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施策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报价利率(LPR)等市场利率下行……回顾即将结束的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这都离不开良好货币金融环境的支持。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底盘”。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展望2024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有效支持。
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延续了上年稳健偏宽松的取向。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在3月9日两次实施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两次调降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分别累计下降20个、25个基点,引导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累计下降20个、10个基点。
其中,1年期LPR的下调更为惠及企业贷款,有助于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提振市场信心,为稳增长提供更有力的信贷支持。
“利率还不到4%,太优惠了,解决了我们急迫的用款需求!”北京一家物流小微企业负责人感慨。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持续量增、面扩、价降,是今年货币信贷政策的一大亮点。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350亿元,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已累计提供激励资金498亿元,有效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据统计数据,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人民银行还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降至历史低位,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适时调整优化房贷利率政策
“存量房贷利率真的降了,月供少了!”9月25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启动下调的第一天,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发帖。2023年,房贷族收到的政策大礼包还不仅于此。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11月6日披露,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超5000万户、1.5亿人,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至1700亿元,户均每年减少3200元。
时间拨回至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下调首付比例、降低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以及公众期待已久的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显著影响整个合同期限的利息支出,预计此项措施的效应将持续发挥,并逐渐惠及整个经济运行。
调降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方面,2022年5月和2023年8月,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分别下调0.2个和0.4个百分点,进一步拓宽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引导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9月,新发放房贷加权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定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回顾2023年货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总结说,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货币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支持。同时,降准降息、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出台,有效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提升了各类经营主体扩大消费、扩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明年的货币政策该怎么走?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往年的表述相比,今年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起,我国就将“稳健的货币政策”从“精准有力”改为了“精准有效”,同时加上了“灵活适度”。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有效”体现出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精准有效”的定调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展望2024年,业界对降准降息仍有预期,货币政策适时出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董希淼建议,2024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将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为2024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来源:北京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丨广西医生六度援非:书写“大爱无疆”厚植中非友谊
- 有聊|孙涛:保持心态年轻,要多与年轻人对话
- 重庆姐弟坠亡案两名罪犯被执行死刑 母亲“心中石头终落地”
- 蓝皮书:英国大学教育呈现重视运用人工智能等特点
- (八闽千姿)福州百年侨厝 中西合璧焕新生
- 四川将加强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
- 第136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入境
- 滴滴孙枢:努力让师傅们有钱赚、有保障、不憋屈、受尊重
- 深圳甲级写字楼降租揽客空置率仍上升,2024年将迎供应洪峰
- 摆脱“靠天吃饭” 山西河曲种出希望“葱”向幸福
- “只要人在,堤坝就在!”他们是堤坝上的“排险者”
- 河南一货车两年收58张罚单?当地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
- 云量渐多 凉意初显
- 边城呼玛加快发展“寒地龙药” 300亩白芍喜赚150万元
- 拉萨市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点在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挂牌
- 广东754家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服务 服务体系实现四级覆盖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领域新团体标准 平台运营者应对这些内容予以处置
- 世界看博鳌丨国际人士:在不确定的世界 中国声音获得广泛认可
- “向阳红22”轮从上海吴淞口岸启航赴西太平洋的海洋考察
- 语文教师杨军:教师让出一小步,学生前进一大步
- 热门推荐
-
- 联合国报告:去年全世界每11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
- 元旦跨省游同比增长34%,元旦前后或将迎来全国人员流动拐点
- 青海青年摄影爱好者相机记录“茶马商都”:用心才会更完美
- (新春走基层)山东上新“洋气”农产品 石榴煎饼、牡丹瓜子等热销
- 油料泄漏!新加坡多个海滩紧急关闭
- (第六届进博会)产业链韧性报告:中国多项指标居世界前列
- AI科技助力广西“新农人”:让田间地头“稻香鱼肥”
- 泉州举办系列活动邀游客品味当地“文化与烟火”
- 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开幕 共商疫后山地旅游发展
- 中国学者实现跨越7公里的分布式光量子计算
- 上海市消保委:将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引导网约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 打造科创高地 湖北襄阳2024年GDP预计超6000亿元
- 治理“容貌焦虑”须突破监管难题
- 尼日尔军政府宣布向商业航班重开领空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被检方求刑两年
- 《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发行50万册 打造足不出户的“军事博物馆”
- 比黄金涨得更猛更快!“千年老二”白银缘何创新高
- 英国摄影师丽江开展:冀以镜头促进跨国文化交流
-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将通过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向全球推送
- 吉林省用三大“硬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