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分之一的泡菜,竟都来自苏东坡的家乡
泡菜,被戏称为“下饭神器”,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宴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佐餐美食。“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眉山是苏东坡的家乡,也被誉为“中国泡菜之乡”,其市场份额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不仅是“下饭神器”
更是川菜“幕后英雄”
泡菜被誉为“川菜之骨”,是所有四川人心尖尖上的美食,既可以做佐饭而食的小菜,又是各种美味川菜的“幕后英雄”。
在四川,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泡菜,青菜类、茄子根茎类、甚至水果皆可放入泡菜坛子,可谓“万物皆可泡”。四川人把泡菜按用途分为“下饭菜”和“调料菜”。“下饭菜”如泡豇豆、泡莲花白、泡萝卜等,既可以作为一道炒菜的主角,也可以成为粉、面、包子、粥等的下饭伴侣。
每当四川人从泡菜坛里捞出一捆“绿条子”时,多半是要做一道烂肉豇豆了。“解绑”的豇豆被切作大小均匀的颗粒,连着流出的酸麻汁倒入锅中。肥瘦相间的烂肉臊子和泡豇豆相互成全,造就了一道方便又下饭的家常菜。
而“调料菜”如泡椒、泡蒜、泡酸菜等,用于烹饪调味,是众多川菜离不开的最强助攻。鱼香肉丝、泡椒鸡杂、酸菜鱼……都离不开泡菜的身影。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何来“鱼香”?其实,泡椒便是“鱼香”调味的主角之一。
如今,泡菜早已跳出其“下饭菜”属性,融入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鲜淳浓、麻辣鲜香”,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坡泡菜”传承千年
从寻常百姓家走向市场
早在《诗经》《商书 说明》《说文解字》等古籍文献中,泡菜就已有记载,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四川泡菜做法的《齐民要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的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是享誉中外的“诗书之城”“川厨之乡”。千百年来,眉山人好读书、善烹饪、喜美食的习俗代代相传,积淀了“千年东坡味、一品天下香”。
根据记载,苏东坡有“一碗白饭、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的“三白饭”佳话,其中盐渍萝卜便是泡菜的雏形。为纪念苏东坡,眉山泡菜也被称为“东坡泡菜”。
随着时代变迁,“东坡泡菜”逐渐从寻常百姓家走向市场,自家餐桌上的一碟小菜逐步创新并发扬光大。上世纪80年代,眉山泡菜由民间制作走向工厂化生产,一批泡菜企业迅速发展。2001年,盐渍池泡菜技术广泛推广,破解了工艺简单、生产能力不足等瓶颈,“东坡泡菜”发展进入新纪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撬动百亿产业发展
小菜“泡”出大产业
近年来,眉山深耕泡菜产业,从源头上建立泡菜生产标准化机制,助推当地泡菜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一碟小菜走出蜀地,走向海外,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成长为百亿大产业。
“筛选、清洗、腌渍、发酵、加工、包装,一坛泡菜要走上餐桌,得经历多道工序。把握好温度、湿度等因素,才能泡出泡菜香。”在眉山“中国泡菜城”,谈起自家泡菜的制作技艺,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余庆说,“我们的制作技艺经历四代传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泡菜城”是眉山泡菜产业园区。“这个园区是全国首个、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艺最新的泡菜产业园区。” 眉山市东坡区副区长王志丹说,当地的蔬菜就是在这里被深加工成泡菜、预制菜、调料等各类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产业链也不断延伸,涵盖生产、运输、包装、电商、旅游、餐饮、科研等等,聚集泡菜加工上下游企业30多家,年加工泡菜150多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最终把泡菜从小手艺变成了大产业。
从2006年摘取“中国泡菜之乡”国字号桂冠,到2014年成为“中国泡菜展销会”永久会址,眉山“东坡泡菜”的美誉和声誉不断提高,还走出国门,远销美英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当地企业“吉香居”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开展合作,携手推出“漫威和米奇米妮 牛肉酱”等系列国际产品12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据统计,2022年,“东坡泡菜”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2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四川二分之一,开创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产业发展格局。如今,“东坡泡菜”正着力打造千亿产业。
