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老师好!”
伴着清脆稚气的问候声,孩子们起立、敬礼。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正准备上中文课。班上的15名孩子和教师韩丽都是土生土长的匈牙利人。
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中东欧地区第一所同时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建校近20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熟悉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在中匈两国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2023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匈中友谊的建设者’”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匈中双语学校采访。校门两侧立着两尊汉白玉石狮。校长埃尔代伊·苏珊娜说:“2009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匈中双语学校考察时,我们就是在这里迎接他的。”
走进教学楼大厅,靠墙的橱窗内摆放着2009年习近平与师生们的合影,旁边是2023年年初习近平主席给匈中双语学校学生的复信。埃尔代伊说:“把合影和复信放在教学楼大厅,是因为我们感到非常骄傲。习近平主席长期关心学校的发展,并鼓励同学们做传承发展匈中友好事业的使者。”
2004年,匈中双语学校成立并开展教学工作。从初期的100名学生到现在的500多名学生,越来越多的匈牙利学生选择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不少优秀学子考入了中国高等学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匈中友谊的建设者’。”埃尔代伊说,“除了匈牙利学生,我们也招收中国学生。匈中两国的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不仅能巩固课本上的知识,也能加强日常交流,结下深厚的情谊。”
下课后,十一年级学生朝阳和李府霖拿出中国象棋,坐在走廊长桌两侧开始对弈。小时候,朝阳曾跟随父亲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父母意识到中国发展以及匈中合作的广阔前景,回国后把他送到匈中双语学校学习。
“一开始学中文可太难了。”朝阳说,随着他的中国朋友越来越多,口语交流能力越来越强,他开始喜欢上用中文交流,“我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碰到不认识的词语就记下来。去年我去中国游学,参观了南京大学,我非常喜欢,希望有一天能考入这所大学。”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匈中双语学校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参与进来,如面向家长开设中文班,并在中国传统节日组织“中文开放日”,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茶艺、剪纸、灯笼制作等有趣的文化活动。埃尔代伊说,中国文化很有魅力,参加这些活动能感受到巨大的乐趣。
“把学习中文与了解中国文化融合起来”
韩丽老师正在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上中文课。这天的课程内容是“职业”,第一项活动是听写,写完后大家迅速排队请老师批改。学生维可说,中文听写很难,但完成学习后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帮助孩子们巩固新学的汉字,韩丽专门设计了互动游戏。“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互动,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表达和书写能力。”韩丽说。
在高年级的茶艺课上,学生们正忙着清洗、整理茶具,准备跟茶艺老师马婧学习煮茶以及喝茶礼仪。对于新考入匈中双语学校高中阶段的学生,学校会根据他们的语言水平,分成初、中、高三个等级的中文教学班,茶艺课是中级班的特色课程。
“了解茶文化,学习奉茶和执杯礼仪等,可以把学习中文与了解中国文化融合起来。”马婧每次教学生泡茶前,都会设计一系列问题,比如茶室的起源是什么、茶叶根据什么标准分类、喝茶时主人和客人谁先品尝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茶道、练习更复杂的语言表达等。自2016年学校设立茶室以来,不少学生在这里学会选茶、洗茶、泡茶、敬茶,爱上了茶的香气和中国文化的韵味。
十年级学生安伟豪盘腿坐在茶桌前,全神贯注地学习泡茶。他学习中文已经10年。今年4月初,他和10多位同学一起到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访学。“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包括茶艺、音乐、美食等。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学中文,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安伟豪说。
刚来学校一年的卢李玉老师说,学校里中国老师和匈牙利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师生关系也非常亲密。大家一起庆春节、闹元宵、过端午,不仅学习语言,也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今年春节,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卢李玉说,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孩子们更喜爱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将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习近平主席去年初在复信中强调,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欢迎你们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读大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欢上中文、学习中文,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极大鼓舞了匈中双语学校学生。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国际关系本科生费克特(中文名“马宏博”)说:“我的父母都不会说中文,他们当年送我到匈中双语学校学习,在学校的学习让我的人生拥有了更多机遇。”马宏博十分感谢匈中双语学校的几位中国老师,她们常年扎根匈牙利,为匈牙利的中文教育倾注心力。“我希望未来像她们一样为匈中友好作出自己的贡献。”马宏博说。
