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诗全编》正式出版 构建超大型唐诗文本资料库
中新网上海8月15日电 (记者 王笈)全书共50册、逾1800万字的《唐五代诗全编》15日在上海举行新书首发式,穷尽式整理宋代以来累叠的各种唐诗文本,完成了唐诗可靠文本与文献的重建。
作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唐诗研究专家陈尚君40余年唐诗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唐五代诗全编》的出版情况一直备受学界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陈尚君在将唐诗的基本文献与清编《全唐诗》做比对时,发现前人在汇集、整理唐诗时考订粗率,且有大量文献没有用到,以至《全唐诗》失收、误收、作者小传缺误、诗歌录文讹误等问题比比皆是。此后,他一直从事唐五代文献的考索、补订及纂辑工作。
为了纂校《唐五代诗全编》,陈尚君穷尽目前可见的所有文献材料,记录和考订每一首唐诗的文本来源和流变情况。据出版方上海古籍出版社介绍,《唐五代诗全编》与目前已有的其他大型总集文献相比,有四大特点:一是搜罗全面,共收录唐诗55000余首、诗人4000余名;二是收录准确,在搜罗一切真唐诗、疑唐诗、伪唐诗后,逐首进行详细考订;三是校勘详细、记录异文,展现唐诗文本流变情况;四是小传考订详明,详细记录诗歌创作故事,展现唐代文人社会的多元面貌。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指出,清编《全唐诗》成书后的几百年间,从事唐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们一直在对《全唐诗》进行补充和修订,也一直盼望有一部全新的唐诗总集出现。陈尚君通过个人的学术长跑,构建了一个超大型唐诗文本资料库。
陈尚君表示,《唐五代诗全编》的编纂,得益于中国唐代文学界几代人的努力,以及这个日新月异的昌明时代,希望唐诗爱好者能在书中得到多元、立体而可靠的唐诗文本,也希望能把学者的工作传达给大众。(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物联: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55.4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 广铁集团管内铁路运输秩序逐步恢复
- “碳”路先行 |全国专家学者中条山下探索中国铜产业绿色发展
- 五角大楼:美防长奥斯汀因癌症术后并发症住院
- 电视剧《繁花》为何争议多
- 巴西南部暴雨持续 华侨华人积极赈灾
- “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展在杭州启幕
- 春运首周广东多口岸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 广西今年一季度查获涉私货物案值2.6亿元
- 吉林打造可参观的考古工作站:还原铁器原貌追溯历史
- 让院士称号回归本质
- (经济观察)新“大气十条”出炉 中国如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青海“河南蒙旗”:打造产业IP 助力文旅发展
- 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 中国国家发改委: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 一个番茄的产业化之路
-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开幕之际,华春莹发了一张“全家福”(图)
- 让艺术的风,拂过阿尔山乡村
- 河北定兴戏剧盔头:历经五代传承 续写戏剧头饰情缘
- 浙江高墙内的“法度”与“温度”
- 热门推荐
-
-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新剧院揭牌启用
-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闭幕 一批人才、项目签约
- 浙江发起3000万元帮扶基金项目 纾困“一老一小”等群体
- “未来工厂推广中心”落户杭州余杭
- 柬埔寨学者探讨“中国新时代深化改革的世界机遇”
- 欧盟“空中走廊”新增六架航班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踏“云”而行 工程机械“掘进未来”
- 受强降雨影响 山西平定一处山体滑坡 公路坍塌受阻
- 新疆吉木乃:冬牧文化旅游节 大锅羊肉正飘香
- 中国入境游恢复形势较为乐观 文旅成海外旅行商关注焦点
- 如何让青少年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业界探索传统文化青春化、创新化表达
-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
- 今年北京将治理违法建设超2000万平方米
-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保障民生安全
- 18支队伍角逐2024年“数据要素×”山西分赛决赛
- 6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9% 持续向好预期已形成
- 乡约福建:以侨为桥、以茶为媒 寿宁助力茶产品走出国门
- 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氧化铝期货今天挂牌交易
- 国际识局:韩国总统访美前,首次暗示这件事!
- 怎么判断孩子“晚长”还是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