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入秋再升温 短途出游仍受宠
入秋以来,露营热再次升温,并且逐渐呈现“常态化”和全年化的趋势。国内的露营爱好者主要集中在25至34岁,他们对于探索大自然和追求个人成长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选择营地和装备 露营具有消费属性
带着帐篷,离开喧嚣的城市,或独身,或和三五好友,在郊野公园或者纯野外“安营扎寨”,通过接触大自然,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和疗愈。如果是资深爱好者,再穿插着徒步、钓鱼或桨板等户外运动,让户外生活更加丰富和难忘。
露营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与“纯野地”相比,无论是从自身安全考虑,还是从便利性考虑,专业的营地都是更加适宜的选择。《2023露营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露营相关服务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业内知名的连锁露营地服务商,如大热荒野、原乡野宿等,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区位优势,但目前仍未出现龙头企业。并且,受到土地资源限制,营地规模化经营较为困难。
从露营地的选择来看,华东地区是主要集中地,其次是兼具森林、湖泊和雪山的西南地区以及拥有丰富阳光、沙滩资源的华南地区。
户外生活使用的装备与居家有所不同,它们需要更加轻便甚至是多功能的,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防水、耐磨等性能,能够适应户外复杂多变的天气与环境。帐篷、天幕、桌椅、户外照明及餐厨系统是最为常见的露营用品。
数据显示,2022年户外露营装备成交额增速明显,这表明露营已经成为一种消费属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露营不仅是一种户外活动,更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并通过购买相关装备来提升露营体验。
露营人口趋于年轻化 仍存较大增长潜力
从露营爱好者本身来看,相对于国外成熟的露营市场,我国露营人口渗透率较低,约为1%。日本这一数据为11.2%,美国则达到了15.8%。
不过,短期来看,周边游热度上涨明显,露营成为休闲旅游的最佳方式之一,加速了人们对露营消费习惯的养成。在出游选择变多的背景下,露营行业的增长将回归正常。长期来看,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露营可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的需求,从而成为新的消费方式,推动行业进一步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露营人群将达到2.1亿。
国内的露营爱好者主要集中在25至34岁的年龄段,而综艺节目则成为他们获取露营资讯的主要渠道。这一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他们对于探索大自然和追求个人成长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高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对露营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可能与城市生活带来的繁忙和压力有关,人们希望通过露营来放松身心、重新连接大自然。
比起solo野营 国人更爱“多人行”
今年以来,随着人们出游选择变多,“露营热是否会降温”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过,数据显示,露营逐渐呈现“常态化”和全年化的趋势。随着人们对户外活动的热爱不断深入,无论是周末的短途还是长假期间的远足,更多人开始将露营融入到平日的生活中。
并且,大多数城市人群仍希望利用周末、小长假或其他碎片时间就近出游,缓解压力。露营凭借其短途化、体验性强、兼具社交属性等优点,仍将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倾向之一。
今年入秋以来,天气降温,社交平台相关话题又开始增加,用户活跃度有了明显提升。随着露营市场的不断发展,种类繁多的户外裝备为消贵者提供了多元露营体验,也为秋冬两季露营赋予了更多可玩性、挑战性。2022年秋冬两季的露营消费单价相对春夏两季更高且增速更快,其中冬季露营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76%。可见,秋冬两季露营正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露营“全年化”趋势显现。
露营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人群体验另类生活、接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据统计,大多数消费者参与露营活动的原因是喜欢大自然、想体验新生活和促进家人朋友的关系等,“多人出游”已成为露营的共识,并且绝大多数人更热衷于熟人社交,偏好“一人出游”的露营者仅占4%。
文/本报记者 陈斯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达成战略合作,联名推出酱香拿铁
- 外媒:泰国为泰党与自豪泰党宣布联合组建政府
- 别掉入“精致穷”陷阱
- 珠江流域启动洪水防御Ⅱ级响应 部分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住蒙古包、看满天繁星……盛夏遛娃去草原准没错
- 海内外超400家企业机构组织将参加2024中国海博会
- 天津邮轮旅游全面复苏 预计12月底前6.8万余人次出入境
- 青岛港首批新能源大巴装船出口
- “嘘寒问暖”还是“飞来陷阱”?你的“领导”可能不是你领导……
- 福建晋江:“闽派”男装奏出绿色与创新的交响乐
- 【国际锐评】美国“挺台参会”闹剧为何年年惨败年年演
- 黄河流域九省(区)同播民歌春晚 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北京市规自委:北京“取消地价上限”消息不实
- 海南本周将有强风雨天气 多市县面临山洪灾害风险
-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护覆盖人口首次超过全球半数人口
- 中国线上植树持续火热 西北沙区一周内迎千万余人“云种”
- “一棵小葱”艺名归属之争尘埃落定
- 中俄学者线上对话 共探两国经贸等领域合作前景
- “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共富交响曲
- 热门推荐
-
- 观众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会有哪些“沉浸式体验”?
- “京津冀+雄安”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 多部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着力解决小微经营主体实际困难
- (新春见闻)杭州地标城隍阁重新开放 可俯瞰西湖之美
- 全国三分之一的泡菜,竟都来自苏东坡的家乡
- 日媒: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大幅下跌至38.9%
- 举杯中秋团圆夜 遥寄和美诉相思
- 吉林珲春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竣工
- 中新健康丨专家揭秘伽玛刀:为高龄、不能接受手术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 中国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明确12个重点方向
- 一下来俩 “故宫口红”现嫡庶之争
- “中国科技第一展”25载见证科技发展“脉动”
- 读懂夜校走红背后的文化需求
- 国家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全面入驻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 安徽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 “清零”年营收亿元以上无研发企业
- 贵州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 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北方 中东部地区将有雨雪天气
- 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厄特项目部应邀参加非洲厄立特里亚独立33周年文化交流活动
- (新春走基层)长沙供电段昼夜巡查破冰 保春运安全供电
- 云南构建低空产业生态链 签订13项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