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花粉症 “砍树”行不行?
【植物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手段对其进行改造】
今年春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岳红红为清华师生义诊,才发现校园中的过敏问题如此厉害,花粉季一来,学校内一万多棵壮观的柏树,让不少师生咳嗽不止、涕泪横流。
清华大学只是一个缩影。春秋本是北京两个美丽的季节,花粉过敏患者却叫苦不迭。这一群体正在不断扩大。
致敏的植物比我们想象得多。北京的柏树、上海的梧桐、欧洲的桦树、日本的柳杉……不同城市的植被构成也有差异,中国文献明确记录的致敏树种总计83种。
拔草、砍树,对植物“下手”的民间呼声一直存在,实践又面临哪些难点?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校园里过敏高发的年轻人
今年春季过敏季期间,岳红红在学校为师生义诊。为了让沟通更充分,她控制了接诊数量。在清华团委特意组建的过敏义诊微信群中,现在有180多人。
据清华大学2019年的统计数据,清华园春季过敏症发病人数众多,春季过敏症患者多在3月15日至4月15日集中发病,患病就诊率逐年增高,仅2018年3月15日至4月15日,过敏性鼻炎患者到校医院就诊达3500余人次,过敏性结膜炎就诊近4000人次。
岳红红分析,原因之一在于高校中几乎都是青年人,而过敏高发人群本就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因此发病基数大;其次就是植被,常言“水木清华”,清华校园植被绿化面积大,其中柏树栽种得十分密集,数量甚至超过万棵,而柏树花粉正是北京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之一,这也导致校园中春季花粉症尤为厉害。四月中旬,北京柏树花粉期渐渐结束,岳红红接诊的师生数量也随之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植被对过敏的影响。
无论是四月还是柏树花粉,年复一年都将重来,清华园也只是一个缩影。在过敏人群日渐增多的现代社会,如何与城市植被为邻,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引发过敏的植物比我们想象得多
在北方,春季的树木、秋季的杂草更能引发过敏。这些植物的花粉,往往经自然风而非虫媒传播,花期长、花粉量大、质量轻,一些花粉的飘散水平距离能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垂直方向可达上万米的高空。
不同城市的植被构成也有所差异。如北京地区春季植物花粉易过敏乔木树种主要包括桦树、柏树等,灌木树种主要包括丁香、榛子等。秋季花粉易过敏植物主要以草本为主,包括蒿属、豚草、葎草等。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曾遇到患者家长询问,把花粉过敏的孩子送去哪里上学更好?
尹佳告知,单纯圆柏过敏,可以离开北京,因为北京栽种柏树的密度比国内其他城市都高;如果对梧桐花粉过敏,不要去南京、上海、郑州;如对桦树花粉过敏,国内整个北方地区,乃至欧洲、北美都要警惕,可选择国内南方地区,或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
“但要注意,你因柏树花粉到其他国内外地区生活五年左右,又会对当地的花粉过敏,症状一样严重。比如日本的柳杉花粉、北美的豚草花粉、欧洲的牧草花粉、地中海地区的橄榄树花粉。”尹佳补充说。
当被问及哪个地方可以彻底不受过敏困扰,尹佳思考了几秒,开玩笑道:“可能是南极吧。”
“过敏发病率升高不能怪树和草”
对植物“下手”的声音一直存在。
打开北京市园林局官网,不少市民致信要求处理圆柏等致敏树种。“请园林局早日处理过敏原雄圆柏,本人及周围朋友深受其害。望重视雄圆柏的处理,早日替换成其他树种。”“请园林局选择不会致敏的树种,特别是不要种圆柏类强过敏,和到处飞毛的。”“我所在的小区有不少柏树,老人孩子天天过敏打喷嚏,能不能申请给树做个绝育或者把树挪走?”
