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后中国影市还需攻克真命题
春节档票房80.2亿元、观影人次超1.6亿,均创档期史上最高纪录——
“龙抬头”后中国影市还需攻克真命题
■本报记者 王彦
2024年中国电影春节档收官,八天长假为市场赢得更充分的释放空间。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中国电影龙年春节档累计票房80.2亿元,观影人次超1.6亿,均为档期史上最高。考虑到今年春节档比往年多一天,若以前7天74.99亿元计,该成绩列历年春节档第三。其中,《热辣滚烫》与《飞驰人生2》步入单片20亿元俱乐部,假期结束时已分获27.13亿元和23.94亿元;《第二十条》和《熊出没·逆转时空》两片均已近14亿元,并有望凭口碑在假期后跑出长尾效应。
一边是档期总票房、总观影人次创春节档历史新高,一边是四部影片撤档、屏摄等观影礼仪引发争论——一年最重要的档期交出真成绩的同时也直面真命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发文:“龙年抬了头,但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依旧需要呼风唤雨、风云际会。”
契合年节情感需求,中等成本博出大效益
与过去几年“一超多强”的格局不尽相同,龙年的春节档没有超大投入,没有超级IP,甚至没有高度工业化的头部电影。这样的档期成功博出大效益,创纪录的背后,市场上下游多个环节形成了合力。
尹鸿说:“春节档票房前四的电影犬牙交错,以女性、男性、成年、低幼和家庭的不同定位偏向,共同促成了电影市场繁荣。从国家电影局到北京、上海等地方管理机构提供了累计过亿元的优惠补贴,也号召市场拉低票价,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笼统地看,喜剧再成档期主流。大年初一,《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天降财神猫》《八戒之天蓬下界》等8部影片上映,其中前五部均属于“喜剧+”的类型融合,前三部甚至都或多或少与“理想”勾连。
《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影片《百元之恋》,原片里“丧燃”的内核置于中国本土语境,藉由创作者本人的国民度与真实体验,找准了契合点。▼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贾玲不仅将身体献给了影片,也不惜彻底展示自己的生命体验,以一种很难复制的严苛倒计时般地“豪赌”档期。不能想象,倘若那一年的减重经历遭遇挫败、停滞,全片将陷入怎样的困境。从这一角度看,她完成的不单是女性创作者戏里戏外价值的合一,还缔造出关于电影评论的新维度。
作为续集电影,《飞驰人生2》依然是喜剧与赛车运动的元素糅杂,剧本和制作对比前作均更上层楼。新作里,韩寒把伤痛潜藏,但恰是喜剧底层的忧伤症结打动了不少中年人。人生已失败过一次乃至多次,下坡路似乎是定势,还要不要重走一遭,重新振奋一回?影片里一遍遍追问,又一层层解答。与韩寒作品相伴多年的观众看完后留言:“作为一代创作者与受众,我们一同成长,也走到了相似的人生阶段——为了一种自洽的外表,掩盖着内心热情与热血,但总有一刻我们知道,热情不是残存的,而是盛满的。”
《第二十条》行普法之实,但张艺谋选择家长里短、嬉笑怒骂的方式,将“正当防卫”的法条阐释转译为“好人遭难”的不平事,以情动人,以老百姓理解的公平正义剖析法理。有意思的是,片中同样提到了人到中年还要不要为了理想搏杀、找回初心,并将这点与影片主题结合。
除了“熊出没”系列目标受众明确,多年来主攻幼儿家庭观影以获得“稳稳的幸福”,其余三部在春节档满载而归的电影都指向一个现实思考:年节时分,大众观影最普遍的情感需求是什么?如同电影里的主人公,当生活陷入一时的泥沼,为理想而振作依然是最终选择。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节为更振奋的精神、更有获得感的个体价值走进影院,或是看电影这项过年“新民俗”的情感逻辑。
新格局下的中国电影还需更多大智慧
成绩亮眼的同时,《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天降财神猫》《红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四部影片在上映数日后相继官宣撤离春节档,江湖再见。
虽说包括春节档在内的各大档期从不缺陪跑者,电影市场也适用经济学“二八定律”,但2024年首次出现的四片齐退市,尤其是宁浩导演、刘德华主演电影《红毯先生》的退出,仍引发业内外震动——中国电影市场的供给侧改革,确乎到了破误区、谋良策、打开新格局的时候。如尹鸿所言,“一方面,撤档是为后续发行提供缓冲和铺垫;另一方面也说明春节档的供给,需要更强的竞争力和更精准的定位”。
四部撤档影片里,《黄貔:天降财神猫》与《八戒之天蓬下界》都是有着传统文化基因的动画电影,甚至都从“西游宇宙”里撷取元素,似乎观众缘可期。但宣布延期之时,两片票房仅为90万元与320万元,不足《热辣滚烫》半小时收成。“它们撤档其实打破了一个认知误区或者说档期迷信:热门档期大盘高、赛道宽,任何影片都能分一杯羹。”影市专家吴鹤沪分析,档期的观影特殊性与全年最激烈的营销竞争双面夹击,大热档期出现票房两极分化、赢家通吃的局面,近年来愈加显著。以此次春节档为例,排名前四的影片拿走了档期超97%的票房份额。
