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医院发热门诊已增至303家
本市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全市在院诊断新冠感染者数量及核酸检测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期发热门诊就诊量和流感样病例数明显攀升、120急救呼叫量急剧增长。昨日,北京市第43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目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已由94家增至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全市349家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发热诊区,为有发热等11类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市民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首选居家休息、合理用药、自我康复;居家治疗不见好转时,首选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昂介绍,疫情的快速发展导致医疗服务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据统计,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月5日至11日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监测流感样病例数1.9万人,较上一周上升6.2倍。李昂表示,针对市民近期反映较突出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难问题,迅速部署全市发热门诊和诊室扩面增容,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均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增派人员力量。
李昂表示,目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长至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其中24小时开诊的235家,可接诊发热儿童的100家。同时,全市349家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发热诊区,为有发热等11类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李昂说,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减弱,广大市民无需对病毒“谈虎色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不要恐慌,首选居家休息、合理用药、自我康复。居家治疗不见好转时,可首选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联系家庭医生寻求帮助。病情较严重、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患者,根据病情至辖区二、三级医院就诊,必要时转诊至市级定点医院。
目前,各区已公布本区家庭医生(团队)及其负责提供服务的社区(村)范围和联系方式。如果居民尚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可通过社区网格化服务途径,及时联系查找本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医务人员将根据您的症状和相关情况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同时,对于辖区高龄、行动不便等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在开展健康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医务人员可提供上门巡诊或协助转诊。
120接听受理坐席紧急扩容
据介绍,近日本市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对12月9日的120急救电话呼入分析显示,咨询和重复拨打电话的约占八成,要车电话约占两成,要车电话中涉疫人员非急危重症转运需求持续升高。李昂介绍,为了应对电话呼入高峰,北京急救中心扩容120调度指挥系统,调整接听调派模式,优化调派流程,调整人员班次,补充力量增加120接听受理坐席。要求各区成立非急危重症转运专班,设立救助转运电话,保留爱心车队、转运专班,统筹调配非急救转运车组,分流非急危重症需求。同时,加大120急救电话应用场景宣传,鼓励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自驾车等方式就医。
在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12月11日,120电话24小时呼入量较前一日下降约18%。李昂表示,本市将继续全力以赴支持120急救服务,保障急危重症救治需求,推进就医咨询服务,也希望市民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合理使用120急救电话,咨询就医、非急危重症等情况不拨打120,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热线。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等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全市互联网医院44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167家,可为患者提供线上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为感染者提供健康咨询、远程诊疗、转诊指导等服务,推进开展重点人员情况摸排。
新冠用药目录推荐108种药品
近期,很多市民在医疗机构和药店排队开药购药,购药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的药品品种。为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药学、临床和中医专家,结合北京市气候特点,参考本轮疫情用药诊疗实际,制定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目录单独发布)。用药目录是对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用药的完善和补充,将清热、解毒、排湿等功效的中药具体到药品品种;采取中西药分开的原则,针对发热、咽痛等6类中医诊断症状推荐67个中药品种,针对咳嗽咳痰等4类临床症状推荐41个西药品种。
李昂介绍,108个中西药药品都有各自的治疗特点,也有很多OTC(非处方类)药品,市民可以在医院以外,根据自身症状需求从零售药店、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购买,根据说明书合理使用药品,没有症状不要吃药。如症状加重或在居家康复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疑问,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疗并进行用药咨询。
“为了避免大量人群集中感染导致疫情高峰,对正常生产生活和就医秩序产生较大影响,在现阶段我们仍需尽可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扩散,通过适当的防护和管理措施减少疫情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影响,有序、平稳实现防控策略的转换。”李昂说,请市民朋友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使全社会能更快更好地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文/本报记者 王斌 赵婷婷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等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更重要的是保证旅游体验
- 宁夏固原地膜热销11国
- 小城飘香 下沉市场咖啡“浓”
- 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 国家统计局: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
- 中国最大金属3D打印制造装备在天津落成
- 越南胡志明市一建筑起火 致2人死亡 7人受伤
- “大运河-海河”项目首批游船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 两会今日看点:多位部长将在民生主题记者会答问
-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指挥中心迎来封顶
- “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今天在上博揭幕
- 广州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一人申请贷款最高额度调整至80万元
- “钢轨医生”问诊记
- 中韩高校师生联合展出百余幅摄影作品
-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 全球显示盛会DIC 2024将于7月2-5日在上海举办
- 大妈骑电动三轮车追尾小客车?天津警方通报
- 掬水月在手 听叶嘉莹讲述“诗词人生”
- 第三届猪模型国际会议在河北涿州开幕 发布415项农业科技成果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阿坝!
- 热门推荐
-
-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 北京海淀同步中医骨科医院:立足于专 打造骨科特色医疗新标杆
- 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内涵 海南与东盟合作不断拓展
- 新疆首个百万千瓦级风储一体化项目已并网发电7.5亿千瓦时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好物竞相登场 助力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为氢能源汽车赋能 天津大学研发高性能膜燃料电池
- (寻味中华|名园)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 故宫博物院发布提示:凭证入院参观 方便快捷
-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八次下调
- 新疆昌吉市38万亩棉花进入采收期 机械化采收达100%
- 中国官方:积极研究增加过境免签政策国家数量
- 注册“高仿”账号贬损他人,法院判决侵犯名誉权
- 强化融资保障、拓宽融资渠道 民企融资迎政策利好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会谈
- 数读中国 |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 “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开行
- 京津口岸外事部门通力合作 全力以赴为夏季达沃斯保驾护航
- 巴西基本利率继续维持在每年13.75%
- 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九项重点任务指明方向
- 中国电子音乐人李化迪:这个世界,需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