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度上演“血腥周末” 美民众已对枪击案件频发感到麻木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多地发生枪击案,造成20多人死伤。“血腥周末”在美国又一次上演。
枪击案亲历者 科尔:我们看见一个人,一身黑衣,穿着马甲,拿着一把突击步枪,在朝人群开枪。
枪击案亲历者 戴娜:枪声非常大,一直有“砰 砰 砰”的声音。当我们开始往外跑,枪声好像离得更近了,感觉已经非常近了。我还以为枪手朝我们跑来了,因为我们都在跑,周围也有很多人慌乱地跑。
枪击事件导致8人遇害7人受伤 枪手被警察击毙
5月6日凌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一名16岁青少年与他人在高中毕业派对上发生冲突,双方持枪互射。这名青少年中枪身亡。
5月6日凌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奇科市,一名枪手在车中向一处公寓楼停车场内人群射击。
枪击案亲历者:我听到了大概8到12声枪响。随后我立刻听到一个男子在喊叫。我马上抓了一条毛巾(冲了出去)。我藏在一辆车子后面,看到枪手的车开出来,走掉了。
枪击造成一名17岁女性死亡,另有5人受伤、
“对枪支的崇拜超过了对生命的尊重”
当地时间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近郊一家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之后,美国总统拜登等相继表态,但舆论认为,仍难以实质性推动控枪立法。有美国媒体哀叹,“我们对枪支的崇拜超过了对同胞生命权的尊重”。
在此次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例行”表态,仍然是一味地“承诺”。他在社交媒体写道:“这次袭击太令人震惊,也太熟悉了。我们需要更多行动,更快行动拯救生命。”
而得州州长阿伯特在接受采访时却淡化枪支问题,声称要解决的是枪击事件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得克萨斯州州长 阿伯特:我们正在解决愤怒和暴力的根源问题,也就是枪击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习惯性表态”、“回避问题”,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可能推动枪支问题的实质解决。
控枪议题上两党分歧严重 严格管控遥遥无期
央视记者 刘旭:我们注意到的是,美国社会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怪象,只要枪击案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会让美国各级政府、全社会引起充分的重视。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规模枪击事件会发生在校园、商场、超市,甚至开车在高速上都可能遇到枪击,大规模枪击事件在美国社会无差别的到处存在。我们见过了太多枪击案的亲历者公开呼吁甚至到国会抗议,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分歧严重,让国会在严格的控枪立法通过与实施方面都遥遥无期。
这张漫画更加形象地描绘了美国枪支暴力的现状:画中,在“枪支暴力”的子弹堆上,象征美国国会的鸵鸟将头深深地埋入其中。
控枪不力导致枪支泛滥,枪支暴力频发。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轻武器调查项目”研究显示,美国民间持有至少3.93亿支枪,也就是每百人手中约有120支枪。
“美国枪击事件频繁,人们已经麻木”
有德国媒体记者感叹,在美国,特别是得州,枪击事件太过频繁,人们都已经麻木了,但仍然没有能够推动政客改变枪支泛滥的现状。
德国媒体记者 阿米安:当说到得州大规模枪击案,我们都不知道在说哪一起。就在上周,得州还追捕一名杀死了5人的枪手,也是使用步枪。人们都麻木了,抵制枪支的人甚至都麻木了。枪击案太频繁,他们都记不清了。这种事情在美国已经成为常态,美国无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死在陌生人手里,这种事情随时可能发生。
《今日美国报》专栏作家雷克斯·赫普克指出,“也许现在是时候承认,大规模枪击事件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常见,是因为我们对枪支的崇拜超过了对同胞生命的尊重。”
正如这张漫画所展示的,在得州枪支暴力的背景下,一位父亲流着泪抱紧自己的女儿,而小女孩说,爸爸,我只是去上学。(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非政府推出“劳动力激活计划” 意在减少过高失业率
- 乌总理:已收到首笔美国以俄被冻结资产收益作为抵押的贷款
- 交通运输部: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12月1日起民航旅客运输服务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
- 印尼总统佐科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现象 下阶段也不会出现
- 黑龙江省接待服务旅游专列超200列 12万人次游龙江
- 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8.3万辆 同比增长35.3%
- 4家新疆企业落户清远 “广清纺织园”
- 广州设立5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 为何说万里长城是和平的象征?
- 西安⇌延安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西延高铁迎新进展
- 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开幕 带你领略烟斗文化魅力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十五个成员国全面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 今年前8个月海南外贸进出口增长21.8%
- 3D打印+机器学习软件 新型合成皮肤或解蚊子吸血之谜
- 首届闽台(南靖)梅花文化节福建漳州启动
- 2024年10国新建孔子学院
- 黑龙江鸡西:铁路等多部门联动 为“20万元无主现金”找回主人
- 直播带货套路“再升级”,消费者维权“有点难”
- 热门推荐
-
- 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水质状况优
- 2023年端午小长假上海虹桥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超2万
- 青海德令哈国家基本气象站启动北斗探空业务试运行
- 广西海事系统首批自主无人机水上巡航执法系统投入使用
- 双十一低价“大搏杀”
- 湖南祁阳医疗资源下沉群众更有“医靠”
-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百年“防火打更队”
- 阿根廷宣布重返南美洲国家联盟
-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上海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
-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山西晋城如何成为“样板城市”?
- 陕西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白皮书发布
- 潘功胜:今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利于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 国际识局:“为什么要用美元结算?”卢拉在中国,说了这些话!
- 第六届“选择法国”投资峰会举行 马斯克等企业家参加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疗团队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治疗困境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20年期)
- 海口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共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
- 高效杀菌并快速愈合伤口 新型纳米酶带来灭菌减毒新思路
- 中新国际观察 | 印尼“禁铝”,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