《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也因此经历修订。2019年该目录公示后,因目录中刺柏属(含圆柏属)花粉致敏性问题引起关注,之后园林局进行了多次调研、座谈,于两年后最终确定替换一部分植物,包括将刺柏属(含圆柏属)Juniperus Linn.(含Sabina Mill.)替换为白鹃梅属Exochorda,将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 Rupr.替换为山梅花属Philadelphus等。
然而,植物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手段对其进行改造。
2021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曾回应政协委员关于“尽快统筹移植道路隔离带桧柏”的提案称,北京三环内桧柏共有19万株,满足了景观需要,提供了生态效益。它们树龄平均在10年以上,地径在15cm以上,移植成活率仅为20%-30%,且移植成本较高,单株移植价格在3000元左右,因而从规范要求、景观需要、生态价值、成本分析等多方面考虑,隔离带内的桧柏应得到保护。
尹佳说:“其实过敏发病率升高不能怪树和草,几十年前同样的环境,没有那么多过敏病人,根本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目前,北京的策略包括避免选用易致人体过敏的植物品种进行绿化、当地块内草本过敏原植物出现70cm以上时进行修剪等。在清华园内,校方通过水喷圆柏冲洗花粉、绘制校内柏树地图、邀请医生义诊等措施应对过敏潮。
或许科技发展能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尹佳今年接诊的一名花粉症患者,正是中科院研究植物花粉的专家。柏树是雄树产生花粉,植物学家告诉她,他要挑战这个课题——让几十年的柏树雄树活着但不再开花。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中国最大港口客滚综合枢纽投产后的首个春运:旅客过海“忙” 现场指挥“畅”
- 深化校地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宁德实验学校项目签约动工
- 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突破100万份
- 今日四川盆地雨势增强或现大暴雨 夜间起主雨带逐渐北抬
- 外籍专家: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方案、注入动力
- 巴西民众感受中医名家巡诊 亲历“针灸的神奇”
- 综艺聚焦世界遗产 探寻吐鲁番坎儿井的“水密码”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揭秘“恐高”为何身不由己
- 打造跨学科融合课堂 《名师有名堂》开播
- 交水费可以“充800抵1000”? 谨防上当!
- 哈里斯发表讲话承认败选
- 青少年“心结”如何解?
- 外媒:希腊雅典一航运公司发生枪击事件 4人死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机器人成“上海制造”转型新引擎
- 将创校历史搬上舞台 重庆大学推出文献校史剧《重大·1929》
- 沈阳故宫全景数字化展览让文物在指尖“活”起来
- 白琵鹭“做客”洪泽湖虾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深挖用足“凉资源” 做旺乡村振兴“热产业”
- 青藏铁路暑运收官 客流呈高位运行态势
-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展“未来农业图景”促国际合作
- 热门推荐
-
- 南宁青秀山“夜花园”亮灯 打造沉浸式夜游新模式
- 9月12日央行开展160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网上流传的转动眼球的方法可以治疗近视吗 | 呵护眼健康
- 新疆一摄影爱好者记录到雪豹活动影像
- 世预赛“模拟考试”定主力阵容 国足8月底战亚洲强队
- “健康食饮品”不可盲目买买买
- 专家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口罩摘不得
- 辽宁推出传统文化之旅跨年迎新
- 武汉市汉阳区36个城中村释放产业用地超3300亩
- 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传统产业数智化释放巨大潜力 SHEIN成法国第二大时尚品牌
- 总结手术切除重建方案 破解前臂“骨癌”保肢治疗难题
-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碳抵消指标捐赠仪式在杭州举行
- 从“煤城”到“暖城” 内蒙古鄂尔多斯刷新城市名片
- 川剧史上首套视频教程出炉 带领大众了解川剧之美
- 广东台山米粉乡味浓 凭预制菜实力“圈粉”
- 韩媒:韩警方确认演员李善均死于车内
- 厦门51件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 福建第一
- 暴雨袭来 福建莆田40万吨铁矿煤炭“逆行”入境
- 吉祥航空上海至雅典新洲际航线成功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