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这十年 全新观念迎来舞蹈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等多部现象级舞剧在各地登台上演,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这一幕只是一个缩影,十年来,中国舞剧展现出了强劲的创作活力。在创作题材上不断丰富,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批艺术风格突出、具有较高审美的创作者成为了舞蹈行业的中坚力量,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与此同时,舞剧创作的繁荣也带动了观众的审美,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忠实粉丝。
多部作品火出圈
票房和口碑双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舞蹈被认为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中国舞剧的创作一度陷入尴尬。而近十年来,中国舞剧在创作上屡屡突破,探索出了一种属于舞蹈自己的叙事和表达方式,也因此推出了很多现象级的作品,收获了观众的认可。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2020年春晚舞台上的一幕惊艳了所有观众:伴随着经典的《渔光曲》,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出,踩着小板凳、挥着竹蒲扇,在弄堂里起舞……这段出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极富韵味的舞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热议。
这部由上海歌舞团排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2018年上演之后,便迅速火遍全国,好评如潮。在获得观众口碑的同时,该剧还横扫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各类大奖。
《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得益于该剧的创作者非常明白“剧”和“舞”的关系,在赋予舞剧以戏剧性的同时,又不忘运用舞蹈特有的语言和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进而使整个故事真实感人。同时,该剧将石库门、里弄、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通过电影化的手法细腻地呈现在舞台上,剧中民族舞和现代舞的融合,都切合了当下审美。
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对传统民族舞剧模式的突破相似,另一部从线下火到线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同样也找到了用舞蹈与现代人连接的方式。
主创团队将《千里江山图》中的主色调“青绿”作为视觉线索,艺术化地提炼跟《千里江山图》有关的非遗技艺元素,深入探察画作形成所需的篆、绢、颜料、笔、墨等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工艺,以此来展现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充满诗意的叙事、清新雅致的国色之美和刚柔并济的舞步,都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自2021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只此青绿》的热度不断攀升,所到之处,一票难求。登上春晚之后,《只此青绿》热度不减,从线下火到线上,从圈内火到圈外,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与此同时,该剧还推进文创产品开发IP授权,推出“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等联名产品,将作品的影响力从舞台引向社会生活,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回馈。
除了这两部作品外,近年来,《五星出东方》《朱鹮》《李白》《牡丹亭》《红楼梦》等作品都纷纷火出圈,在口碑和票房上均获得了双赢。
近十年舞剧创作
题材多样、风格多元
无论使用何种艺术形式,让现代观众接受并喜爱才是检验主旋律作品创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近十年来,中国舞剧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创作出一大批题材多样、风格多元,并且深入人心的主旋律作品,让承载着主导文化表征的主旋律舞剧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内心。
从题材来看,近十年舞剧创作的题材可谓非常丰富。除了谍战题材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外,还有展现国宝文物的,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和舞剧《五星出东方》,虽然两部作品都取材于国宝,但前者是用舞蹈诗意地展现古代名画,后者则以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国宝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有充满地域特色的,如以蒙古骑兵为题材的民族舞剧《骑兵》;有以国家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舞剧《醒·狮》;有以改革开放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为创作背景的原创民族舞剧《天路》;有以全新艺术形式,讲述发生在50多年前的草原英雄故事的大型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有以国际珍稀保护鸟类朱鹮为题材的舞剧《朱鹮》等。
在芭蕾舞方面,主旋律作品在选材方面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如用现代芭蕾讲述中国故事的大型原创交响芭蕾《世纪》、讲述徐秀娟为救鹤而献身的芭蕾舞剧《鹤魂》、以广州起义为蓝本的红色革命题材芭蕾舞剧《旗帜》、以大家熟知的银幕经典形象潘冬子为题材的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以巾帼英雄花木兰为题材的芭蕾舞剧《花木兰》、以王进喜为原型展现石油工人艰苦创业守业的芭蕾舞剧《铁人》等。题材的广泛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了主创团队视野上的开阔。
主旋律作品在创作上
不同程度融入民族文化
