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果你在古代出海航行,靠什么回家?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讲述了一段古代福船的海上往事。
南宋末年,主人公阿丘是一名舟师,负责福船的领航。因为泉州人多地贫难以耕种,阿丘的祖辈决定造条船,拼一把,到海的那边去寻找生机。造船和领航的手艺代代相传到了阿丘这代。
那年,他们的福船从东南亚归航,不小心触礁了,幸好福船有水密隔舱设计,才得以脱险。
晚上,天黑了,他们用量天尺测北极星的高度,把测深锤抹上牛油沉到海底,通过分辨海底泥沙的质地、颜色、气味,来确定船的位置。
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他们终于平安回家。
对于这一则故事,网友们还有不少疑惑?比如:
中国海船究竟有多厉害?
福船上的水密隔舱设计有何精妙之处?
古代航海人员是否有自己的航海知识手册?
阿丘他们为何12月从泉州出船,到了第三年的夏天才可以回家?
今天,两部央视热播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与《大地之上》梦幻联动,我们诚邀《大地之上》的专家学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揭秘出类拔萃的中国海船设计和古代航海知识。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认为,远洋航海得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够造出航海的船;第二,得有动力,要掌控季候风;第三是导航技术,观天象和指南针,这个条件在唐宋时期就都具备了。
01
水密隔舱制造技艺
中国船触礁也不怕
在木质帆船远航的时代,出海贸易往往需要数月,想要顺利完成海上航行,海船的坚固性面临巨大的考验。
而水密隔舱的船体设计,是船只能够搏击风浪的关键。这项制造技艺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隔舱板把船隔成互不相通的舱室的做法,被称作“水密隔舱”。
一旦船舱在航行中破损,每个舱互不相通,一个舱漏水,不会影响整船航行。
船员只要对漏水部分的舱体进行修复与堵漏,就可以继续航行,极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
在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里,陈列着一艘巨大的中国古代木帆船,它是按照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复原而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帆船的盛貌。
由于中国海船优越的性能,宋元时期,在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上行驶的大商船几乎都来自中国。
据史料记载,每年有数千艘这样的中国帆船扬帆远航,往返于海内外进行贸易。
02
古代季风航海术
“张帆巧驶八面风”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谭家齐说:“从中国,如果我们要走到阿拉伯跟非洲那些远方,我们不能靠自己用桨,用体力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我们必须依靠风力。”
依靠什么风?季风。风在每个季节都会因海陆温差的关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按照季节改变风向的风就叫季风。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王东晓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季风的生成原理:
季风一定是存在在海陆交界处的。夏天的时候,太阳直射在热带地区,那么热带陆地上升温升得快,气压就低,海洋上的气压就高,就会形成一个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
冬天,海里降温降得慢,所以相对陆地来讲,海上的温度就高一点,变成了海上是低气压,陆地上是高气压,这时候就形成了陆地吹向海上的季风。
冬季风和夏季风正好风向相反。
作为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风向,季风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古代海上航行的助力。
那时的中国人,冬季随着东北季风前往海外,进行贸易,当季风在夏季变为西南季风时,人们又顺着风返航。
中国人就这样在一个季风期内往返穿梭于东南沿海、印度、东南亚诸岛以及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广阔海域。
“张帆巧驶八面风”,利用季风,古代中国人不再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他们知道季风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该往哪里去。
现在,你知道阿丘一行人为何能乘着夏天的季风回家了吧。
03
祖传小册子《更路薄》
航海“指南针”
在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指引方向的时代,沿海渔民是如何做到安全远行和返航的呢?
海南潭门镇公认技术最好的船长苏承芬,有一本祖上流传下来的小册子,《更路簿》。《更路簿》一般秘不示人,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于后人。
苏承芬回忆:“潭门的《更路簿》自打小时候起,曾祖父传到祖父,祖父传到我父亲,我父亲传给我,《更路簿》在海里起指明起点和终点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记录方向和距离。”
《更路簿》是南海渔民在捕鱼、航运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海路线、岛礁名称、海流等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它是当时中国沿海渔民跨海越洋的“指南针”。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谭家齐补充道:“从一个海岛去到另外一个海岛,它会先说它的‘方位’,大概分成24个针的位置。”
“小册子还说明了‘距离’,距离用更的单位来形容,一个更是60华里,60华里是20多公里。从一个地方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它有多少更,去了多少更大概可以看到什么景观,这些都在《更路薄》里面描述了下来。”
这是沿海渔民们的生存之道
也是数代中国人的经验总结
数千年来,大海孕育和保护我们的文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也因海洋而发生改变。
更多的水下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早已能够设计出精妙坚固的远航海船,研究出科学严谨的航海术,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与海为邻,迎风破浪,向海而生。
想要了解更多
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知识
敬请收看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
《大地之上》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该听听抬轿师傅怎么说
- (两会声音)代表建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数据要素流转市场化
- 海关查获未申报翡翠制品152件 货值近百万元
- 墨西哥当局查获一辆移民卡车 45度高温下129人挤满车厢
- 品牌论:“小城特产”照样能拿“单项冠军”
- 三江源果洛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下降至1%以内
- 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发生6.4级地震 震源深度120千米
- 加沙地带民防机构:以军袭击加沙多地 已致8死多伤
-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在慕尼黑举办
- 芬兰约有900座桥梁状况不佳 道路安全专家呼吁修缮
- 开这种盲盒,“被坑”能咋办呢?
- “五一”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入账近百亿元
- 科摩罗和东帝汶获准加入!世贸组织成员增至166个
- 数字赋能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 疫后中国文艺团体首次赴柬演出 “多彩中华”惊艳金边民众
- 南昌昌北机场海关查获大麻烟油50瓶 净重50克
- 油田里的“超级大脑”:瞬息洞察百公里外管线“心跳”
- 中新真探:吃素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 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齐聚青海 感受高原人文自然发展之美
- 国家药监局:牙膏不是“促长牙”、“补牙洞”的神器
- 热门推荐
-
- “地球之眼一号”卫星发射1.5小时即回传首图
- 上海文学馆开工建设 石库门里立起城市文化“新地标”
- 保障学生吃得安全 北京检查学校食堂及学生餐配送企业
- 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8%
-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 沿线城市将携手重走“昭君和亲”路
- 黎真主党警告:若以色列全面进攻 真主党将打击以全境
- 新能源汽车出口任重道远
- 做好垃圾源头减量 不少国外经验可借鉴
- 第134届广交会释放中国外贸向好信号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民警查获易制毒化学品4.8吨
- 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陕西:“小木耳”走出国门
- 山西太原:毒品涉案人员年轻化趋势凸显 青少年涉毒案件增多
- 小寒至 年味浓
- 商务部介绍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情况
- (八闽千姿)百年船政焕新姿
- 诗人于坚:有“地方”,才有“世界”
- 调查结果公布 美国所谓“哈瓦那综合征”谎言宣告破产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九江八里湖新区秀珍菇喜丰收 撑起农户“致富伞”
- 陕西铁路开行“银发庙会”专列为老年人康养增韵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