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并努力实现的重要议题,“高耗能、高排放”的建筑业也在其中。
近年来,在政策激励与监督之下,不少建筑企业积极挖掘市场需求、升级技术手段,向绿色低碳迈进。
日前,“ACT 2023(首届)国际零碳城市大会暨零碳建筑博览会”上,来自业界、学界的诸多专家代表就低碳健康建筑实施路径技术等话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谢远建分享了不同业态项目的绿色技术改造路径,以健康舒适和节能低碳为目标,提出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思考和建议。在他看来,既有建筑改造空间巨大,当前,被动式建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慧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既有建筑绿色化升级改造中。
谢远建是中国第一批投身于绿色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他还担任绿色科技解决方案服务商朗绿科技首席技术官、创始合伙人。他表示,既有建筑节能减碳空间巨大,对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但是中国市场比较大,绿色建筑还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和量。”谢远建提到,建筑企业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密不可分。过去,房地产从业者的财富逻辑是通过土地交易变现,而忽视了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低碳政策激励和监督,绿色健康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关注居住条件。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谢远建表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不仅要着力于用户使用层面的智能技术提升,还应注重在一些专业体系方面智能技术的提升,比如已有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做到保障环境品质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减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系。”他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观察)外企高管密集来华,所为何事?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秋团圆”烹饪课
- 满山红叶映三峡 第十八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开幕
- 泰国曼谷暹罗枪击事件遇难者增至3人
- 山西大同千年瑰宝守艺人:匠人“匠心” 为铜器制作技艺“上新”
- 荷兰2024年查获超10万公斤非法烟花
- 多地开打“第四针”:各接种点剂种不同,“阳康”人群要打吗
- 最新受动物启发研发的变形机器人 能通过不同运动模式探索周围环境
- 海南法院披露海口家乐福破产清算案:“执破融合”提升司法效率
- 美联邦最高法院废除撞火枪托禁令
- 青岛西海岸新区营商环境(北京)推介会举行,450亿元项目签约落户
- 美国名嘴华莱士将离开CNN 将尝试流媒体或播客等新平台
- 莫让虚假摆拍扰乱网络空间
- 帮助大模型提升自身安全性 科研团队发布AI安全平台
- 《三体》高分,《流浪地球2》爆款,中国科幻进入“恒纪元”?
- “自媒体”不能放任“自”流
- 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东开幕
- (两会访谈)蔡继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应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
- 情牵特教三十载:做一束光 照亮“折翼天使”的未来
-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
- 热门推荐
-
- 天府书展推介会在印尼阿拉扎大学孔院举办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将进一步助全球南方国家工业与城镇化发展
- 中部六省2023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均已出炉
-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13种网售产品 不合格产品137批次
- 西藏藏戏唱腔比赛落幕 青少年组初中生夺魁
- 云南建水:陶旅融合“双向奔赴”
- 报告称新冠疫情加速中国餐饮业数字化转型
- 热带气旋“亚库”袭击秘鲁,约有10.6万家庭受灾
- 让电流顺畅传输,服务千家万户
- 第七届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通关
- 哈萨克斯坦总统将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
- 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5.1%
- 苏有朋演唱会年终开启 巡回26城唤起青春记忆
- 宁夏一企业污水储存罐起火 火势已扑灭 4名失联人员正在核实搜寻
- 安全配置为何长年“保级”?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瑞昌:土特产“上网出村”助农增收致富
- 马拉维军方:已找到副总统所乘军机残骸
- 今天降准!央行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2024年联邦预算法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