八年级的诺一和丽丽是一对双胞胎,从小就进入匈中双语学校学习,她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老师们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我,给我讲解问题。”丽丽说,中文是非常美丽的语言,姐姐喜爱中国传统服饰,她喜爱中国书法,两个人每天都会一起练习中文。
“自从到匈中双语学校学习,我感到她俩的变化非常大。”这对双胞胎姐妹的母亲特里普·玛丽安是匈牙利一家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这些年来,她一直为孩子能在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学习感到骄傲。“孩子们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学业上,还有礼仪和品质方面。在学校教育下,她们养成了认真、勤奋、坚韧的品质——这些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非常重要。”特里普表示,她非常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学会中文将使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更有优势,“如今看到她们如此热爱中文、想去中国学习,我更坚信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匈中双语学校第一届赴华留学生李淑英现就读于复旦大学。最近,她作为志愿者走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会场,为中国和匈牙利企业提供志愿服务。“这段经历让我非常兴奋,我期待更多匈牙利青少年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我们也一定不负期待,用自己的努力为增进匈中两国友好关系作出贡献,努力做传承发展匈中友好事业的使者。”李淑英说。
“匈中双语学校经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埃尔代伊表示,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将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人民日报 本报布达佩斯5月2日电)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启动第七批核污染水排海
- 深圳明年将施行新条例 小区共有物业收益归业主共有
- 公募前11月业绩透视:首尾差愈90个百分点
- 打牧草备“冬粮” 呼伦贝尔3000万亩打草场收割忙
- 春运路上乘客突发疾病 列车临时停车紧急救助
- 焦点访谈|延迟退休:延多久 怎么延
- 小枇杷变“共富果” 江西南昌用活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 3月31日起中美航司共可运营每周100班定期客运航班
- (身边的变化)甘肃环县“菜园风景独好” 空院荒地成“聚宝盆”
- 羡慕吗?你离“社交天花板”还有多远?
- 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20名企业人员被立案侦查 41名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
- 海外名校博士厦门行
- 吉林天桥岭又见“路虎”出没
- 张之路《雨燕飞越中轴线》新书首发
- 中国五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 共餐还有这些风险?看看专家怎么说
- 江西吉安乡贤义务剪发17载 聚新乡贤力量助发展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原副院长沈忠芳逝世 享年90岁
- 治沙又致富!新疆图木舒克油莎豆机械化播种接近尾声
- 山东宁阳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致8人被困
- 热门推荐
-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呼和浩特奏响民族团结“同心曲”最强音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巴伦支海、挪威海和黑海
- “重庆港—宁波舟山港”江海直达航线开通
- 日媒:东京电力公司前会长去世,福岛核泄漏事故时在职
- 又是开渔季!走,跟着记者去赶海“寻鲜”
- 海南举行首场罗布斯塔咖啡生豆比赛 展百年咖啡种植历史文化
- 文博会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文化产业向新而兴
-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展示智慧未来新图景
- 出口日益增长、影响力不断上升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蒸蒸日上”
- 新疆石河子市:“龙行龘龘 福满军垦”迎春灯会年味浓
- 泰国曼谷发生枪击事件 一名15岁学生身亡
- 俄罗斯多个机场暂停起降航班
- 热播剧带火新疆阿勒泰旅游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加力扩围实施“两新” 手机等数码产品将有购新补贴
- 河北张家口市一菜市场发生火灾 已致8人遇难15人受伤
- 报告:近半数老年消费者迫切需要老年人专用APP
- 浙江德清:“洋哥”志愿服务队 照亮青少年童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泰和:大鱼小鱼装满仓 丰收之歌正奏响
- 有球迷冲入赛场致比赛暂停,现场观众:很不理智
- 包子3元塑料袋1.8元 别让外卖打包费成“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