏拉萨作为主宾城市受邀亮相江苏老字号博览会
- “假日经济”热力十足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 晚高峰遭暴雨突袭 上海多区暴雨橙色预警高挂
- “戏剧的城市温度”中希戏剧对话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