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出口“蒙阴影”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7月略有回升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刘亮)联合国粮农组织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黑海谷物倡议”终止以及最新大米贸易限制政策实施的影响,国际食品价格指数7月出现回升。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的尺度。7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3.9点,环比上升1.3%,与2022年7月同期相比下跌了11.8%。
7月食品价格指数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油价格指数显著上升,环比增长12.1%,扭转了连续七个月的跌势。国际葵花籽油价格环比反弹超过15%,原因是在俄罗斯决定终止实施“黑海谷物倡议”后,出口供应的不确定性再次出现。而由于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前景引发担忧,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的世界价格均出现增长。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7月环比下跌0.5%,主要是国际粗粮价格与6月相比下跌了4.8%,这要归因于阿根廷和巴西正在进行的收获推高了玉米的季节性供应,而美国的玉米产量预计也高于初期预测。相比之下,国际小麦价格上涨1.6%,9个月来首次环比回升,主要受乌克兰出口的不确定性和北美持续干旱的影响。
7月,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8%,同比增长19.7%,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印度7月宣布禁止除蒸谷米以外的大米出口,强化了人们对其他产地销售增加的预期,在季节性供应紧张和亚洲采购这双重因素之外进一步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
粮农组织警告称,大米价格上行将威胁到一大部分世界人口的粮食安全,尤其是最贫困人口和将大部分收入用于采买口粮的群体。同时,出口限制还将对生产、消费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在限制期限结束之后仍会持续,并有可能加剧许多国家国内粮食价格的高通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回应美将部分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 普京与佩泽希齐扬通电话:无条件支持叙利亚政府
- 新元素引领文旅消费升级
- 安徽多措并举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 (新春走基层)拼经济,保民生 浙江台州春节发展不停工
- 西安文旅魅力绽放澳新
- 年度长图回顾:从地面10米到太空,感受中国人的浪漫
- 新春佳节如何吃得丰富又健康
- 5月29日央行开展2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5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有震感
- 中新网评:“圈养”的课间不该成为“全国统一”
- 印度报告全球首例人类感染致命植物真菌病例
- “小众体验”变身“大众消费” City fly飞入寻常百姓家
- 系列戏曲绘本上海首发 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六大剧种艺术风貌
- “人人轻松成大厨” 预制菜成餐饮消费新宠
- 郑州至石河子往返货运航线开通
- 江西安义借“铝博会”助力铝型材及门窗产业转型升级
- 亚洲最大规模MR混合现实数字艺术展亮相天津美术馆
- 江西德安:新乡贤赋能义门陈文化 助力中华家风文化振兴
- 热门推荐
-
- 加速创新要素“裂变反应”
- 鹰厦铁路开展集中修施工 已开通运营近66年
- 多个国际科技组织近期成立并落地北京
- 美媒:围堵中国电动车,西方损人不利己
- 中外小使者同台竞演 讲述北京中轴线文化故事
-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 长安云即将开馆运营 西安再添新地标
- 孟加拉国政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 多国政党携手共赴未来丨建党103周年·世界观
- 国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如何破题?
- 安徽出台新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 中国东航“温州-马德里”直飞新航线开启首航
- 河南安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如何提高公众滨海湿地保护的参与度?全球专家学者江苏盐城建言献策
- 中国援外医疗队为非洲民众义诊
-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筹备工作会在厦门召开
-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 探讨前沿技术与商业落地
- 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启幕
- 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 2023年中国药械网络销售额预计超3500亿元
-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新疆哈密瓜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