假如说两部撤档动画片因观影基数太小尚难判断品质,那么《我们一起摇太阳》和《红毯先生》作为知名影人的新作都积攒了不错的口碑。好电影是否真的会被埋没?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以《我们一起摇太阳》为例,认为该片延期属情理之中,因其主题与春节档传统的合家欢喜庆吉祥的观影氛围不够匹配。“但无论票房几何,它都是韩延生命三部曲中最成熟自然的一部,也是彭昱畅、李庚希两名年轻演员迄今最好的作品。”评论家说,好电影需要更多人看到,撤档蓄势等待3月30日再见或是明智之选。彼时临近清明,更适合这部事涉生死题材电影的传播与发酵。
值得玩味的是,另两则与电影本身内容无关的插曲同样成为春节档甚嚣尘上的声音。《第二十条》南京路演场,因影院安排失误,导致路演时间占用了其他场次,现场发生观众斥责台上主创的纷争;而某明星歌手在社交平台安利《飞驰人生2》时,因使用了屏摄照片,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前者暴露了影院方的不专业,后者则是大众观影礼仪的一堂普及课。
热闹与纷争并存的一年春节档落幕,饶曙光说:“更大格局下的中国电影还需要更多大智慧,观众的消费需要供给侧能提供更多理性的选择。”一年之中最黄金的档期,能有代表中国电影专业化、艺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作品为观众贺岁,与全国人民共启新年——这是中国电影真正的未来可期。(文汇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电影市场开门红:2024年元旦档票房超15亿,破同期影史纪录
- 前八月销量破千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强劲发展势头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 福建消防严阵以待全面防御
- 提升国民健康状况 以色列:十大干预措施预防慢性病
- 拓市场、抓订单、稳份额 山西印发“千企百展”行动计划助企走出国门
- “非遗广西”丛书新书发布 全方位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 透过数据看活力,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 北京中考首日高温“烤验”突出 或现40℃三连击警惕中暑
- 山西下川遗址出土千余件石制品 丰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内涵
- CAR-T细胞疗法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 回不去的天堂:谁偷走了叙利亚的十二年?
- 四万三千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 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 证监会: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
- “搭子文化”兴起 中国年轻人热衷“轻社交”
- 陕西安康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探索创新绿色低碳发展
- 年终回首:2022剧集,以“新语态”呈现新魅力
- 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 中新教育丨22所泰国职教教师赴广西南宁“取经” 共谋国际教育合作
- 一乡镇一产业 江西南昌产粮大县以特色产业念好农民“致富经”
- 冯远征领衔 北京人艺跨年大戏《张居正》将登台
- 热门推荐
-
- 四川海螺沟景区12月26日恢复接待散客
- 全面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
- 近400名专家学者荟聚山东革命老区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3年发电量超2760亿千瓦时
- 台风“苏拉”或登陆粤东 广东多地预警信号生效
- 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经济回升向好(锐财经)
- 平潭一对台船舶恢复运营 助力跨境电商“加速跑”
- 蓝皮书:预计2024年国际油价运行在每桶70-85美元
- (八闽千姿)在“土楼故里”遇见漳州木版年画
- 新闻观察丨特朗普刑事案再次沦为美国两党党争工具
- 香山公园迎来红叶观赏期 请提前预约
- 各地武警官兵坚守执勤岗位 多措并举守护旅客返程安全
- 南昌孤独症儿童的新春汇演:给“星星的孩子”更多舞台
- 福建上杭新发现罕见正负模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 专家建议进行原地保护
- 湖南怀化非遗及文旅产品首次出口泰国
- 锻炼肩部三角肌 只需一根弹力带
- 百余名业内人士山西太原共话油气管道技术发展
- 中国驻济州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台风“云雀”
- 江西庐山一农妇悉心照顾瘫痪养女二十余年 跨越血缘传递母爱
- 国际投行出现集中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