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急诊一夜:仍处于就诊高峰 社区分流正进行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邵萌 张钰惠)儿科门急诊仍处于就诊高峰中。中新网近日走访发现,北京多家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直到凌晨仍有不少患儿和家长在等待就诊。同样的,11月下旬,甘肃、吉林、天津等多地医院发布公告称,儿科就诊人数攀升,儿科门急诊就诊压力大。与此同时,社区医院分流效果已初步显现。
针对一些地方儿科诊疗服务任务繁重问题,12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延长门诊时间,增加门诊号源,加开诊室、诊疗区域,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就医需求。
等待
11月28日晚22:00,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灯火通明,四层内科小夜门诊的分诊台前围满了叫号和咨询的家长。一位值班人员告诉中新网,彼时已挂到了1200号,上方的电子横屏上,就诊进度则定格在了970号以内。“有15位医生坐诊,看是能看上,就是时间久的问题。”她说。
在二层的输液中心,排椅上坐满了人,不时传来咳嗽声、哭闹声。没有座位的家长在走廊支起了折叠椅,孩子被安放在手推车或轮椅上。有人在角落铺上了垫子,抱着孩子席地而坐。墙壁上、立柱上,挂钩高低错落——这是家长们用来悬挂输液袋的地方。有的家长干脆一直站着,一手牵着孩子,一手高举着输液袋。
22:20,二层末梢采血室,号码已经排到了2870号。同一时刻,下班后就从50公里外的顺义区赶来的王女士,刚带着一岁半的儿子输上液,此前她已等待了近5个小时。
“抽完血等结果需要时间,看医生需要时间,排队输液、拿药也需要时间,这些都需要时间。”5个小时内,王女士一家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等待,而第二天,她需要重新挂号,下班后带孩子来排队输液。
反复
王女士告诉中新网,早在10月份,儿子就感染过肺炎支原体,11月25日,孩子开始发热、咳嗽,最高烧到了40°C,服药3天仍未见好转。
在王女士的不远处,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哼着摇篮曲抱着孙女轻轻摇晃。女孩脸有些红,时不时咳嗽两声,安静地和奶奶一起等待检查报告。上周,她在这里输了3次液,但咳嗽和发烧反反复复。老人说,孩子是细菌感染引发的支气管炎,身边的小孩也有得甲流或支原体肺炎的。
“转成肺炎了。”22:30,女孩的母亲拿着CT报告匆匆走来,撂下一句话就跑去药房开药。老人接过报告举在眼前细细查看。过了一会儿,母亲拎着一袋子药回来,嘱咐了一句“一天三顿不能落下”,抱起女孩消失在了门诊大楼。
中新网询问了多位患儿家长,发现包括甲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等多种感染。
各类呼吸道病原体“交织”是本轮感染的特点之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4日发文指出,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病毒、流感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要求各地针对具体情况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相关救治药品的生产供应保障。
赛跑
23:15,门诊大楼逐渐归于沉寂。两位护士来到二层询问,“还有四楼的家长吗?”在四层,小夜门诊已停止现场挂号,前来就诊的家长被建议前往急诊中心的大夜诊室。
凌晨0:00,人潮涌动在急救中心的大夜内科诊室。在这里,医务人员继续与时间赛跑,全力保障患儿救治。嘈杂的声音中,一位值班护士一边耐心引导着急就诊的家长,一边摇了摇头让自己保持清醒。至于挂号,“且等呢,前面有两百五十多号了,早上七点之前能看上吧。”
中新网注意到,门口的牌子上提醒家长可“先诊前检查后就诊”,即在诊前初步完善血常规,想提前进行甲乙流病毒抗原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的家长,可以提前开化验单检测,呼吸道病原检测2-3小时出结果,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当日中午12点左右出结果。
中新网了解到,为简化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包括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儿科实施了“先化验再诊疗”措施,可在就诊前开具血常规等检测项目。一位家长还表示,如果有3天之内的血常规化验单,就无需重新排队检测。
分流
三甲医院儿科之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流效果已初步显现。中新网注意到,近期多地公布了可以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提供血常规、影像、输液、雾化等医疗服务。但也有家长反映,能否输液、能否拿到儿童用药需具体咨询。
在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全科医生告诉中新网,该院有专门的儿科门诊,白天可以挂,不过暂时只能做血常规和支原体检测,还无法做流感的病原学检测。该院工作人员称,咨询医生后,如有需要可以开药、输液。
一位保安称,最近来就诊的患者数有明显增长,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左右来排队,“早上得7点来,中午得12点来”。该院仅有一个儿科大夫,一天挂50个号。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儿童医院并非第一选择。王女士表示,她担心会交叉感染,在来北京儿童医院就医前,已经带孩子在家附近的县医院检查开药,直到情况不见好转,才选择来这里做系统的检查,查一下具体病因。不过,也有一位家长告诉中新网,她的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当天,她就直接带着孩子来这里挂急诊输液了。
一位三甲医院儿科住院部医生告诉中新网,从9月底开始,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越来越忙,现在病源也很混杂,如果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建议全部往大医院跑,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国家卫健委11月26日在发布会上提醒,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12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称将通过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统筹协同优化区域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等,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相关工作。(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运首日火车票今日开抢:候补购票升级,改签范围扩大
- (改革进行时)从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看中国国企改革新方位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越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7年“连升” 近八成民众理性看待诊疗结果
- 专家建议照顾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酒店即旅游目的地 三亚高端酒店趋向“景区化”
- 四川成都彭州市一养猪场化粪池发生气体中毒事故 7人死亡
- 供需协同发力壮大竞争新优势
- 我国近海海域将有6~8级风
- 北京市将建立名城保护统一信息平台 具备多维展示等功能
- 中国证监会: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
- “翰墨书思念 丹青寄深情——纪念邓颖超诞辰12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天津开展
- 景德镇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伦敦举行
- 见证“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结硕果
- 外媒:英国伦敦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11岁女孩受重伤
-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就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完全实施发表谈话
- 商务部回应所谓加征10%关税: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
- 俄两列货运列车在外贝加尔相撞 42节车厢脱轨
- 10月31日央行开展327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
- 我国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 民生直通车|“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各地文旅部门多举措“迎考”
- 特朗普证实将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调动军队驱逐非法移民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中非合作助力非洲现代化建设
- 手机打卡体验 重现北京中轴盛景
- 探访西补隆林场:50年坚守只为一抹绿
- 澳大利亚水上飞机坠毁致3死3伤 澳总理哀悼
- 漫评|霍尔果斯口岸:助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广州龙卷风初步研判为3级强龙卷 影响距离约1公里
- 欧盟监测机构称: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创新高
- 无锡海内外乡贤“回家”:为新时代工商名城建设献计献策
- 专访作家周游:《钦探》背后的历史悬疑与人性探索
- 里程碑!C919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大关
-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
-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举办在华外国商会座谈会
- 32.33万亿元、同比增5.3%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 这个供暖季,能源保供有底气
- 国家广电总局:前三季度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