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考古学家发现古老墓葬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6月6日电 据“南非目击者新闻网”6日报道,南非古生物学家日前在位于约翰内斯堡城郊附近,发现了一处古老墓葬,里面埋藏有与人类具有亲缘关系的生物遗骸。
在南非古人类学家、金山大学史前人类学家李·博格的带领下,考古团队在位于约翰内斯堡城郊“人类摇篮”遗址的一处地下30米的洞穴内,发掘出数件纳勒迪人(Homo naledi)遗骸化石。
纳勒迪人是一种会爬树的石器时代原始人,他们处于猿类和现代人类的“十字路口”,其脑容量较小,平均身高约为1.5米。
据考古团队介绍,这处墓穴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的墓葬之一,该处墓穴可以追溯至20万年前,它比已知发掘的智人墓穴要早了至少10万年时间。李·博格表示,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洞穴是被纳勒迪人故意挖出来的,然后这些原始人用土填埋覆盖同伴尸体。“这些证据有力地表明,墓葬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智人或其他脑容量较大的灵长类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墓葬处,考古人员还在附近的一处洞穴石柱表面,发现了呈几何形状的雕刻,其中包括一个“粗略的标签图形”。对此,李·博格指出,这些发现意味着现代人类在运用符号方面也许并非独一无二,甚至不是最早的“发明者”,而这些发现极有可能改变现代人对人类进化历程的原有认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渡西渐:长江移民的水与火之歌
- 6月下半月中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 中新教育 | 中泰高校合办中泰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呈现新视点:科技与人文如何共筑无障碍智能社会?
- 宁夏援外医疗队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救治重症患者
- 黑龙江勃利发布《安全提示》 被虎咬伤村民生命体征平稳
- 安阳红旗渠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 新文旅消费崛起 成都成为全国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
- 云南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1246万人次
- 专家称未来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 瑞典学者:中国主张为中东和平稳定带来新希望
- 北美票房:“超级马里奥”带动北美周末票房突破两亿美元
- 聚焦齐文化当代价值 长篇报告文学《齐风淄火》研讨会举办
- 日媒: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很可能在8月底正式开始
- 多家外媒报道李玟去世消息 称其为“让世界倾倒的先驱歌手”
- 加拿大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
- 新漫评:又一闹剧上演 政治极化撕裂美国
- 浙江金华海关高级认证(AEO)再添新成员
- 海内外知名专家上海纵论老子思维与“AI之道”
- 院士专家共话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 热门推荐
-
- 南昌暴雨城区多处积水 部分道路交通中断
- 中秋节遇强台风,太保服务与风赛跑全力守护
- “熊猫杯”访华团壮行会在东京举行
- 撒贝宁对话杨慎 见证勾践“绝地反击”
- 农业农村部派工作组赴早稻主产区指导灾害应对工作
- 四川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巴中南充遂宁3市局地有大暴雨
- (乡村行·看振兴)“一个家园望黄河” 沉浸式打卡黄河岸边古村落
- 广交会观察:“体育大年”带动中国体育用品“出海”
- 日本青森县发生5.1级地震 多地震感强烈
- 公共文化机构暑期延长服务时间
- 南昌昌北机场海关查获大麻烟油50瓶 净重50克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俄罗斯戏剧邂逅京剧 广西桂林上演别样《樱桃园》
- 山西大同借云冈石窟文化IP激发古城文旅活力
- 退伍军人“接棒”黄文秀 广西百色百坭村大变样
- (人权行动看中国)山西大同:古今艺术“碰撞”出“大云冈”火花
- (经济观察)2023年中国各地GDP出炉 未来规划“新意”足
- 辞书编纂有哪些意义?与会专家这么说
- 中国ARJ21客改货飞机首次飞出国门 机型系列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