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地址“实地查无” 莫让“造假的外卖”忽悠消费者
小作坊化身大门店,商家地址“实地查无”
月销过万的外卖店铺,无法根据平台注册地址找到实体店铺;平台展示的沿街店铺,实为“藏在”美食城一角的小窗口;网上店铺图片环境干净卫生,实地探访卫生状况堪忧……“外卖店铺看似大门店实则小作坊”“你点外卖会在意店铺环境吗”“原来外卖店铺照片可以造假”等话题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热议。
平台多品类业务吸引入驻
如今,外卖配送越来越方便快捷,通过外卖平台下单一日三餐、甜品零食、奶茶咖啡等,已成为众多用户的消费习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占网民整体的48.8%。
“健身需要精准控制饮食摄入,但自己做健身餐不仅费时费力,口味、食材丰富度与专业门店配好的健身餐相比也有所欠缺。”对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健身爱好者小谭来说,外卖APP“几乎是每天必用”。
在上海市徐汇区工作的金融行业白领小段向记者介绍,虽然在公司食堂也能解决一日三餐,但有时加班太晚或是周末休息时,一顿外卖就成了调剂生活的选项,“点几道家乡菜,或是自己爱吃但食堂不常做的菜,既省去了饭前饭后的准备与收拾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犒劳。”
外卖的便利性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又为外卖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近几年,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外卖平台快速发展,通过拓展早餐、下午茶、夜宵等多品类业务,迭代营销工具帮助商家吸引并留存客户、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不断优化平台用户和入驻商家的使用体验,并推动着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
店铺照片与实际不符
下午3时,在外卖平台上点一杯奶茶为自己“充充电”,是北京市海淀区一家互联网企业员工小袁的日常。“工作到下午,一杯冰奶茶或冰咖啡就是最大的慰藉,没想到我常点的品牌近期也出现负面新闻,虽然不是自己经常下单的这家门店,但心里多少也有点不舒服。”小袁说。
小袁提到的“新闻”是近期引发关注的外卖“照骗”相关事件。“有网友探访发现,一家小小的店铺竟然挂了两个奶茶品牌的招牌,在某本地品牌的大招牌下,我常点品牌的‘小招牌’就孤零零地挂在一角,这与外卖平台上光鲜亮丽的门店照片简直是天壤之别。”小袁向记者描述了新闻里的相关场景,他认为,类似情况可能是少数,但这种“照骗”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辜负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一家月销量2000+的连锁寿司店,店招海报精致、宣称上海直营门店22家、外卖80元起送,然而根据地址找到线下门店时,传说中日式装潢的门面大堂不见踪影,只有一家挂着“不接受堂食”的简陋小店。在“外卖店铺照片可以造假”的相关报道中,媒体探访结果令人担忧。
除了门店照片造假,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另一种造假乱象——地址错乱。有网友发现,月销过万的外卖店铺根据平台注册地址根本找不到实体店,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后才发现,原来是在一个集中了数十家品牌的美食城里。“如果是美食城里倒也罢了,可有些商家甚至连正规档口都没有,只是躲在地下室的一个小作坊。”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说,外卖乱象频发,诸多问题亟待规范优化。
常态化巡检保证食品安全
外卖乱象由何而来?一方面,在注重口碑的读图时代,店铺照片及视频、网友评价已经成为众多用户选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中心地段的店铺租金成本越来越高,外卖门店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外卖商家“退居‘幕后’,配上‘照骗’”的现象并不少见。
在此背景下,甚至催生了“PS餐饮外卖门头照片”的业务,在相关网购平台的评论区,不乏“简直就和真的一样”“一次通过”等反馈,还有不同商家购买了同一张门面照片。
“当用户点外卖‘只敢点自己去堂食过的饭店’时,用户与商家、用户与平台间就已经产生信任裂痕。”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海量的入驻商家,平台的管控治理存在一定难度,彻底解决“照骗”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治理。餐饮品牌方需加强对加盟方的审核力度,强化日常监督;外卖平台方也应发挥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既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照骗”进行识别判定,也要组织平台工作人员、外卖骑手进行常态化巡检,更要注重用户反馈,多措并举,规范入驻商户的经营行为。有关部门应当不断追踪外卖行业的新问题,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好“互联网+监管”,推进从入驻资质审核到生产制作、运输配送再到消费者监督反馈的外卖全流程智慧监管,将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各方齐发力,方能构建一个透明、安全的网络餐饮环境,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放心享受外卖带来的便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导演眼里的“主流电影创作这十年”
- 广湛高铁建设重要节点湛江湾海底隧道贯通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苏丹武装冲突造成约390万人流离失所
- 美国科罗拉多州油罐车发生车祸1人死 现场大量有毒浓烟
- 湖南祁阳发展现代农业延链增效兴农
- 公安部:2023年持枪爆炸犯罪同比下降20%
- 外媒称中国或成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
-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9亿元 同比增长10.5%
- 龙腾虎跃开工日,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 天津出台18条措施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津创业
- 不靠明星加持 今年高分剧更多
- 暑期博物馆参观难,如何破解?
- 一票游三城 高铁旅游计次票再上新,怎么买如何用?
- 科技小院助力褚橙再升级
- 海南启动海洋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工信部:推动新技术与冰雪装备融合,助力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 商务部回应欧盟电池法生效:希望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 今年贺岁档电影票房已突破15亿元
- 文明遇鉴 | 700年前,他在西方掀起“中国热”
- “水色华章——中国水彩艺术国际交流展”在柏林开幕
- 热门推荐
-
- “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开展 再现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
- 消费场景多样化 “粽子江湖”演绎新风潮
- 北方出现大风降温及弱雨雪 今明两天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 山东潍坊非遗研学大会:让少年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 收视第一!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首播反响热烈
- 【新春走基层】重生态育成“幸福湾”
- 北约秘书长与日本首相会谈 承诺将加强关系
- 中法青少年共跳《科目三》赢得掌声,人文交流氛围活跃
- 第十次中韩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在首尔举行
- 11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18元 上调24个基点
- 全景梳理“微短剧+文旅”,名家汇聚微短剧之都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发布
- 《大考》中再演高考生 李庚希:对“大考”有了更深的理解
- 正确佩戴口罩 每天开窗通风
- 浙江县域观察:一串音符聚集城市“新人气”
- 2024扬州“剧好看”小剧场展演月启动 百余场优秀剧目巡演
- 上海:校企携手探索营养支持延缓疾病进展
- 哈尔滨避暑游“热辣” 中秋游接力
- 广东省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演练举行
- 三亚拟对一涉嫌价格欺诈的海鲜餐饮店顶格罚款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