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幅明清楹联在甘肃兰州展出
中新社兰州12月6日电 (戴文昌)“文以载道 联接古今——兰州天水百幅馆藏明清楹联展”6日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展期为3个月,至2024年3月5日结束。
楹联,俗称对联,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综合了民俗文化、对句艺术、书法艺术与制作工艺。
12月6日,观众在兰州市博物馆参观“文以载道 联接古今——兰州天水百幅馆藏明清楹联展”。九美旦增 摄
据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明介绍,此次展出的楹联作品涉及作者名家50余人,其中与甘肃有关的就占近40人,如唐琏、安维峻、左宗棠、范振绪、吴可读、水梓等名家大儒。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艺术智慧、娴熟的笔墨技法勾勒出时代风采,展现书法楹联的魅力与特色。
此次展览共展出兰州市博物馆和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楹联作品近百幅,以时间为脉络,分为“翰林风貌”“名士雅集”两个单元。这些作品呈现了明清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作者的艺术创作风貌。
12月6日,展出的楹联展品。九美旦增 摄
楹联习俗,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出现合律对句,是楹联形成的重要标志。楹联与书法的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李周明说,书法楹联,顾名思义就是书法家与楹联的结合,人联互动、妙趣横生,字体依联而舞、内容因之变活,相得益彰、自然天成。文字与书法不仅是记录中华文明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源头活水”,此次展览让楹联文化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成都所有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启延时服务
- 中国市场的“磁吸力”:1至2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7160家
- 65场演出11个夏令营15场公益活动 2024“打开艺术之门”将启
- 哈萨克斯坦总统任命新政府总理
- 首届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启动 200余场活动轮番登场促消费
- 农村厕改成“样子货”,怎么通过验收的?
- 2023年我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 其中高铁2776公里
- 广东茂名慈善爱心行活动启动 首期发放1100个爱心包
- 浙江文化观察:国宝黑陶罐记载了良渚先民啥秘密?
- 近期多家银行调整无卡取款业务,有何信号?
- 台风“桃芝”靠近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黄色警报
- 游客褒贬不一 记者调查五一小长假山西景区旅游现状
- “硬件护眼”靠谱吗
- “新时代 新征程”——美术作品展览在乌鲁木齐开幕
- 海关总署: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3%
- “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295.37万人次
- 专访作词人尹约:创作似沉香,先受伤才能凝香
- 商务部:制裁打压阻遏不了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发展
- 第31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开幕 参展商数为历届之最
- 近距离用眼时间大增 戴老花镜年龄或提早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主题展馆亮相2024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
- 总台记者探访丨匈塞铁路有序建设见证中欧合作开花结果
- 水上运动成暑期消费市场“新宠”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去世,享年92岁
- 中国推动安理会讨论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
- 获绝大多数成员国支持 吕特有望接任北约秘书长
- 河北定州小龙柳“编”出大产业 带动逾2000名村民就业
- (投资中国)跨国车企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景投下信任票
- 长期照护师能否吸引更多“青春养老人”
- 大熊猫“丫丫”离回家又近一步?网友:加急送回!
- 广州白云机场等重要口岸开启广交会专用通道
- 欧洲专家:欧洲无意与中国“脱钩断链” 深化合作恰逢其时丨世界观
- 14部优秀影片获第三届中国—巴西电影展“蓝鹦鹉”奖
- 重庆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 福建尤溪3.5级地震致部分列车晚点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考虑不同群体诉求 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 两家中东航司将在尼泊尔佛祖机场开通航班
- 《自然》最新论文:父系肠道微生物组紊乱或影响其后代健康
- 风吹叶黄 白露节气看哪里凉风阵阵秋意浓
- 秘鲁因石油泄漏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环境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