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赵艾: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以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的在于找好重点、焦点和着力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要把重点、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市场、创新、企业家三个方面。同时,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要充分激发市场、创新、企业家的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激发市场活力。”赵艾认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然是新一轮深化改革重中之重。
赵艾表示,我们常说“纲举目张”。要“举”好、“举”强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个“纲”,去“张”深、“张”实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这个“目”。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攻坚,打破阻碍市场化配置资源、影响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障碍,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当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赵艾指出,对于政府而言,重要的在于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抓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改革与法治,如一鸟两翼,一车两轮。只有法治成为真正的法治,才能从根本上扫清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激发创新活力。”赵艾说,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创新包括很多内容,重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三是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 赵艾说,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创新的活力同样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精神。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企业家的关系。因此,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关键的关键。
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要高度重视科技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突破性变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冲击。”赵艾称。
赵艾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国与国关系、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百年变局,最大的变局是科技革命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突变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之变是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大更深刻的变革。
他指出,我国是人工智能发展大国,人工智能发展位于世界前列。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人工智能独角兽,人工智能风险投资规模等,中国在全球排名中都属于第一梯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比如说人脸和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和渗透等,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发展有了非常好的沉淀。
不过,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赵艾认为,我国人工智能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五个薄弱环节:
一是技术落后,特别是决定算力的GPU芯片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二是人才不足,尤其是具有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的高端人才需求缺口大。三是平台缺乏,缺乏有影响力的商业化开源开放平台。四是语料就是数据量不够,人工智能训练的语料参数,目前英文占93%,中文语料占不到0.1%。五是资本短视,资本市场投人工智能的规模还比较小,不太敢冒风险,缺乏耐心。
“面对差距和挑战,要努力赶超。”赵艾表示,现在促进人工智能加快发展已成为国家大政方针。人工智能自2017年以来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在赵艾看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产业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方向是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 赵艾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赵艾指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他看来,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方向,是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调整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产业包括类脑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发展必然伴随像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高成长性和战略先导性,对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未来竞争优势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发展潜力。因此而产生的新产业必然会迅速形成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的迭代转化,催生新业态、新赛道、新模式,由此推动产业结构革命性的转型升级。
他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实践中快速形成。当前,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竞争力。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赵艾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处处绽“繁花”
- 北约秘书长与日本首相会谈 承诺将加强关系
- 四川:聚焦做大金融总量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新疆历史题材舞剧《五星出东方》“归乡”巡演
- 宁波:开工前精心谋划 项目省下1个亿
- 商务部:将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一体化水平
- 女硕士返乡和村民一起闯出“致富路”
- (新春走基层)西安爱心妈妈的新年愿望:“说过的谎言都能实现”
- 专家: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洪水并不罕见
- 杭港高端服务业城市会客厅揭牌 “筑巢引凤”促创新合作
- 上海浦东引领中小企业梯度集群发展
- 业界探索种业企科合作新路径:企业主导,深度融合
- 上市公司1月15日之前释放全部利空?证监会:谣言
- 国家发改委:近十年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 北京:本市生活垃圾减量近三成
- 旅行作家保罗·萨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国
- 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达759.93亿元
- 桂林开启暑期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 “四米”美食亮相兴安
- 国家发改委:今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 广西出台新政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 热门推荐
-
- 卡德罗夫:俄已就车臣军校遭袭对乌军进行报复
- 从辍学打工到斩获全国金奖
- 黄埔五期程子华之女:父亲心目中的英雄是戚继光
- 【寻味中华丨饮食】浙江杨梅:从“时令”变“时髦”
- 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财政部将在相关地区开展试点
- 2023年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论坛开幕 聚焦塑料再利用
- 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 财政部将在近期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 龙门石窟观音像“一键复原”? AR新科技赋活中原文物
- 专项债发行稳健开局
- 北京人艺京味儿年代大戏《永定门里》登台
- “找月亮搭子”成中秋新风潮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长江经济带9省市自贸试验区将联动发展
- 千年香榧树结硕果 “坚果之王”迎“双丰收”
- 天津市智能计算与生成式通用智能创新联合体揭牌
- 今年前10个月江苏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过2021.7亿元
- 5月1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2%
- 旅行社恶意“甩团”致数百游客滞留 前员工揭套路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第一个养螃蟹的人”带来水产“致富经”
- 美国寻求在波兰的“永久军事存在”,波兰:欢迎
- 寒潮天气持续影响我国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