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共富交响曲
中新网金华10月24日电(董易鑫)“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出浙江金华永康市的产业现状——作为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该市拥有五金制造类市场主体超过14万户,从业人员达50多万,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近年来,该市将发展目标锁定到共同富裕上,既要做大蛋糕,扎实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收入水平;更要分好蛋糕,不断提升民众生活的幸福感;此外,当地还着眼“更大范围的共富”,树立谋划了永武(永康—武义)“产业飞地”、“东迁西归”东西部协作等跨区域、多领域项目,不断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五金之都”的共富交响曲更加生动悦耳。
产业兴盛 增收致富的均衡化发展
聚焦“世界五金之都”战略,永康紧扣浙江全省唯一县域经济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之路,扎实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
今年9月,第28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500家企业参展,较上一届增长了52.2%,展出面积近9.1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
数据显示,永康五金行业实力雄厚:年产保温杯超12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年产防盗门3700万樘,年销量占全国70%;电动工具总产值达167亿元人民币,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五金产业的兴盛,直接的影响就是永康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众多,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2023年,永康新增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超1.3万人,再就业1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
然而,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以来,永康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大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资金扶持与产业帮扶齐头并进,通过党建引领、国企参与、产业培育、项目孵化、企业共建等增收致富“十二式”,不断提升该市村集体经济水平。
几个月前,永康市唐先镇石湖坑村村民陈东园种植的五指岩生姜迎来丰收。以往,陈东园需要顶着太阳、带着生姜去十多公里外的集市上销售,如今,当地的村企联合的强村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全数收购,价格也合适。
该类型的公司实行了“企业+集体+农户”的强村富民新机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参股组建公司实体,以项目联建等形式统筹辖区内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探索带动当地闲置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只要村民有意愿合作,并且产品质量过关,公司就进行统一收购,这样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来源,实现双赢。
数据显示,永康近年来深入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实现40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145个村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
服务升级 优化民生的持续性发力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钱包越来越鼓”,为兜住民众“稳稳的幸福”,永康坚持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真金白银的支持下,当地在建设保障性住房、升级公共服务供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迭代提升社会治理等方面发力。
安居才能乐业。2022年10月,永康出台《永康市金蓝领公寓销售管理办法(试行)》,新建两个金蓝领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6亿元,共计3000多套70年产权的全装修、拎包入住的住房,销售均价远低于市场价,预计2025年期间交付。
同时,购房户中的适龄儿童可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周围还配备了养老服务用房、邻里中心等。
“一老一小”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目前,永康的义务教育共同体实现全覆盖,新增公办学位1.1万个,4所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健康永康”建设成效显著,第一人民医院启动三甲创建,农村居家康养试点有序推进,养老保险基础标准增至每月290元,新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0家,新增普惠性托位2721个。
为守牢平安防线,当地深入开展“扛旗强基三源共治”专项行动,迭代升级“龙山经验”“141”社会治理体系,稳步提升整体智治实现率,率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永康城市平安指数进入浙江全省第一方阵。
永康市是浙江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当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石榴籽社区建设,培育浙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浙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2个。
东迁西归 共同富裕的更广义探索
对于共同富裕的探索建设,永康还有更广阔的演绎:萌生于2003年的“东迁西归”东西部协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生命力”日渐旺盛,现如今通过人才协同培育,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近三年永康高技能人才数每年新增4000多人。
“我原来比较叛逆,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来永康后接触到的人和物完全不一样,感觉更有目标了。”受益于永康与四川省理县的东西部协作,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创业的孟刚说。
“东迁西归”职教协作平台的诞生源于永康市委、市政府立足于破解东部企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但技工后继人才缺乏,与西部就业人口众多但就业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
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永康先后招收中西部学生3000多人,目前毕业学生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超60%,已担任企业中层及技术骨干以上的有600余人,自主创业成功的近120人。
目前,永康已与云、贵、川、皖、赣5个省份的10所职业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互嵌式民族交流、一体化联合办学、订单式对口帮扶等“一校一模式”。
此外,永康还创新学历技能双元培育模式,设立“2+1”或“2+1+2”的“云上职校”模式,形成“理论教材共定、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育、教学过程共管”的四融共建实践教学机制,东部老师线上担任课程主讲教师,西部老师现场辅助学生理解学习,西部学生能够在当地参与虚拟仿真实训、企业车间生产直播教学。
当地开设“云上课堂”320课时,参与虚拟仿真实训2464人次,开展实训车间直播教学504次。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迁”的学子经过在永康的学习和企业的锻炼之后,其中会有一定数量的优秀学子带着他们在永康学习感悟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回到西部,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地区高素质人力空间均衡布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眼下,“东迁西归”职教协作改革在四川平昌、贵州纳雍、贵州金沙、云南怒江、云南曲靖、江西上饶等地推广实施,相关组件在IRS系统上被宁波象山、丽水缙云等地申请复用,实现复制推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0月26日,以“协力创新 同心共富”为主题的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将在永康举行,探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职教答案。
此次活动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报、民建浙江省委会、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协办,中共永康市委、永康市政府、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中心、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支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36届金鸡奖,花落谁家?
- 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陆港基地企业入驻集中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 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专家学者共探“艺术之力”
- 广州南沙大角山隧道顺利贯通
- 中国研究团队以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重要化工中间体
- 自然资源部:依法处置闲置土地 加大对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支持力度
- 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贷1.56万亿元
- 韩国首尔突发持刀行凶案 致1死3伤
- 业界人士齐聚广西贵港 探讨电动车产业链“下南洋”
- 《产褥期妇女膳食指导》团体标准发布
- “海红之乡”山西河曲:3万亩“小红果”托起致富梦
- 第二十六届中国农洽会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驻马店举办
- 关注乡村振兴中的“数字乡民”
- 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命令 解除基辅、波尔塔瓦两州州长职务
- 英国首相苏纳克小规模改组内阁
- 拥抱即时零售,名庄荟直营店重塑酒类消费新格局
- 香港交易所宣布今日暂停交易
- 2023“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长沙开幕
- “民营经济大讲堂”在沪开讲:“自己人”讲课 上下游互通
-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学共建医疗项目集中开工
- 热门推荐
-
- 外媒:借贷成本和物价齐涨 欧元区经济或已在第三季度萎缩
- 湖南“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田间作业进入“无人机”时代
- 直播卖假大牌 涉案金额超3000万
- 中国年轻人热衷追着美食去“打卡”
- 探访绩溪胡适故居:重文重教影响两岸
-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研讨会在京举行
- 2024中国·高阳家纺·优品汇暨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启动仪式举行
- 吉林法院去年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509件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巴黎奥运会刮起“中国风”
- 全国100余所医药类职业院校学生同台竞技
- 黑龙江上半年超九成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化解
- 法国发生囚车遭袭事件 至少两名狱警殉职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逐步恢复运行 8日计划执行航班391架次
- 马修·伯恩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京城首演
- 意防长否认政府与SpaceX达成任何协议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舞动“国际范” 将掀“双向投资”热
- 来自北京的专属魅力!快来解锁这些景点新“副本”
- 北京音乐厅2024年推出“国乐初心”民族室内乐系列音乐会
- 湖南新田烟稻轮作既稳“粮袋子”又鼓“钱袋子”
- 比利时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