从创作风格上来看,近十年,中国舞剧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上不同程度地融入民族文化,无论是民族舞剧还是芭蕾舞剧,在创作风格上都充满了开拓和创造性。以刚刚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为例,该剧通过器乐、歌舞等多元化表现形式生动还原了2000年前西域即古代新疆的历史人文风貌,剧中既展现了婀娜灵动的灯舞,又有威武雄壮的士舞,还包括端庄雍容的仕女舞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既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又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当然也显示了主创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芭蕾舞剧《铁人》将芭蕾舞、中国舞和现代舞进行嫁接,力求将多种舞蹈元素有机融合,碰撞出更多火花;《花木兰》则自觉地融入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芭蕾舞剧;带有鲜明红色文化基因的《旗帜》则将东方艺术中的写意性与虚实结合的特点化入芭蕾艺术的交响性中,以现代化的舞台表现手法,对芭蕾艺术进行创新、转化与发展。此外,《骑兵》《醒·狮》《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舞剧则分别融入了蒙古、岭南文化特色,将民族舞与当代舞蹈语言相结合,极具感染力。
涌现一批舞剧创作
和表演的中坚力量
大量多元化的、符合当下审美的作品涌现,离不开新一代创作者的努力。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编剧许锐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年新一代的创作者成为了舞剧的中坚力量。和老一代的舞剧创作者相比,新一代无论是选材、创作手法,还是艺术审美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批中坚力量很有自己的想法,艺术风格也很突出,他们在探索一种属于舞蹈自己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这批中坚力量中,有不少是“黄金搭档”。作为近年来中国舞蹈界炙手可热的两位年轻编导周莉亚、韩真曾连续荣获第十三届、十四届舞剧“文华导演奖”,被誉为中国舞坛的“双子星”,两人联手执导过众多脍炙人口的舞剧作品,如舞剧《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花木兰》等。导演王舸和编剧许锐这对黄金搭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合作创作了舞剧《五星出东方》《红高粱》《徽班》《骑楼晚风》等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伴随着诸多优秀作品的推出,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者,唐诗逸、朱洁静、王佳俊、黎星、谢欣等都成为了明星演员,他们的成名除了具备过硬的表演功底外,众多优秀的剧目也给了他们极大的施展空间。
伴随着舞剧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在许锐看来,舞蹈的时代已经到来,“舞蹈与电视媒体的结合虽然在多年前就已出现,但今天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影像传播、视觉叙事的新时代。这恰恰对应着舞蹈的两大传播特征:一是视觉传播,二是身体传播。这个时代是舞蹈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意识到舞蹈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推动舞剧艺术的发展。”
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统筹/满羿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王毅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
- 王恺散文集《地球上的陌生人》从真实出发抵达多元人性
- “龙抬头”后中国影市还需攻克真命题
- 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赞赏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所作贡献
- 巴基斯坦强降雨致63人死亡
- 重庆多地迎暴雨到大暴雨 造成多处河流涨水城市积水
- 30多名作家走进湖南祁阳 共探如何写好新时代“山乡巨变”
- “长江经济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重庆开展
- 天热能否开空调?专业人士称科学消毒很重要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首设新材料专区 跨国企业遇见中国市场新机遇
- 湖南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 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 陕西杨凌奏响“上合之夜”音乐会 用艺术推动上合国家文化交流
- 收割、脱粒、粉碎稻秆……多地紧抓农时抢收早稻
- openai创始人将离开公司?本人回应…
- 美国外教“闯荡”重庆美食圈 安居创业两相宜
- 国际锐评|起底美国的对外“人权战”
- 洞庭湖大桥被船只刮蹭致主电缆受损,双向临时交通管制
- “道中华·边疆行”走进丹东,感受“英雄城市”的厚重历史与无限潜力
- 10月中国PPI环比下降0.1% 降幅明显收窄
- 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上海专家研究证实溶瘤腺病毒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治疗机会
- 国产大模型:创新为道 落地为王
- “化梦为实 学以探奇” 中国科技馆与北大化学学院共办科普活动
- 或与新车无关!特斯拉宏图3完整版发布,马斯克关心的是全人类
- 落实精细化田管 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 台风“泰利”带来持续大雨 海口应急抢险队伍全面应对
- 南非考古学家发现古老墓葬
- 10国旅游达人山西“寻年味”:感受很“city”
- 专家解读定日6.8级地震:震中位于拉萨地块内部 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 为什么江南史研究长盛不衰?北大教授李伯重:史料、方法和问题意识齐备
- 印尼“洋弟子”学川剧:像中医的“望闻问切”
- 近期全国降雨“面弱点强” 什么原因?如何应对?
- 欧洲学者:“一带一路”倡议与西方零和逻辑有本质区别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孕期感染可引起跨代遗传高血压
- 普降15% 榴莲自由渐近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西部矿区:为助力“双碳目标”未雨绸缪
- 男子带娃漂流遭扔鹅卵石 官方通报:涉事人员被行拘
- 比亚迪吸纳3.18万名应届生 以人才赋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 外媒:美国同意延长日铁放弃收购美钢的最后时限
- 坚持制造强国初心,上海电气打造品牌“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