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全校网课”时代即将终结,学校疫情强调精准防控
抗击疫情“新十条”政策中关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内容备受学生家长关注。其中提到“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对于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不过就在“新十条”颁布当天,还有学校因一名学生感染全校上网课。随着社会全面步入正常化,学校如何进行科学精准防控,也关系到背后的千万个家庭。
有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学校发现有阳性感染者,那么让阳性小孩回家休息即可,其他学生如果没有生病就不需要停课。”
按照目前上海的中小学的疫情防控措施,每周一、三、五做核酸。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学校的常态化核酸仍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社会面感染增速过快。
“中小学和高校还不太一样,学校是一个放大器,一个孩子感染就可能会导致全班中招,意味着几十个家庭中招,这会使得社会面感染的速度大幅加快,对医疗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兑。”一位教育部门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表示,尽管现在中小学的疫苗接种比例已经非常高,但是接种疫苗不能预防感染,通过常态化的核酸,可以在大部分感染者还未进入到排毒期的时候,迅速把他们隔离开来,从而至少在开放的第一波尽量减少青少年的大规模感染。
据相关人士援引数据,如果学校内有阳性感染者,同班的一般会有10-20个学生被感染,因此,未来倾向于采取“校内有阳性,同班停课5天,学校不停课,同时进行3天3检”;而如果学生是在学校外感染的,校内最后一次核酸是阴性,那么学校不采取相关的防疫管理措施。
“现在学校的疫情防控一方面是要加快加强免疫,尤其是序贯免疫的接种,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要加强防护,比如上课佩戴口罩,当然小孩一般自制能力比较差,这需要老师的监督。”一位病毒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上述专家还表示,新加坡疫情防控的经验值得借鉴。一位新加坡孩子家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加坡小学到今年3月份基本线下课程全面恢复,此前也经历了近两年的网课。
“刚开始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两天做一次抗原,阴性可以去学校上课,阳性的就和老师报备一下,在家里休息;到今年9月份,学校就基本完全放开了,只看学生是不是生病,如果生病发烧就在家里休息,一般孩子生病也就两三天可以恢复了。”上述家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她还表示,如果有孩子得了新冠,校医会来关心指导如何用药,而且学生和家长也都能坦然面对,而不会在背后去评论某个孩子阳性了。“整个社会就已经被很好地科普了,即便有小孩感染,也不会过于慌张。”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研修营在沪举行 硕博及以上学员超八成
- “老饕”沿水寻“鲜” “浙”里美食执箸金华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酉阳 共话诗教传承与发扬
- 港股跌破17000点 创年内新低
- 是否会“赦免”特朗普?德桑蒂斯这样说
- 体旅融合何以成为助推新疆文旅发展“新燃点”?
- 指认俄罗斯开展间谍活动 荷兰限制俄驻荷外交官人数
- 王文:面对“美式碰瓷”,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两会·世界观
- 前7月中欧班列开行超1.1万列 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1700列
- 希腊自今年初以来发生野火超3500起 同比增长22%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建设加速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亿元
- 青海油田优化配套工艺破解勘探开发难题
- (经济观察)中国明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
- 台风“摩羯”将致广东有强降雨
- (国际观察)普京“5.0时代”四个关键词
- 内蒙古呼伦贝尔打造“冰雪非遗”品牌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净化装置泄漏或由人为失误造成
- 格莱美奖拒绝 纯AI生成作品
- 阿尔曼的Vlog丨“比赛很好!我们很高兴!”当地群众策马迎接 “环赛”选手乐享温泉赛段
- 如何“拯救”睡眠
- 热门推荐
-
- 上海东又一“陆地航母基地”建设迎新进展
- 恐龙博士出“新课” 邢立达:要有足够的亮点被记住
- 球星跨界拍电影反差大 足球题材片传递丰富文化
- 婺剧唱响“东方之珠” 香港戏迷大呼“过瘾”
- 今年上半年海南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增幅近两成
- (乡村行·看振兴)亩产提高300公斤 山西上党以绿色理念促玉米高质高产
- 国家统计局: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 青海首个海关工作服务站挂牌成立
- 25个大项目进驻沈阳航空航天城 助力沈阳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
- “北京文化书系”正式发布
- “世界花园”云南“赏樱经济”激发春日消费新活力
- 汽车产业迎来科技革命 天津展现中国智能网联车新态势
- 大型“舞蹈动捕数据库”在沪揭牌 可助力研发舞蹈类AI软件等
- 乡约福建:周宁高山“小土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 德勤:今年前三季度上交所将位列全球新股市场排名首位
- 【世界看两会】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向“新”力: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惠及全球经济
- 网络动画剧从无到有的十年
- 国家统计局:经最终核实,2022年GDP现价总量为1204724亿元
- 新年过出“文化味”!文化盛宴赋彩春节假期
- 空运出口俏 青田杨梅漂洋过海“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