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番茄的产业化之路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建立从种子到加工制品的番茄全产业链条
一个番茄的产业化之路(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采用订单合作模式,提高产量、助农增收;培育番茄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注重需求反馈、新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供给……近年来,新疆昌吉州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番茄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配料只有番茄和水”“挖一勺可以直接泡水喝”……在社交媒体上,“新中式减脂餐”带火了来自新疆的番茄罐头。
新疆番茄行业协会副会长、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春山介绍,今年国内加工番茄种植面积160万亩,其中135万亩在新疆。近日,记者前往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之一昌吉回族自治州,探究一个番茄从种子到加工制品的产业化之路。
种植:订单合作省心不少,每亩纯收入超过800元
“昨晚下了场雨,不过看这太阳,下午进地采收没问题!”昌吉州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阿什里村番茄种植户徐斌,今年流转了2200亩地,种了4个品种的加工番茄,近期已经开始分批采收。“亩产大约能有8.5吨。”徐斌介绍。
由于和加工企业签订了番茄种植销售合同,企业负责确定品种、移栽种植、全程机械化等产前、产中、产后工作,徐斌只雇了12名管理员就能完成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我种了20多年的加工番茄,早些年只种自家的地,种子自己买,亩产只有四五吨。现在企业不仅提供好种子,还负责教授种植技术,亩产提高很快。”徐斌说。
更重要的是,不管价格如何波动,徐斌都能有稳定的收入,“今年番茄丰收,虽然市场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我们可以按合同价格交付。”徐斌说,这种订单合作模式更让人省心的是,从买种苗到投入大型设备采收,都不需要自己操心,种植户只做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提高产量。
运输也越来越方便。徐斌说,过去由于采收时间长,加上往企业送还得排队,有时甚至番茄已经坏了还没送出去,损失不小。而现在,收得快送得也快,按照企业加工进度定好送货时间,当天采摘当天送,这方面的损失基本避免了,每亩纯收入超过800元。
目前,昌吉州加工番茄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采用“企业+农户+订单”的产业经营模式,番茄产业年均产值在30亿元以上。
加工:年均生产番茄制品40万吨以上,占全新疆番茄制品产量的35%
在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按照订单送来的番茄通过自动化卸料系统进入清洗池,经4级循环水清洗后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4条生产线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
今年,该公司与昌吉市番茄种植户签订了4万亩地的收购合同,不仅确保了工厂加工原料充足,还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
据介绍,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从种子到加工的产业链条。公司旗下的种业公司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品种32个,市场占有率达到28%。“我们对加工番茄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技术要点进行精准指导,开设番茄课堂,每年在新疆培训种植户5000余人次。”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兴东说。
公司内,调度人员通过中粮番茄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已入场交售总量、拉运车辆和采收机在线数等情况。“我们尽可能压缩原材料从采收到变成产品的时间,比如整个去皮番茄罐头,目前已经可以做到6小时锁鲜。”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禹刚说,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根据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在最佳成熟期选择最合适的品种安排采收。
20多公里外的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内,智能化番茄加工厂已于8月全线投产。“我们今年计划收购加工番茄40万吨,签订订单面积4.5万亩,直接带动约100户加工番茄种植户增收。”俞春山说。
据统计,昌吉州已培育番茄加工企业25家,年均生产番茄制品40万吨以上,占全新疆番茄制品产量的35%。
销售:直面消费者需求,加大国内产品供给
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番茄加工厂内,公司的电商团队正在多个平台上展示产品。“现在我们有近200人的电商团队、16家线上店铺,销量最高时一个店铺一天销售100多万元。”俞春山介绍,线上销售的产品以罐头、调味品、饮料等日常产品为主。
据了解,新疆有90多家番茄加工企业,其中90%以上以生产大桶番茄酱为主。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不少企业开始研发面向国内市场的新产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现在国内很多消费者更关注营养健康,需要有新产品满足需求。”禹刚说,“对此,我们研发了番茄丁、番茄块、去皮番茄等产品。”
淘宝数据显示,近期淘工厂上新疆番茄罐头相关搜索量增长很快,与年初相比,涨幅超过1000%,日销售量也实现增长。
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企业获得了消费者需求、番茄行业发展趋势等数据化反馈,用于辅助新产品研发。禹刚说,根据消费者反馈,公司开发了比原来包装更小的产品,目前在天猫平台上更受欢迎。
随着淘工厂等国内零售电商加入,即食类番茄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中粮屯河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小包装番茄丁、番茄罐头产量比去年增加约5倍。“未来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将不断扩大,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种植户和企业加入这个行业。”禹刚说。
人民日报记者 李亚楠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促“港产城”融合发展
- 香港青年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声支持香港国安法
- 高考报志愿,我终于跟当时的自己和解了
- 让定制家居行业健康发展(百姓关注)
- 塞尔维亚学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 中新真探:年年做体检,最后查出癌症是晚期,说明做体检没用?
- 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消博会非常有吸引力
- 泰国9月宝石及珠宝饰品出口值增幅超四成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海湾上演“寻龙记”市民游客争相“讨龙彩”
- 商务部: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9个试点地区已完成80%任务
- 春暖花开正娇艳 赏花踏青胜地等你来打卡
- (新春走基层)“列车工厂”春运调度忙
- 特朗普有多大可能被定罪?
- 桑切斯连任西班牙首相
- 两岸婚姻群体福建宁德叙乡情:姻缘一线牵,两岸情相连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外媒称俄乌在顿涅茨克地区伤亡增加
- 传统文化“破壁”二次元(新国潮)
- 2023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论坛举办
-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 华为比亚迪联想位列前三
- 土耳其官员:震区仅剩两省未完成搜救
- 热门推荐
-
- 远古海洋动物“讲述”神经元起源的故事
-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非裔及西班牙裔术后死亡几率明显高于白人患者
- 海南屯昌4名儿童落水溺亡
- 徐克这次不拍武侠拍“幽默” 望所有香港导演一起拍部片
-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6.1级地震 未引发海啸警报
- 万吨桥体上演“空中转身” 安全上跨繁忙铁路线
- 马中关丹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18个 投资总额约500亿元
- 柬埔寨第二座“澜湄书屋”在干拉省落成启用
- 看守所内酿酒引发爆炸?武汉警方:已成立调查组调查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五峰:用“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 “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举行
- “美好中国行”走进伊春 采风团做客“森林里的家”
- “在场——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暨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启
- 德国化工巨头科思创将在广州新建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
- 大量外国人来华旅游,好city啊!
- 青海玉树青少年研学营开营:开启10天北京之旅
-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
- “超级牛散”,被顶格处罚!
- 德企博速中国首批进口车型在渝开箱 定制汽车在华走俏
- 英国监管机构将审查移动运营商价值150亿英镑合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