泡菜推动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美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眉山这座小城,正借力“东坡泡菜”,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前文提到的 “中国泡菜城”,不仅是产业园区,还是全国唯一的泡菜行业4A级旅游景区,以泡菜文化为特色,集文化体验、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泡菜博物馆、泡菜风情街、特色企业生产线的工业旅游环线,将泡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拓展。
什么样的泡菜最好吃?泡菜可以怎么做菜?哪些菜里用了泡菜调料?在“中国泡菜城”,游客最喜欢打听泡菜有哪些讲究。“有的游客听完泡菜的知识,就等不及要到企业去实地参观体验。”泡菜风情街一家门店经理段云香说。
泡菜产业发展,原料供给至关重要。伴随着“东坡泡菜”的发展,眉山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走订单农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东坡区大定桥村离“中国泡菜城”很近,是远近闻名的“泡菜村”。从以前种小麦、稻谷、油菜,到现在每家每户发展种泡菜原料,发展“稻菜轮作”,大定桥村与多家泡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长期供应蔬菜,不仅让泡菜企业有了稳定的原料,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村子每年为多家企业提供约5000吨蔬菜,仅此一项就可创收近350万元。” 大定桥村党支部书记何晓英说,如今村里农户种一季泡菜原料的收入,相当于以前一年的收入。
何晓英过去在广州工作时,随时备着一口泡菜坛子,“离不开魂牵梦萦的家乡味。”2013年,何晓英回到村中,承包了120亩土地种植泡菜原料,还带领村庄通过打造电商平台“触网”发展。她说,“自家土地种的菜,摆上了世界各国民众的餐桌,想想都觉得骄傲自豪。”
如今,在“东坡泡菜”产业的带动下,眉山共发展蔬菜原料基地40多万亩,带动近20万户农户增收,乡村振兴正不断推进。
作者:尧欣雨 祝欢 王鹏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河南两会时间确定 再次邀请海外侨胞列席
- 内地音乐剧《扬名立万》12月在香港上演
- (身边的变化)浙江偏僻渔村谋出圈 渔旅融合引领滨海游热潮
- 中国、印尼校企共同编制职业教育标准
- 第二届湖南省先进制造新材料博览会在娄底举行
- 北美票房:《奎迪3》首映夺魁
- 车主被车顶帐篷卡脖身亡?涉事品牌回应
-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看好中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山西:加快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
- 欢迎2024新会员 新一期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在京启幕
- 专家提醒莫把口腔癌当作口腔溃疡
- 广西北海一名旅客岛上突发心梗 直升机紧急救援
- 广州首个外籍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启用
- 试用期突发疾病被辞退,劳动者维权获赔
- 山西支持太原大同率先突破 借力“双城记”引领区域发展
- (神州写真)从餐桌到社交,中国年轻人追求“零糖式”生活
- 浙江经济观察:共享两轮“样板城市”带来多少启示?
- 我国施行产品召回制度20年 累计开展缺陷汽车召回3023次
- 聚焦“新时代中国故事”: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在北京展映
- 全国首个城市标识数字藏品福州发布
- 热门推荐
-
- 动物展区“换装” 北京动物园引导民众文明游园
- 防抗台风“杜苏芮” 福建三明疏散动车站滞留人员1268人次
- 全国首家省级碳计量中心落户辽宁大连
- 境外涉诈被困人员讲述:做着“杀猪盘”吃着“猪食饭”
- 202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武汉开幕
- 这档节目“大而美”古籍因此“活起来”
- 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
- 第五届中国新疆亚欧金桥国际博览会开幕
- 近百名浙江青年走进西湖大学:捐赠红豆杉 种下“青年林”
- 百余件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展出:70载考古挖掘呈东西多元文化
- “我被‘赛博历史太傅’硬控几小时”
- 昔日“步行街之王”,如今卖房自救
- 科威特组建新一届内阁
- 多地探索教师退出机制 专家:应避免加剧教师考核负担
- “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动正式启动
- 广东开出首趟光伏产品铁路集装箱班列
-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德:茶香飘万里 “绿叶”变“金叶”
- 巴以双方在拉法激战 以色列称将重返谈判
- 广西退役军人建“拥军之家” “花式”助战友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