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系统首台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外科手术
手术进行中。 郑文韬 摄
中新网哈尔滨2月17日电 (郑文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日发布消息,“落户”该院的中国中医系统首台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成功实施首例辅助手术。手术机器人“首战告捷”,标志着中医外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手术新时代。
此次引进的手术机器人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智慧医疗,实现外科手术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医院先后四批次派出外科团队进行系统培训。
患者哈尔滨市市民安女士,患有肾上腺肿瘤,直径超过2cm,患者早年经历过两次外科手术,身体情况并不理想。此时正值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装机,在得知手术机器人术中损失小、更安全、病灶切除更彻底等优势后,患者家属选择尝试这一高科技手术技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二科王宽宇团队,首次应用国产康多机器人®完成此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灶彻底切除,圆满达到手术预期。
手术医生只需佩戴一副轻便的3D眼镜即可获得身临其境的操作体验;机械臂相当于医生的双手,器械末端可旋转540°超越人手极限;智能识别并滤除手部颤抖,保证了手术的精准操作……
“外科医生+机器人”的手术模式具有手术操作更精准、出血少、损伤小、患者安全性高,尤其是肿瘤类手术切缘阳性率大大降低等优势,将提升中国中医院外科手术实力,实现中西医并重促发展。(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进博会倒计时:企业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
- 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9.5%
- 中国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信息 提醒考生警惕信息泄露
- 哈萨克斯坦官方:预计未来5年国家经济年均增长5.8%
- 今年菲律宾钩体病已致509人死亡
- 矿产资源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 浙江多地最高温逼近40℃ 明后天高温强度加强
- 两岸“梦想合伙人”携手同行
- 探索“中国乐派”的历史渊源 这部图书有何特点?
- 大型原创音乐剧《心中的歌》在深圳大学首演
- 英国伦敦市长悼念伦敦桥恐袭遇难者
- 系列短视频《听见这片海》即将收官 打造海洋文化的“福建读本”
- 百年米轨焕发生机 旅游观光列车受青睐
- 广东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 江西浮梁:早稻飘香迎丰收 田间地头助收购
- (经济观察)2024年沪指涨逾12% 保险板块领涨
- 专访《企业强人》监制罗永贤:大胆的“新”与不变的“核”
- “再续龙桂冰雪缘” 黑龙江抚远10万瓶蔓越莓啤酒发车广西
- (第六届进博会)点亮更少数的希望 进博会助力多款罕见病药走进中国
- 科技助力汛期布防 广西玉林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畅通
- 热门推荐
-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黄帝陵:“赫赫始祖”给后世留下了什么?
- “表演服”用完就退?不能放任后悔权被滥用
- 透过数据看“暖意”:多措并举促经济、惠民生、暖民心
- 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2% 第二届链博会今天开幕
- 美众议院投票批准针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 市场监管总局:正加快建设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
- 美国得州一货运列车现十多名移民 其中二人已死亡
- 广西友谊关鲜果飘香 越南荔枝抢“鲜”通关
- 孕期对食物渴望是多巴胺的“锅”?
- 呼吸道疾病高发 中医专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 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亮相山西
- 故乡百年特展忆金庸 当代“金迷”何以“笑傲江湖”?
- 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配套政策文件
- 《中美青年北大倡议》发布 呼吁深化交流基础拓展机遇
- 国家发改委:今夏高峰电力保供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
- 香港食安中心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 郎朗新专辑《郎朗的迪士尼》在纽约发布
- 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44218人死亡
- 《封神》导演、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与学者探讨中外电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