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改善患者认识误区 及时干预尽早治疗
7月8日,是第18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作为过敏性疾病的其中一类,特应性皮炎因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困难更加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赵作涛表示,特应性皮炎属于过敏综合症,在孩童时期可能表现为湿疹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会产生鼻炎或者哮喘的情况,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特应性皮炎除了皮肤干燥、出现湿疹还伴有瘙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赵作涛说,在非致死性的皮肤疾病中,特应性皮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孩子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受疾病瘙痒的困扰也会影响患者睡眠、学习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前患者及家属对于特应性皮炎认识的误区比较多。赵作涛介绍,很多人会以为过敏是由于免疫力下降造成的疾病。其实过敏的本质与遗传相关,由神经免疫紊乱造成。在治疗方面,治疗不足是很多患者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很多儿童患者由于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没有足量使用药物,造成病情的反复。其次,护理不当也是很多患者都存在的误区。对于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小朋友应终身使用润肤剂,帮助皮肤进行建立保护层,免受外界刺激。此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造成皮肤微生物菌群失调,会加重湿疹症状和过敏的情况。
“特应性皮炎是过敏的起点。”赵作涛认为,大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正规治疗都能收获较好的疗效,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药与国外同步上市,让患者也有了治疗的新选择。患者出现过敏性情况时应引起重视,尽早寻找正规途径或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和管理,也能有效避免过敏重复发作。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见效比较慢且一些药物可能会存在副作用的情况,新一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都在不断提升,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症状或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
对于过敏患者,生活上的预防也尤为重要。赵作涛强调,过敏患者要在家中常备一些药物,做好生活上的预防。大量数据显示妇女和儿童是特应性皮炎的“重灾区”,中国女性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神经压力比较大,受体质和激素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影响更容易引发过敏的情况。由于儿童对于饮食和环境的改变较为敏感,当前特应性皮炎、鼻炎、哮喘、荨麻疹等都是儿童的常见病。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未来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井喷式增长,要引起重视和关注。需要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合理治疗、管理和预防。此外,患者应避免过分补充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树立健康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尽早开展个体化治疗。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消费市场“春潮涌动” 中国“春日经济”升温
- 浙江衢江:新乡贤“组团”回乡参事、帮事、成事
- 新能源车企开启新春大促“第一响”
- 沪指跌1.42%失守2900点 两市近4900股飘绿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44岁“黄蜂女”演员息影出家
- 把孩子拽出“屏幕”,需创造更多“线下吸引力”
- 郭俊辰:“妙系”男友钱三一
- 成都将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 贵州:“一滴水”与东莞人的情谊
- 2024“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 首场上演话剧《侯德榜》
- (经济观察)国家数据局揭牌后要做什么?
- “2023暑期档”电影已达72部 动漫票房暂时领跑
- 广东台山百香果上市 尝“香”正当时
- 义乌又出“爆款”!热销欧美!这次竟是→
- 渝陕两地首条直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青海省黄瓜梁至茫崖(省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申城风景线)探访沪上最大蟋蟀市场:上海爷叔的“雅玩”
- 中新健康丨广西医生六度援非:书写“大爱无疆”厚植中非友谊
- 钠离子电池可几秒钟完成充电
- 热门推荐
-
- 企业的民心工程 双汇第14次为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奖学金
- 2024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论坛在穗举行
- 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 全民反诈在行动 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 (新春走基层)“中国龙”上天入海 “运河明珠”点亮江南古城
- 我国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 山西大同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新高地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长轨贯通
- 滇藏铁路丽香段进入铺轨阶段
- 国博第一代讲解员“十月讲堂”讲授北京中轴线历史
- 源头与巅峰·甘肃彩陶何以享有如此盛誉?
- 中国首部高原地区居民膳食指南出版
- 杨立新等领衔话剧《钟馗嫁妹》开启全国巡演 用神话观照现实
- 广东潮州举办工夫茶大会推广茶文化
- 菲律宾导演光影中演绎菲中友谊:希望把菲律宾影片推到中国
- 大型话剧《英雄儿女》首轮收官,英雄赞歌永不落幕
- 定了!旅韩大熊猫“福宝”4月3日回国,将用特殊车辆运送
- 南京黄金周前三天接待游客总量达615.9万人次
- 吉富星:从急难问题入手加大民生保障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首迎西江水