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次成功产业化养殖的活虾顺利出塘
中新网拉萨7月10日电 (金璐 廖明山 魏磊)近日,西藏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虾池里,随着一网网鲜活的南美白对虾被捞出,西藏首次成功产业化养殖的活虾顺利出塘。在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米林市(珠海)工作组经过近两年努力,成功填补西藏水产养殖产业化空白。
记者在嘎玛农业公司看到,群山环抱间,一个个保温晒水蓄水池、薄膜保温大棚,保护着鱼虾的健康生长。刚出塘的南美白对虾和沐泉鱼活蹦乱跳,随后通过鲜活水产品专用运输车被运往拉萨。
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嘎玛农业公司,前身为西藏自治区四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的米林农场。对口支援米林农场,是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交给珠海的重要政治任务。
2022年6月,第十批珠海援藏工作组抵达米林,接过援藏“接力棒”。经过紧锣密鼓的调研和分析,他们把推动嘎玛农业公司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契机,定在了鱼虾养殖。
珠海援藏工作组副组长、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浩生说,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产业配套不足等制约,西藏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几乎为零,本地市场需求几乎全部依赖外采,“西藏每年水产品消费量超800万斤,而年生产量不足20万斤,价格基本是内地的2到3倍”。
通过提温、保温技术,有效扩大适养品种、缩短养殖周期;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养殖生态、安全、可控……近两年来,珠海援藏干部带领公司职工,逐个攻克了高原水产养殖产业化的技术难题。
在援藏干部和公司职工“打头阵”的同时,一个依托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组建起来的高原渔业创新技术团队,为嘎玛农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方支持。
凭着一股敢闯敢试的劲,嘎玛农业公司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高原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今年将有近20万斤我们培育、养殖的鱼虾,走上西藏老百姓的餐桌。”林浩生说,明年公司可以生产鱼虾40万斤,产值超800万元(人民币)。
而此前陆续尝试投放市场的部分鱼类,已经在当地得到了市场认可。拉萨药王山农贸市场收货商刘致春告诉记者,农场的鱼虾很受欢迎:“看到活蹦乱跳的虾,很多客户立马就下单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张殿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嘎玛农业的探索,填补了西藏水产养殖产业化的空白,既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又增加老百姓的致富路,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艺人马某某驾车逆行被罚,一次公开交通普法课
- 纪念何香凝诞辰145周年艺术精品展在深圳开幕
- 中国气象局:4月全国共发生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 中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在江苏连云港开工建设
- 医院开出2.3万元中药处方背后有无猫腻
- (新春走基层)西安火车站:非遗传承人陪旅客过小年
- 证监会明确投资者权益变动刻度标准
- 城心养老2.0发布 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举行
- 湖南蓝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培育高素质农民
- 工信部: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 “伟大工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北京开展
- 海口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 202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
- 上海发布“共识”:跨界融合让民众在笑声中走出“健康误区”
- “说走就走”的五一假期,防护仍不可掉以轻心
- 机票实付金额为何与平台行程单票面价格不一致
- 停止美元支付!阿根廷宣布:将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 同宗同源同端午 两岸台胞成都诉“粽”情
- 内蒙古首台无人驾驶除草机器人“上岗”作业
- 英国宣布禁止进口德国相关肉类和乳制产品
- 热门推荐
-
- 锦绣中国年 | 福建宁化畲乡锣鼓花灯闹新春
- 广西与泰国开展橡胶木原材料储备基地合作 产业前景广
- 北京将加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 尹锡悦方面回应逮捕令申请:公调处无权调查内乱罪
- 黄山芜湖宣城等局部出现特大暴雨
- “世界稀土之都”包头再添稀土产业新成员
- 清末著名学者俞樾《春在堂日记》手稿本在杭州首发
- 感受科技、到访高校……在上海,朔尔茨很忙!
- 第六届朱自清散文奖评选揭晓 六位作家获奖
- 金融监管总局: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
- 广交会首次设立美食街 中国餐饮创意引客商
- 春节大扫除:热水+柠檬皮+洗衣粉 清洁效果佳
- 基因改造番茄 产生更多维生素D3原
- 手机地震预警、卫星电话有何用?使用务必要注意这些
- 安徽中医药大学团队在深山灵芝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 云南引入新能源电池企业60余户 产业链持续完善
- 加拿大宣布对7名伊朗法官实施制裁
- 年节筹备进行时 北京酒店业加速复工
- 福建累计办理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2.2万笔 金额59.9亿美元
- 孩子学习困难?可能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