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共富交响曲
中新网金华10月24日电(董易鑫)“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出浙江金华永康市的产业现状——作为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该市拥有五金制造类市场主体超过14万户,从业人员达50多万,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近年来,该市将发展目标锁定到共同富裕上,既要做大蛋糕,扎实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收入水平;更要分好蛋糕,不断提升民众生活的幸福感;此外,当地还着眼“更大范围的共富”,树立谋划了永武(永康—武义)“产业飞地”、“东迁西归”东西部协作等跨区域、多领域项目,不断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五金之都”的共富交响曲更加生动悦耳。
产业兴盛 增收致富的均衡化发展
聚焦“世界五金之都”战略,永康紧扣浙江全省唯一县域经济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之路,扎实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
今年9月,第28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500家企业参展,较上一届增长了52.2%,展出面积近9.1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
数据显示,永康五金行业实力雄厚:年产保温杯超12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年产防盗门3700万樘,年销量占全国70%;电动工具总产值达167亿元人民币,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五金产业的兴盛,直接的影响就是永康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众多,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2023年,永康新增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超1.3万人,再就业1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
然而,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以来,永康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大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资金扶持与产业帮扶齐头并进,通过党建引领、国企参与、产业培育、项目孵化、企业共建等增收致富“十二式”,不断提升该市村集体经济水平。
几个月前,永康市唐先镇石湖坑村村民陈东园种植的五指岩生姜迎来丰收。以往,陈东园需要顶着太阳、带着生姜去十多公里外的集市上销售,如今,当地的村企联合的强村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全数收购,价格也合适。
该类型的公司实行了“企业+集体+农户”的强村富民新机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参股组建公司实体,以项目联建等形式统筹辖区内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探索带动当地闲置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只要村民有意愿合作,并且产品质量过关,公司就进行统一收购,这样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来源,实现双赢。
数据显示,永康近年来深入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实现40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145个村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
服务升级 优化民生的持续性发力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钱包越来越鼓”,为兜住民众“稳稳的幸福”,永康坚持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真金白银的支持下,当地在建设保障性住房、升级公共服务供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迭代提升社会治理等方面发力。
安居才能乐业。2022年10月,永康出台《永康市金蓝领公寓销售管理办法(试行)》,新建两个金蓝领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6亿元,共计3000多套70年产权的全装修、拎包入住的住房,销售均价远低于市场价,预计2025年期间交付。
同时,购房户中的适龄儿童可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周围还配备了养老服务用房、邻里中心等。
“一老一小”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目前,永康的义务教育共同体实现全覆盖,新增公办学位1.1万个,4所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健康永康”建设成效显著,第一人民医院启动三甲创建,农村居家康养试点有序推进,养老保险基础标准增至每月290元,新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0家,新增普惠性托位2721个。
为守牢平安防线,当地深入开展“扛旗强基三源共治”专项行动,迭代升级“龙山经验”“141”社会治理体系,稳步提升整体智治实现率,率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永康城市平安指数进入浙江全省第一方阵。
永康市是浙江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当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石榴籽社区建设,培育浙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浙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2个。
东迁西归 共同富裕的更广义探索
对于共同富裕的探索建设,永康还有更广阔的演绎:萌生于2003年的“东迁西归”东西部协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生命力”日渐旺盛,现如今通过人才协同培育,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近三年永康高技能人才数每年新增4000多人。
“我原来比较叛逆,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来永康后接触到的人和物完全不一样,感觉更有目标了。”受益于永康与四川省理县的东西部协作,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创业的孟刚说。
“东迁西归”职教协作平台的诞生源于永康市委、市政府立足于破解东部企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但技工后继人才缺乏,与西部就业人口众多但就业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
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永康先后招收中西部学生3000多人,目前毕业学生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超60%,已担任企业中层及技术骨干以上的有600余人,自主创业成功的近120人。
目前,永康已与云、贵、川、皖、赣5个省份的10所职业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互嵌式民族交流、一体化联合办学、订单式对口帮扶等“一校一模式”。
此外,永康还创新学历技能双元培育模式,设立“2+1”或“2+1+2”的“云上职校”模式,形成“理论教材共定、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育、教学过程共管”的四融共建实践教学机制,东部老师线上担任课程主讲教师,西部老师现场辅助学生理解学习,西部学生能够在当地参与虚拟仿真实训、企业车间生产直播教学。
当地开设“云上课堂”320课时,参与虚拟仿真实训2464人次,开展实训车间直播教学504次。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迁”的学子经过在永康的学习和企业的锻炼之后,其中会有一定数量的优秀学子带着他们在永康学习感悟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回到西部,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地区高素质人力空间均衡布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眼下,“东迁西归”职教协作改革在四川平昌、贵州纳雍、贵州金沙、云南怒江、云南曲靖、江西上饶等地推广实施,相关组件在IRS系统上被宁波象山、丽水缙云等地申请复用,实现复制推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0月26日,以“协力创新 同心共富”为主题的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将在永康举行,探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职教答案。
此次活动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报、民建浙江省委会、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协办,中共永康市委、永康市政府、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中心、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永康五金技师学院支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推出“新生儿出生即参保” 今年医保基金支付逾千万元
- 美军方称俄战机拦截并击落美无人机 俄国防部声明
- 浙江“卖鱼哥”获评“金华好人” 弘扬社会正能量
- 广州城中村改造复建房交房 村民“喜提新居”
- 新闻观察丨美国两党拿着“美债炸弹”大搞党争
- 深秋,古人如何保暖
- 莫迪:执政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大选中获胜
- 广东多举措进行海上防风和陆上防汛
- 专家:提振股市信心 加强金融监管十分重要
- 世纪华通谢斐:游戏人的基业长青源于自我革新
- (走进中国乡村)从深山到海外 江西竹产品开年俏销
-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 日本强震致数万户家庭停电 轮岛市突发火灾
- 10月中国PPI环比由涨转平 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 法国外长敦促以色列不要对黎巴嫩发动地面进攻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CPI有望温和回升
- 舱门脱落、波音737-9停飞 专家:对国内影响可以忽略
- 专家建言京杭大运河发展的“未来式”
- 《珠帘玉幕》登顶Netflix,2024年优酷多剧集登顶全球平台
-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将于12月在京召开
- 热门推荐
-
- 求职、育儿、住房……城市如何留住年轻人?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2年有哪些新变化→
- 以军发言人说因未收到加沙地带扣押人员获释名单 以军将继续作战
- 百余件汉代文物山西展出 再现两汉时期巴蜀地区繁荣景象
- 两岸青年共祭轩辕黄帝
- 福建周宁八蒲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园开园 助力乡村振兴
- “达人西游”踏遍天山南北胜景
- 专家分析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初步成因
- 家长称校服质量差“一扯就破”,代售店:已向厂家反馈,可调换
- 《百年中国玉文化1912—2020》在京首发出版 百余位艺术家入选
- 财政部:政府采购今年要做好三件事
- 舞蹈剧场《如见》演出
- 拜登与莫迪白宫会晤 美印拟加强科技与防务合作
- 北美票房:《异形:夺命舰》首映夺冠
- 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刺身亡 警方已逮捕6名涉案嫌疑人
- 2023,迎接最热烈的新年出游
- 货物通关“不打烊” 国庆假期广州口岸货运进出两旺
- 凝聚节水治水合力 2024工业水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
- 慕思举办睡眠博物馆(筹)开馆系列活动,解锁睡眠新世界
- 再无“鞋王”贵人鸟
- “大V”粉丝越多,社会责任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